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梦里新闻暑假版第二期:《天空之城》需要续集,小镇青年都是编剧 -- 万年看客

共:💬14 🌺10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八、后革命时代

把工人革命领袖赫鲁晓夫的故事拍成《天空之城》的续集,说起来很离谱,但是也符合《天空之城》制作团队的意识形态。导演宫崎骏一直公开支持共产主义,他的岳父全家不是搞左翼文化,就是组织工人运动。天空之城片头出现的第一个名字投资人德间康快是德间书店的老板,一个典型的日本共产党,他也喜欢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宫崎骏电影在30多年前就进入中国市场,就是德间康快和中国老朋友相互帮忙的结果。

但是我也很清楚,《天空之城》不可能有一部革命化的续集,因为宫崎骏看到了苏联那一轮世界革命的结局。宫崎骏1941年出生,1985年才成立吉卜力工作室。这个时候虽然宫崎骏还支持共产主义,但是苏联代表的世界革命已经失去了早期的光辉形象,甚至连意识形态上的惯性都没有多少了。1971年赫鲁晓夫去世的时候,苏联还是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到了《天空之城》上映的1986年,苏联已经选择了戈尔巴乔夫来拯救社会危机。当时日本1.2亿人口,经济总量超过了苏联2.7亿人,无论是比生产力还是比普通人的发展机会,苏联都没有资格再夸耀自己从19世纪继承的革命优越性。

80年代,宫崎骏还抱着朝圣心态来过中国,也没有找到自己想象的精神财富。再加上后来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政权集体崩溃,朝鲜变成了世袭王朝,就算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恐怕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把传统的革命故事拍成电影了。前面说的赫鲁晓夫是续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合理性,但是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反而不适合作为一个圆满的结局了。

但《天空之城》后面,宫崎骏又拍了很多电影,往往也要包含一些同情革命的文化元素,要批评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危害社会。但是和传统的左翼文化不同,在宫崎骏的作品里,很少看到改造社会、创造新秩序的内容,而是更多的宣传环保、亲情、古代传统,用比较消极的方式来抵制资本主义秩序。《天空之城》电影的最后一幕,代表自然力量的大树带着拉普达飞向天空,尽可把高科技力量废弃掉,也要避免发展导致的危机。这是典型的成年宫崎骏世界观。

今年是2023年,苏联最强大的两个组成部分正在消耗苏联留下的冷战遗产,打一场残酷的战争。看了宫崎骏和吉卜力工作室的其他作品,再回头看《天空之城》给巴鲁、希达的开放性结局可以发现,这是后革命时代的典型套路。我成年之后总觉得这个结局有遗憾,直接的原因是电影用消极的方式逃避了社会问题,深层原因是现实世界也没有给资本主义提供意识形态方案。在上一波世界共产主义革命退潮之后,人类不仅失去了全面创造新世界的自信,甚至连破坏旧世界的勇气都不够用了,只能用个人视角下的浪漫故事来维持剧情的完整性。

在《天空之城》刚刚上映的1986年,或者是《天空之城》第一次引进中国的1992年,中国还是一个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生活在传统的农村或者乡镇,年轻人凭借刚刚普及的义务教育了解外面的世界,准备去大城市寻找自己的未来。那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带入电影前一半剧情的巴鲁,我们的心思都用来寻找“天空之城”,我们不考虑也不需要考虑到达天空之城之后的选择。2023年,《天空之城》在中国重映,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几乎所有想进城工作的年轻人都进了城,找到天空之城之后的故事就有现实意义了。我们必须考虑巴鲁回到地面之后的生活。如果我们希望《天空之城》有一部令人满意的续集,就必须先对中国年轻人解释清楚,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新世界。

通宝推:青青的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