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科普: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1) -- 你知道我是谁

共:💬27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科普: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题外话(3)

请勿转载!

说点题外话,大家对这些东西应该很熟悉吧:大炼钢铁,亩产万斤,学大塞,学大庆,两个凡是,不管黑猫白猫什么的,让一部分人怎么怎么,三个代表,和谐社会,等等。从1949年之后(刚开始好像没有什么口号吧?)国人已经习惯于在口号下生活,没有了口号好像失去了奋斗目标。学术界也因为长久的干涸而提了造诺贝尔奖运动,产生了“长江学者”,“百人计划”,“特聘教授”等等名号,给我的感觉是拔苗助长,浮夸,违反了循序渐进,优胜劣汰的竞争培养机制。知识是一个连续的积累的过程,而不是跳跃式的,看哪热往哪跳的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流民形式,更不是循规蹈矩,重复性的过程。对于国内兴起的诺贝尔奖热运动,不外乎大家所熟悉的一种政治口号式的运动形式罢了。即使你再怎么努力,再怎么追求,幸运的女神往往还是会擦肩而过的。举个例子,上个世纪30年代王淦昌就是其中的一个,差一点发现中子而获奖。可是命运往往就是这么捉弄人,你有什么办法,谁叫你就差那么一点点呢。

我并不有意要批判什么,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要说明的是,学术研究跟其他行业很不一样的。

大家都很会读书,知书达理,天文地理,四书五经,什么的都能琅琅上口。可是想过没有这些都是前人创造的知识,你只不过记住了,学会了,懂得用了,也许你还能编点新东西出来。是啊,做学问,搞学术就是要创造,造一些前人没有造的东西。难就难在没有的东西你要创造出来。造出来干什么呀?当然要有用啦。这跟挣钱不同,机会在那里,你想着怎么去把钱挣来,你不挣,别人拿走了。学问不太一样,你研究出来的东西跟别人要做的不一样,你没研究出来的,别人也不知道什么样,别人研究出来的就是别人的那样,跟你的就是不一样,何况你还没研究出来。一句话,想法即使一样,做出来的东西很难相同。所以创造新的东西就是难。

诺贝尔奖的设立就是鼓励创造具有普世价值的新东西。这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可遇却不可求。那么多人在做学问,在创新,但幸运的人很少,毕竟这也是竞争,每年10月华山论剑,赢者只有一项(1到3个人)。

做学问,搞学术研究不一定要奔着诺贝尔奖而去。如果这样会活着太累,别忘了可遇不可求啊。搞学术研究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也就是前人的知识。即要遵循规律又不能受束缚,接受和挑战并举,持之以恒,屡败屡战,螺旋式上升直至大功告成。真正享受的是这个过程,最终的结果是一种释然。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多数情况下是对的,点背的例外。普世价值的东西就是人类需要解决的课题,每个领域里都有。能解决吗?有条件吗?有客观因素制约着吗?时间地点人物和金钱也要一定的具备。别忘了,捷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摸着石头过河。不过我要说的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这样更妥些。光看巨人的脸色有时候会矮化了自己。巨人创造的东西成为已知的了,而你要创造的东西呢?也许“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请勿转载!

元宝推荐:ArKrXe,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