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资料】王芗斋(请勿跟贴) -- 朴石

共:💬15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资料】习 拳 一 得

习 拳 一 得

王芗斋

通常说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伟大的事业。意思就是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得以延长,而后才能从事一切事业。所以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健康与否,在于平常休养和运动的得当不得当。也就是运动合于卫生,不合于卫生。须要详加研讨。并经实际的考验,究竟怎样才是正当的运动呢?应于练习某种运动前根据医学的方法检查心脏的能力、血压的高低、脉搏与呼吸的次数、赤白血球的数目。至练习一个相当时期以后,再行检查,自然就知道这种运动正常不正常。所谓正常的运动是适应人体的自然发展的运动,唯有适合这种规律的运动,才能增强人体的健康。

正当的运动能使全身的细胞及各个器官发生高度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体内燃烧作用。换言之就是使身体内部呈现活动状态。因此适当的运动,可以给予细胞以一定的刺激。对在成长期者可以促进其成长,增强体力,对已经成长者可以使之维持其效能,因而保持了体力与健康。若运动不当,必然招致相反的结果,也就是发生疾病的诱因。 现在一般的运动,在筋肉疲劳以前,心脏已因呼吸困难而急性心脏扩张,因此不得不停止运动以使心脏得以休息。减低呼吸的困难,恢复正常状态。

中国的拳学是以完全与此相反的方法来锻炼身体,这种运动是筋肉气血的运动,更可说是具体细胞运动。在运动中使全身各种细胞器官同时平均发展为原则。即使运动时全身之筋肉虽早已疲劳不能忍受的状态,而心脏的搏动并不失常,呼吸并不困难,相反的在运动后尚能感觉到运动后比运动以前的呼吸轻松舒畅。是以其个人的筋肉的心脏所能负担范围内的能力,来求其个体平均渐次发展生长。不限年龄,不限性别而达保持健康增强体力的目的。更因没有任何招式,所以在运动时脑神经不受刺激不紧张使能得到恢复,也是与一般运动不同的地方。

站桩方法虽然只是站立不动,实则其内部筋肉细胞已大开始工作,完全在于求得身体内部的筋肉细胞的发展与血液循环之适当,亦即所谓身体内部呈活动状态,而非探求其外形之变动与转移。以使身体各器官平均发展,减少心脏扩大后的不良现象。要知拳学的运动是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这种运动可以说我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特殊学术,但从未被一般人所注意,同时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只凭主观简单了解的。若主观的认为以很简单的姿势站住一动不动,如何能长力,不但有很快增长力量,而且能够医好许多在医学上治疗不好的多种慢性疾病。在治疗医学与预防医学上是具有相当价值的。是一种最合生理的运动方法。

至于一般的运动,有的失于激烈损害身体,有的失于偏颇而促成局部发达。因此在生理上本有欠缺的人不习运动尚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得其复元。一经运动反受残害,致使疾病加深,甚或生命夭折。每见著名运动家和运动成绩优良的青年,而研究学术课程反多落后。这都是运动不当所发生的各种不正常的现象。至于过去拳术名家老手,也有因违背生理而顿足努力,老年瘫痪下萎者。凡此种种,都是与运动生理相背驰。要知研究学术,不贵墨守成规,更忌保残守缺,重在体认与创造。但需根据原则与事实,继续不断的求创造,然需切实再切实。所以良好的运动必能发挥具体聪明与读书足以增长知识,而能致用之理并无二致。所以运动无论如何不能过激,再若详细分析现在的运动,都是以青年为对象,而忽略了四十以后的壮年人和老年人。实际上惟有四十以后的人学识充足经验丰富,才能在国家社会中担当重要任务。忽略了这些人的正常运动,就是忽略了这些人的健康,对国家是极大的损失。以运动的原理来讲,静敬虚切是习运动的要诀,同时还要浑大深憨的精神来培值他。如运动时不许闭气,心脏搏动不许失常。横隔膜不许稍紧,都要常识丰富的人,方易体验。至六十岁以后的人,若求技击深造似不太易,欲求身心健康实非难事。

学习运动大致不外三个目的:1.求卫生身体健康;2.讲自卫;3.寻理趣。求卫生使身体健康,是最容易的。只要舒适自然,轻松无力,浑身象躺在水中或空气中睡觉,就大半成功。若骄揉造作,蓄意别为,则徒然扰乱神经,消磨时日,再要激烈的搞起来,则终将受害而影响健康与生命。

