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康熙:中医治疟的照妖镜 -- 邪恶博士

共:💬215 🌺111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从四体液论和放血疗法扯开

谢谢隐心后动等朋友所做的一些补充。下面内容算是对回帖中的一些置疑和争论的答复。

====================================

从哲学看,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是一种非常朴素的元素学说。在它之前,《易经》以八种物质作为万物根源:天、地、雷、火、风、泽、水、山。到春秋战国时,各家争鸣,对万物之始各有说法。选大家熟悉的,比如《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管子》则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而《庄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五行的最早文字记载则是战国末年的《尚书》。其中有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稍后出现的《国语》就明确提出五行生万物的概念: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与我们古代思想家相应,古希腊哲学中也有类似的元素说。大家都看过《第五元素》这部电影吧?电影中,在祭坛献上的四种神石元素是:土、火、水、气,而那位女主角代表的第五元素即生命。电影中的元素说来自古希腊。古希腊最早的Ionia派哲学家大都认为宇宙是从某种单纯物质演进而来的。如Thales of Miletus认为万物起源于水并复归于水【和管子所见略同】。他的学生Anaximander of Miletus则提出'the Boundless' or 'the Unlimited' (无限)乃万物之源 【和老子的道挺象】。而Thales的徒孙Anaximenes则认为air is the source of all things【和庄子的气论几分相似】:空气稀则为火,凝则为风、云、水、土和石等。到公元前五世纪, Empedecles则针对单一元素论,提出土、水、气和火的四元素论。土、水、气和火分别代表了固体、液体、气体和某种更稀薄的物质。Empedecles看来万物都是由这四种元素按照不同的比例结合起来形成的。四元素或因友爱结合,或因憎斗分离。再到Aristotle那里,古希腊的朴素元素学说集大成,有了个定形。Aristotle以月亮为界,月以下的物体是由土、火、水、气四种元素组成,而月以上的天体则由第五元素“以太”组成。在Aristotle看来,即使土、火、水、气也不是“最终基质”。他认为组成宇宙万物的最最根本是冷、热、干、湿这四种性质。他们两两结合而形成四大元素 (湿且冷为水,干而冷为土,干且热为火,湿而热为气),再由四大元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世间万物。四大元素通过性质的变化而互相转化:比如水变气就是因为其中的冷被热所代替。

和五行学说一样,四元素说的哲学思想也被应用于医学。比如Empedecles认为健康靠平衡体内的四元素,而疾病则源于失衡。四元素平衡论的一个医学衍生就是四体液(粘液、血液、黑胆汁和黄胆汁分别对应水、火、土、气)论。对这个东东,那些热衷搞血型看性格的XDJM了解可能比我更多,因为所谓冷漠无情,不易激动的粘液质性格、乐观自信的多血质性格、暴躁的胆汁质性格等等都是从四体液论来的。用在解释疾病上,四体液论认为所有疾病都是一种或多种体液过多引起的。例如常见的发烧症状,因为病人会感到喉咙发热、发干,而热与干是火(血液)的属性,所以四体液论认为是血液过多的缘故。解决的方法嘛,放血。要么拿几个蚂蟥吸吸血,要么在静脉上拉个口子(这活是理发师的。所以理发店的标记是三色柱:红代表动脉,蓝代表静脉,白代表纱布。直到1745年,英王乔治二世下令成立皇家外科医学会,才把理发师请出医师的行列)。至于其它体液过多的问题,泻药和催吐剂可以用来减少粘液,而利胆剂用来减少胆汁。相比泻药和利胆剂,拉口子放血当然最简单。所以从公元前五世纪的Empedecles时代直到现代医学真正兴起的差不多两千多年里,放血疗法一直受到推崇。【注:中医也有 “针刺放血疗法”。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一刀子下去,如果病人放血后没起色,医生就解释为血还放得不够,于是再来一次。万一血放干了,病人还是翘辫子了,那也是他病得太厉害,命数如此了,而医生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

不否认有人会在放血后病情改善,比如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自己第一次看到放血疗法也是在某本小说名著中,主角的高热就是靠放血治好的。但抛开一些可以大吹特吹的特例,大家不难想象会有多少病人是被糊里糊涂地放血而死。比如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本来只是偶感风寒感冒,再引发扁桃体脓肿而致肺部感染。因为发烧,华盛顿先让管家为他放血,后来病重,医生赶来又对他放血。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们为他放了4次血,放掉差不多全身血液的1/3 !得,身体再好也得给活活放死了。特别过去社会里营养不良性贫血极普遍,病人本来血都不够用,再经过瞎放,这野蛮放血疗法可以说真是杀人见血了。追根溯源,这放血疗法的根本错误在于四种体液决定疾病的胡说,在于把实践建立在万物皆由土、气、火、水构成的纯粹空想之上。Empedecles作为一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家,他的四元素说虽然今天看来只是一种对物质组成的简单幼稚臆测,但考虑到当时科学知识的局限,带有玄想色彩的理论也无可厚非。要他为后世两千多年的放血胡来负责真是有点不公平。如果要指责,便是的是当时的因循守旧。

