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西安名小吃总汇 ZT -- 02039400

共:💬54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乡党不少么

我回西安必然要吃的是灌汤包子,山楂稀饭,凉皮,金线油塔,肉夹馍,粉汤羊血.

灌汤包子以前是去西羊市贾家, 后来改到小六, 质量环境和服务都好得多.

我家住在城南大学区, 找小吃也就在小寨附近找.

最早吃肉夹镆是到大雁塔前面路上的樊记/樊家(?),他们真是用上下都有炭火的铁饼铛当着客人的面现烤饼.做出来的饼子是地道的铁背菊花心,跟其他店批发买饼回炉的东西是有本质区别的.肉也是用百年老汤熬的,不凡.后来因为改造拆迁,这店挪到南二环东段,好象是武警医院对面.灶拆了,也开始买饼来用电饼铛回炉, 味道自然也大不如前了. 家里人带我就近去音乐学院对面的王恒吃.我是冬天去的, 店冷,服务员的脸也冷, 饼子抓在手里也只有一点儿温乎气儿, 就再也没去过.

凉皮只去建设路上一家陕南人开的无名小店去吃. 皮子品种多, 居然还有荞面的, 红油也做的地道.门口除了排队买回家吃的, 几张矮桌也总是坐满了埋头苦吃的客人. 店主姐弟热情也很灵活. 有一次我寒假结束返校回北京, 想带一些凉皮给一个山西师姐. 店里的姐姐跟我解释说这皮子放一天味道就变了, 还发硬,不能吃了.边说边麻利儿地给我装了一玻璃瓶调味料,让我回北京现买凉皮来拌. 那个瓶子陪我坐一晚上火车到北京,在实验室里一开,香味震了全体,马上就有人骑上自行车出去买凉皮了.

可惜, 后来也是城市改造, 这小店没了.我就改到南门外的著名凉皮品牌店吃了, 也还不错.

我最欣赏的金线油塔干脆连个店都没有. 是个老实忠厚的中年妇女蹬着三轮车在我们小区附近游动摆摊的. 炉灶就撑在车上,现蒸现卖. 客人来了,她拿一个小塑料袋往手上一套, 抓出一个热乎乎的油塔, 一翻口袋兜住, 然后递到客人手里. 摊上有调好味道的蒜汁,自己浇上去. 咬上一口,那味道真是绝了.我对城里一切卖油塔的不屑一顾,连西安饭庄的也不放在眼里.

西安饭庄也是有好东西的. 今年元旦回国, 请家里人去那里撮了一顿----葫芦鸡,红烧肘子,加上皮冻,烤羊排,拌杏仁,全家福(鱼肚海参鱿鱼片等海鲜合炒).... 一桌十个人十道菜连酒水一起也不过花了三百多块. 结帐的时候我家领导都发呆了----这可是西安的高档饭店, 是有几个招牌菜颇受周总理欣赏的饭店哦.

稠酒.我爸爸只推荐黄瑰和一万秀两个牌子. 可以自己提一桶进餐馆, 店家都给免费加热.

甑糕:这就得进城了----麻家什子的马家甑糕王.地道的蜜枣甑糕, 上过人民画报的封面. 只是店名起的古怪, 叫个马来西亚,其实和南洋岛国没有任何关系, 只因为店主姓马而已.现在是他家媳妇主观销售. 严格说来这里并不算是店, 就是街角一个棚子而已.走过去跟大甑后面的媳妇说, 来一块钱的, 枣多一些, 然后就可以绕进后面的棚子拣个凳子坐下.也可以买个两三块钱的带走,满满一饭盒.我每次吃完都给我老爹爹带些回去.

柿子饼(柿子面坨). 千万别买那颜色鲜艳的就行, 那都是掺了色素的假货. 我开始是在麻家什字那条南北向的路上一个名叫老徐家的店里买,不错. 后来改到他家隔壁的店(名字很古怪,却怎么也记不起来了), 人家卖五毛一个,她家敢卖六毛一个,不是靠胆大, 而是靠实力. 现场制作,公开参观.我也是先站在人家炉前吃上两个再买一包回家去孝敬父母.我妈妈有糖尿病, 我跟店家打商量, 人家居然爽快地做了一批不加糖馅儿的.

柿子饼和甑糕都是要热了吃才好.

吃大盘鸡要去公路学院(现在改成长安大学了)对面路上的眼镜餐厅.

小寨路口南边军区对面的小肥羊和竹园火锅几乎是肩并肩开的, 都很火爆. 我每次回家都要腾出两个晚上光顾这两家请亲戚吃饭.姑姑叔叔堂妹表妹都是这两家的热心顾客.在这里请他们的客很讨好的,还便宜得要死(两百块撑死一家人).在竹园必点豆花鱼红汤和猪手白汤. 在小肥羊, 内蒙宽粉条需要一次点足四份,晚了可能就没了.

西安本地的羊肉泡馍葫芦头都不是我欣赏的食品.倒是北京饭店下属的同盛祥的泡馍很对我的胃口,精致的阳春白雪型的, 味道却很不坏.现在搬到了北京饭店后面的胡同里. 实验室全体去了一次, 我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师兄师姐都喜欢上了这一口儿.环境干净幽雅不说, 价钱也非常公道, 十块钱一份.这可是五星级的饭店呢.就是小菜太贵, 我们只点物有所值的麻辣蹄筋.

下个月又要回国转一圈, 这次在成都舒服一星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