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鳝哉善哉 -- 水南风

共:💬16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鳝哉善哉

人曰"小暑黄鳝赛人参",冬日里一个萝卜半条参,夏吃一条赛参的鳝,一年到头桌上总不缺一道肥润价廉的人参替代品。平民的智慧和阿Q,都填了口腹之欲。区区一条小鳝到了淮安厨师手下便生出一百单八种变化,是乃长鱼宴也。

这乾隆赞赏的游龙绣金线,俺可不再敢领教。俺小时候有个毛病,晒久了太阳便出鼻血,急坏了爹娘。有热心人出了馊主意,不知从哪搞来个偏方说寻个正午到户外将一尾活鳝剁去头,立即让俺高擎鳝身迎着太阳咚咚咚豪饮鳝血,这毛病可不药而愈。俺爹也是病急乱投医,大喜之下竟真去买了黄鳝跃跃欲试。俺自知人小言微,敢怒不敢言,只是苦着脸看他以示抗议。怎奈俺打小一副苦瓜脸,把面部神经撇得抽筋家父也没看出大异来,他只顾着考虑待会怎么让个五六岁孩童抓紧无头的黄鳝。

那时的鳝都只得笔杆粗细,还都是野物,炒出的鳝段鲜脆绝伦,若是在锅上多坐一刻,那鳝骨都要酥尽了。前些日家里买回二指宽的大鳝鱼,刺少肉厚,尽心烹了也不过比一般的鱼类细嫩些,记忆中鳝鱼脆甜嫩滑的口感尽失,想起十年前便有些惆怅。那时候家父在屋后的小沟支个网,家中便三五不时有野鱼吃,现在可到哪里去寻这些个自长的鱼虾?

转回正题。话说那鱼生得细,家父一来担心小鱼易滑脱,二来怕剂量不足,索性买了好多蓄在盆里,就等俺茹毛饮血完后还可凑一餐爆炒鳝段。俺看那堆东西在盆中滑来滑去,头皮一阵麻。心想完了,在太阳下微微地发起晕来,急得要哭。

幸好家母及时出现一顿臭骂把爹惊醒:“恶不恶心啊你!孩子都要哭了!有寄生虫怎么办!”事后爹摆了一大盘炒鳝段给偶压惊……!#¥#…¥#%**!!……迫于淫威,偶坚强地吃了一点,心下暗暗发誓,有朝一日若能勇敢地推翻暴政,就绝不碰这玩意儿!

后来看到《本草纲目》载:“补中益血,补虚损,补五脏,强筋骨,祛风湿。”,鳝肉有补五脏元气及精血之功能,鳝血烧干后研粉可用于止血,算是较佳较平和的滋补食品。那个出主意的还算有点凭据,心下稍平一些。可一想起“迎着太阳”几字,我又恨恨地。

可惜敢对黄鳝说“不”没几年,就又结识了个好黄鳝粥的好友。普通的鳝段、鳝丝粥已经不能满足她,必要瓦煲盛了好粥水,再投一条斩尾的细鳝上炉烹煮。黄鳝吃痛又受热,就在粥水里来回游动,活血便流在粥里。据她说,这样的粥特别甜美,特别补血。

中国人为了吃什么都敢,比如活浇驴、比如在铁板上烫得红肿的鸭鹅掌,如此残酷的美味我是不能消受了。传说当年观音菩萨发善心变出蛇形的鱼类镇住暴雨,救了灾民,所以人们叫它善(鳝)鱼。但人对这善鱼可不善,为求鳝血想出各种烹饪方法;尤其菜市里把黄鳝钉在板上开膛的场景惨不可睹,掼死、醉死、烫死都算慈悲的。

  无怪乎见闻录中蕅益大师要说说鳝鱼讨命的故事:劳振宇在递铺滩地方卖鳝鱼面,一年杀鳝鱼几千斤。一天用滚汤烫鳝鱼,像有人抓住手,不能盖锅,鳝鱼都跳起,在他满头满脸咬住不放,痛得大哭;鳝鱼死了才落下。不到十天,振宇也死了。出家人不吃肉也晓得鳝鱼的惨,可惜听完这个故事,凡夫俗子们心里想的都是香香的鳝丝,大师只有合十念一句:阿弥佗佛,鳝哉善哉。

元宝推荐:齐若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