回头看,这两千多年的四体液论该算是“西医瑰宝”了。幸好随着文艺复兴开始,现代医学逐渐崛起,用科学把玄学赶出了生物医学领域,使得这“瑰宝”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反观中医。照理我们没有千年的黑暗中世纪,中华又很长时间在科技上领先西方,中医该比这四体液论出息吧?不妨看一下外链出处介绍的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略】。。。

五行学说,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得,两千多年了,今日的中医认识论依然停留在春秋时代的阴阳五行玄学上!怎不能让人为之汗颜!多少年都有人宣传中医理论的发展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并行之路,强调继承是发展和创新的基础。结果却是打着继承的牌子作为顽固守旧的借口。比如针对中医的脏象学说缺乏解剖学基础,王清任因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而去亲自解剖验证,著《医林改错》企图拨乱反正。结果却是他的发现被执着于“继承传统”迷信故纸堆的中医拒之门外,使得中医与现代解剖学失之交臂,依然靠“此肾非彼肾”的玩意来糊弄。不仅如此,当现代医学从西方进入中国,还不死心地打着传统文化的大旗来干以玄学对抗科学的勾当。如此守旧不前,如此封闭顽固的中医,怎不让人为之汗颜!

回头再说疟疾。隐心后动同学已经介绍过了疟疾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手段。就只补充一个较新的抗疟思路。针对DDT等灭蚊药的环境危害,还有疟原虫的抗药性,一个全新的抗疟设想是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蚊子。世界上的380多种按蚊中也只有60多种能传播疟原虫。而一些不传播疟疾按蚊,其细胞能分泌毒素,抑制疟原虫生长。一种抗疟思路就是把与这些抑疟有关的基因移植给传播疟疾的蚊子,然后让带抑疟基因蚊子广泛繁殖,从而在蚊子环节阻止疟疾传播。2004年3月26日,德国科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三个关系到疟原虫在蚊子体内生存能力的基因。其中LRIM1基因制造的蛋白质能杀死疟原虫,CTL4和CTLMA2基因制造的蛋白质有保护疟原虫的作用。所以如果能设法阻止CTL4和CTLMA2基因,或者加强LRIM1基因的活力,就可以遏制疟疾的传播。当然,如今这个设想还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到底是否有效,生态影响如阿,如何真正实现,都是要考虑和研究的问题。

与现代医学比较,中医以为疟疾是因为疟气或者山岚瘴毒之气。其实古希腊和罗马时也是这么看的。疟疾在英语是malaria,来源是意大利语的“瘴气”(mal aria),因为古希腊和罗马时人们认为疟疾产生自罗马城周围沼泽所散发的毒气。只是随着微生物学的兴起,现代医学搜寻疟疾元凶的方向从虚无飘渺的瘴气转开,从而准确认定了致病因子,及其病理机制和传播途径,而中医还却一直原地踏步,对疟疾的认识至今还只和古罗马看齐。其“疟气”之解释既不能正确反映环境中的致病因素,也没阐明疾病的病理过程。所以不奇怪“瘴疬杀人,莫知其数。昏瞀懊浓,十死八九”时,中医束手无策。至于预防疟疫,中医就更没招了。作为笑话给大家看一下《景岳全书》中的一个防疟方法。按张介宾的说法,烟草 “用以治表, 善逐一切阴邪寒毒, 山岚瘴气风湿”,“师旅深入瘴地, 无不染病。 独一营皆安然无恙, 问起所以, 则众皆服烟,由是遍传。 今则西南一方, 无分老幼, 朝夕不能间矣” (《景岳全书》)。 按这说法, 吸烟就可以防止疟疾了,而且“金丝烟者, 力强气胜为优。”嘿嘿,建议下回哪位烟鬼躲厕所抽烟时,记得理直气壮地冲老婆吼:“茅厕里阴邪寒毒瘴气盛,俺吸烟还不是为防疫!

也真佩服中医的生命力!两千多年了,依然以当年的玄想臆测为理论基础,依然靠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来糊弄!如此因循守旧,不思革新,中医真该前途渺茫了!

说明几点:

1. 如果说找与“中医瑰宝”对应的“西医瑰宝”,这两千多年的四体液论为基础的放血疗法该算是门当户对。现代医学在西方崛起后,放血疗法这“瑰宝”已经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至于活在当年神医传说中不思进取的“中医瑰宝”,嘿嘿。。。就不多说了。对了,请不要把这“西医瑰宝”和通俗常说的西医混了。对“西医”一词我以为用现代医学表述更确切些。

2. 突然想,信四体液论的罗马蒙古大夫会如何治疟疾。如果是我,就会在病人发热(属火的血液过多)的时候狠狠放血,然后发寒(属水的粘液过多)的时候再喂一把泻药(忘了说了,“神医”胡万林的灵丹妙药就是泻药芒硝。看来他可是中西医结合的“神医”)。“放血+泻药”一通折腾下来,如果万一有象牛一样壮实的病人活下来了,咱就大吹特吹,满屋子挂满锦旗。如果有人担心治愈率太低会麻烦,没问题,咱就告诉病人,“祖辈行医,从来靠的是患者的口碑宣传,没给看病的病人都进行一对一的登记并且造册保存,所以治愈率虽高但没确切统计过。你要不信,就看这满屋子锦旗,还有找某某(就是那幸存的那位)打听一下”。如果还敢纠缠,咱就上升到民族“瑰宝”的高度为“放血+泻药”辩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