运动的结果能使身体强健,进一步就要讲自卫。所谓自卫,即可压倒群流。若习到纯熟神化的境地,更有不可思议和言语能以形容之妙。但是自卫与卫生有不可分离的联带关系。首先要身体健康,继而要身手敏捷,力量过人。方法巧妙,才能适意而行。可是在想增长力量,切不可用力,一用力反没有增长力量的希望。约求身手每捷,动作迅速,锻炼时以不动为最好。若是觉得枯燥无味或是烦累难支,也不妨稍事动作。可是要知道,动时要有动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动之意,亦即只许有动之因,不许有动之果。意思就是精神意念要深切,不需要形式上作出来。形式上一作出来,就如所谓有形则力散,无形则神聚,破体而力散,所以愈慢愈好。这样方可能逐渐的体会到四肢百骸各种细胞工作如何。不致使体验漠然滑过,这是学动最简单的条件。倘若求速度的美观表示灵敏,不唯毫无所得,反根本消灭了希望。他如方法巧妙以制敌,那更要任何方法不许有,若是有了人造的方法,参杂其间,就可把万变无穷的本能妙用丢了。

这种运动极简易,可以一目了然,收获也极快,不过需要不用脑力,不用气力,不单独消磨任何时间,养成生活的好习惯方可奏效,而有益于身心。若想耍花样示强威,必将终无所成。 这种运动虽简单,而有绝顶聪明的人愈学越感其难,竟有终身习行,苦心锻炼一生是非不能辨者。要知道字宙间平常才是非常,若舍平常而学非常,就无疑走人了岐途。这种运动的理趣是无穷的,千头万绪一时无从说起,愿略举一二原理竭诚欢迎同好者参研究讨。 如动静、虚实、快慢、松紧、进退、反侧、纵横、高低、争让、追放、鼓荡、开合、伸缩、抑扬、提顿、吞吐、阴阳、斜正、长短、大小、刚柔种种都是矛盾的矛盾,参互错综而为的。做到圆融的圆融还要反回头来学初步,这一切一切都是不能分开的,要分开可就不能认识这种运动的真谛。 在这种运动中,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紧松勿过正。实即是虚,虚即是实,要实虚虚实得中平,横竖撑抱互为根,打顾钻闪同时用。

以上是为实学求力的人所说的,若不依照这种规范来学习,终身锻炼不能识,果守这种规范来学习,一生学之不能尽。至于试力运力、发力蓄力以至有形无形种种,假借的力量言之太繁,姑不具论。若非逐渐的搜求钻研,深造力追未易有得,一经人手便感平凡无奇,非常容易。因为这是一种平易近人,一法不立,无法不备,虚灵守默而应万物的运动,若能以此相推,不日就可以触类旁通。

拳学一道,不是一拳一脚谓之拳,也不是打三携两谓之拳,更不是一套一套谓之拳,乃是拳拳服膺谓之拳。习拳主要的是首重卫生,其次是自卫。心拳能使医药无效的多种慢性疾病患者很快的都能恢复健康,使劳动者劳而晚衰,使失去劳动力者能够恢复劳动。这样才是拳的价值。这种运动可以说是运动的体息,体息的运动。自卫是技击的变象,学技击不是社会人士所想象的这手这么用,那手那么和,所谓技击既不是那样的复杂,但也不是所想象的如此简单。而是首重修养,再按身心锻炼,试力及发力寻步骤学习,才可以逐渐的进行研讨技击。否则恐终于是非莫辩。盖修养是先由信条及四容八要方面来作起,信条是尊长爱幼,信义仁爱,智通深厚,果决坚忍。四容是头直目正,神庄声静。八要是静敬、虚切、恭慎和意和。有了以上沉实的基础才能说到身心的锻炼。锻炼首重桩法,同时研讨关节和筋肉的控制及利用单双重的松紧,单双重不是专指两手两足的重量而言,头、手、身、足、肩、肘、膝、胯以及大小关节,四体面骸,即些微点力都含有单双松紧虚实轻重之别。至于撑三抱七前四后六颠倒互相为用,则不是简单笔墨所能形容。总之大都要由抽象作到实际,这不过是仅略述其目录而已。

试力,力之名称甚繁难能俱备,盖力由试而得知,更由知而始能得其所以用。无论做何力的练习也得要形不破体,意不着象,力不出尖,力有方向就是出尖。有形的局部片面的动作,便呆板而减低力量的效能,并且断续散乱茫无所从,较技如牛斗而趋于死僵之途。试力要从假想去作,假想是无形的、是精神的、是永存不断的,也是无往不浪的。拳学这件学术都是要由空洞中得来,精神意思要实足,不求形体相似。

发力要发这种力量的功效,须有基本的造就,有了各种力学的知识然后与大气的力量起应合,能与大气起呼应,才能利用波浪的松紧。要知发力不是注重击出,或没有击出,击中未击中是要看自己本身发出的力量,是不是有了前后左右上下的平衡均正,具体螺旋的综错力量和无往不浪的力量,是不是轻松准确慢中快的惰性力量,是不是本能发动的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的力量。有了以上的条件,始有学拳的希望,至于能学与否则又当别论。

关键词(Tags): #王芗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