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我们所推广传授的拳法。 -- 狸猫上树

共:💬51 🌺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啰嗦啰嗦。

内外家之论,前辈早有明言。孙禄堂前辈述宋世荣师祖言“夫善养气者为内家,不善养气者为外家。”所谓“养吾浩然正气”,此之谓也。世上拳术本无内外之别。我所论内外者,不过借武林习语,而论修炼之道的区别尔。小子妄揣宋世荣师祖所论,亦是此意。内家者,以太极形意八卦而论,皆是力求先天之本力,而免于用后天之拙力。其拳架势设计,也多出于此。盘架练习,也是力图引发先天之力。从拳理上而言,上三门无不直指其核心,而别派随也有涉及之语,但仍是掺杂了许多旁枝别叶,总是让人难于辨别根本。例如,形意与八极最接近的拳架,形意的崩拳,八极的撑捶。同样的冲拳击出。形意的一般采用半步崩拳练习,好吧,即使我们拿形意的过步崩拳来与八极的比较。其步幅与可借住的身体冲击力的地方也比八极的马步步型小得多。八极是一个马步变成另一个马步,又要求震脚捻挫发力。步型大,则运动时身体的冲击力也大,崩拳即使是过步崩拳,其三七步的步型,也决定了在运动时可借住的身体冲击力远远不足,为了发出足够的打击力,必然得从自身上去求,而且形意拳架上的手见手发力要求,也牢牢的捆死了四肢的梢节力,直指内功锻炼的根本。相较而言,八极拳架对此无如此过细要求,可借外力处极多。其拳劲,打个比方,就像打铁样,是久经锻打出来的。而内家,必然是养练,牵动内功的根本后,不可强练,就像种花一样,慢慢将养出来,将身体养壮(那是你自己的身子啊。不宝贝行么!?)。所以宋世荣师祖才有“养气”之说。所以内家纯功出工夫较慢。有所谓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那位说了,不也有心意一年打死人么?!废话,你不看看心意是什么样的拳架子,极好的结构架势,省了不少内功的功夫。好比你耷拉的双手,人家非常容易揍你脑袋。可是你双手高护,他就不那么容易打了,这就是结构的功效。反过来说,你要是练的反应极为敏捷,即使不高护,他也打不中你,反而你空出了双手可以打他。这就是内功了。内功养生者,就是善养我等“营卫”之气。用于技击者,即是极强的身体能力,能人所不能。不仅仅是力量即所谓功力方面,还有反应速度,身体协调能力、控制能力、爆发力等等各方面。这些都是在限制了人体后天可借之力后锻炼出来的。就好比以半步崩拳的架子,你得打出跟八极撑捶一样狠、猛、烈的劲来,不在身体能力上超越他,你行么?!这是从锻炼手段上分:即是内家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上来就让你练习根本的。明白怎么回事的,纯功就出来了,不明白的,一辈子白搭。外家好比“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有什么就使什么。八极为什么是介于内外之间呢? 因为纯运后天力你也不能使好八极。它是一部分采用后天力,就是后天力中好练出的那部分,其余的太难练的,以结构力弥补。所以出功夫极快。有了整体突进的能力,基本上就可以扑棱扑棱了。换形意,这样出去还得挨打呢。当然,八极不是满足于此,六大开就是往高出引人的路子。但是它的拳架怎么改也是从大开大合来的,小处的变化总欠不足,此先天不足也,难矣。此是纯从“拳道”上而论。

动手打人的东西,不是练了拳就会的。那得有人给说,告诉你是怎么打的。这个纯粹是经验积累的东西。外家的,一般这种东西花巧方面琢磨的多,尤其是少林系的和南拳。上三门的较少,而且也难使。为啥呢? 老前辈们都是指着欺负人吃饭的,这是个比方。李仲轩前辈叙述李存义前辈的轶事。与人较技,“李存义当国术馆馆长时,一天有个人背着口大铁锅来了.将锅往地上—放,跳到锅沿上打了套拳,可想其换步该有多快,腿功了得。他表演完后对李存义说:“不知李馆长能不能做到?”李存义说:“此种技能接近杂技,得专门练,你的腿功如果真好,跟我比比赛跑怎样?"两人说好,相隔两丈远,一喊开始,那人就跑,如果跑出十步李存义仍未追上,就算李输了。不料那人一起步,就被李存义推倒,好像俩人紧挨着似的,连续几次都是如此,最终那人背着铁锅羞愧地走了。”别的不论,就是这份身法速度,就是比你强,那还用什么别的巧么?!所以,内家拳,首先是练人身体素质的拳,练了没人告诉你怎么打,那就是养生长命的功夫。告诉你怎么打了,那就是杀人之技。为什么上三门的巧难使呢,那是很强调身体能力的巧。练武之人较技,夸张点说,那就是超人之间的比拼。你不在不可能之处生可能,难于胜人。别的不说,就是散打王比赛,为什么甲赢了,乙输了?最起码,甲体力比乙好,比乙能挨打,是这么个理不是?传统武术也是这个路子,你真得有过人之处,不然为什么是你赢?尤其传统还是不分体重级别的比斗,大家都是练的,一般的东西,怎么赢人?就得在他认为你跑不了的地方跑得了,你打不到他的地方你反而能打。就得这样,这是上三门的巧!一般的守中用中,两手搏一手之类,那是大路货,贱卖了!

不过,所谓内家比外家容易上手能打,也在于外家上手练打的多。就是这个道理。反言之,现代搏击比外家上手还快,人家除了身体素质训练就是擂台搏击。你那还练套路呢,人家一天多少场都打完了。呵呵~~

话说远了,带回来。说说咏春。当年可是痴迷过一阵,都是李小龙惹得祸。也就喜欢上了咏春。现在有机会接触接触南拳,可以从一个比较清晰的角度再看咏春了。其实与其说咏春是南派内家,我个人觉得还不尽然,它有明显借助结构力的地方,辅以系统的打法,很是容易上手。但在内功方面,进展缓慢。因为它不是以此结构来练功,而是直接使用,并以为这是咏春的优势所在,本末倒置,容易误导人。而且南派拳手的通病,下盘功夫运用不足。见过古劳咏春的拳势,据传是梁赞晚年所创,确有独到之处,若能得其真意,果能改进很多不足。

多了也不必说了,招人骂。

再说八极的沉坠、十字劲。不是八极独有的。沉坠劲就是桩功的松沉劲。十字劲则是桩功的结构力(不同于外在的结构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