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汉文化扫盲】(13):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 语迟

共:💬61 🌺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才找到这篇,语迟胸襟宽阔,所以偶多说两句,

语迟胸襟宽阔,所以偶多说两句,如有得罪之处,还请见谅哦。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偶也属那种需被普及汉文化的,所以手头有一本日本的著名汉学者贝冢茂树的《论语注释》普及版.看了看,这句话所在的泰伯篇,以及其后的共13篇却并未收录在其中。作者的理由是关于泰伯的传说是在孔子死后数十年之后才流传起来的,所以应不属孔子之作。其余篇也因文风迥异等理由而被排除了。对于论语这样一部经典的解释是存在很多论点的。

偶觉得,

理解经典首先应该对经典所在的时代背景相关文献有所理解。

其次对于先人的比较有名的考据理论有所理解。

尔后如果自己有新的看法方可提出。

直率地说,语迟的理论提出突兀。

首先只提出了与自己结论有关联的说文解字,范说,南怀谨的注论语原则。如果从扫盲角度,是否应该把历代主要的论点罗列一下,注明出处。范和南毕竟都是当代人,且应标明所引出处。

而以瑞典为例,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是错误的。

首先,瑞典等现代国家的国家理论是来自国家契约论。国民和政府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

国民把自己的权利的一部分交给政府的同时,就有了对政府的政策进行选择的权利。

投票的利弊另当别论,但从社会的治理状况,国民的素质看来,瑞典可以说是现代社会

的楷模。完全否定了你的理论。

其次,这句话,当然是不是孔子说的另当别论,其背景是君君臣臣的家长式的国家论。

而现在中国的国家理论是统治阶级意志论。这句话里民一词的含义也应该大有不同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