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宿命难逃,命运玩笑 -- xx28

共:💬830 🌺276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435章 “十一”回队

快到“十一”国庆节了,处里允许我回家休息两天,在领了部里发的过节食品后,我要贾司机帮我把发的东西送回了京城军区的大院。

一到家,我就紧张地往未婚妻的家里打电话,对还算是准岳母说:“阿姨,我明天有时间想去家里看望您和张伯伯,您看能去么?我就这一天在京,后天得回部队。”

大概我说话的口气太迫切,亦或许由我确定时间让她不爽,便用很冷淡的口气说:“这样啊,你张伯伯现在的位置节前很忙的,我也要陪他到处走,反正现在小倩也不在,你忙就先忙吧,等小倩回来,你们再联系。”

我被如此拒绝了!

放下电话,我身体像抽空般,一下坐到了椅子上,心就像被撕裂般的痛苦。呆坐半晌,不知道时间是怎样过去的,然后我摇了摇头,苦笑了下,心想既然礼数到了,明天就留给自家人吧。

不过,一会电话又响了,不是准岳母改了主意,是我又被处里打发回到了“影子”,名目是让我带处里的慰问品,到前线劳军;同时节后把新升级的战场终端带到实地检验。

郁闷中搭乘军用运输机带着慰问的海鲜、水果运到前线机场,保障分队的车早早等我了。沈景北也在机场,他来搭乘这架飞机回京。我在机场给他不少的东西,够他拿一气的。

“指导员,到机场有车接么?这么多东西可够麻烦的。早告诉我你家属的电话,我给你家送去多好。”我对他客气地说。

“谢谢你这份心意了,下次我在家,到家看看,一起吃顿饭。”指导员也是客气地对我说,也有他的愿望。

我后来才知道,指导员找了个高枝,像是和我有些一样。不过,他有些好面子,不愿别人知道自己要靠老丈人升官。作为一个有才华的特战军人,转到政工干部的岗位,有些难为老沈了,还不如去当参谋呢。不过谁叫政委也是主官呢。

在机场和老沈分开,乘车回前进营地,发现车行的方向变了。原来我乘车回小队被袭后,前进营地暴露,很快便移走。为了随时转移,营地本来就是临时性质的,不过因我在清大攻关,所以处里没有通知我,临来前也没有人提,让我有些意外罢了。

到了小队,弟兄们都出来迎接我。当然了,见到徐楠队长我是先立正敬礼,再报告说:“报告队长,晨旭奉上级指示归队,请指示。”处里是说我代表上级机关去慰问前线指战员,可我回来就不能如此说了,还要表现出应有的下级的姿态。

“好、好,我可是想你回来了,大家也想你回来。”徐楠一边拥抱我,一边对我说。

“副队长,给我们带回什么好东西了啊?”有队员问。

“好东西呀,反正我没见过世面,都是不敢想的好东西。”我夸张地嚷着。

带回的东西在这边挺难得的,所以我对徐队长请求道:“你们结婚的干部,多几个回家的吧,队里我盯着,应该没什么问题。上级给咱们的东西让家属孩子也沾点光。”于是,严江、郑书瑗、安野湖、叶飞、邢健飞几个少校、上尉,还有高超、陈天岗等人也放回去了,为了让他们快去快回,队里安排车送他们到昆明的机场,乘飞机回家。

徐楠队长没有立即回去,陪我熟悉了“影子”的情况后,还在“十一”中午队里搞的会餐上和在队里的同志吃了顿大餐,才在10月2日回昆明探家去了。有两个队长和大家一起过国庆节,没回家的队员们都挺满意的,这次是“影子”如此多的干部集体回家探亲,队长和我在,可以安慰那些回不去家的队员们。不过已经答应了那些结婚的队员,国庆节后陆续分批安排探亲。

唉,当了干部对这样的事才有深刻感觉,而安排“影子”队员探亲探家的事始终困扰于我在“影子”的服役期间。

队员们对上级记得我们这支部队,送来如此在西部罕见的海鲜,着实高兴和满意,感到我们受的苦、受的累没有白挨,没有白付出鲜血和生命。我们的指战员就是这样的淳朴和对上级那么小的要求。

说实在的,“影子”是仓促组建,人员来自各个部队,来到这个靠近边境的秘密营地,住在营帐和茅屋中,生活条件极为有限。说“有限”是好的,说没有起码的生活条件才是真实。

因为,自组建以来“影子”都是处在战斗和执行任务的状态,还没安排过几次集体的休整,总是有一或两个班在战区行动。只是这次接受上级的慰问品才全部撤回国内,在国庆节期间休息几天。队员觉得好难得的一次全家汇集,大家都兴高采烈。

很多战士习惯性地搞内务、洗衣服,虽然不是军装,也要穿得整齐干净,注重基本的军人仪表,即使在这个小小的山间营地。见到他们这样,勾起了我的摄影瘾,拿出买的新式数码相机给队员拍照。

拍照是纪律不允许的,但我这是数码相机,我只给队员留个影,但不到外面洗相,自然不怕泄漏队员的相貌资料,难道我去泄漏机密吗?!后来上级调查时,我解释:“这些照片只是留在数码棒里,若干年以后我们的相貌解禁,那时再公开是难得的史料。”不过上级为数码相片做了必要的规定,其中就有保管方面的要求。

能够照个相,留个影,队员们都欢呼雀跃,纷纷当我的摄影模特。那时数码棒的存量小,给大家照过相,用掉了几个数码棒。有战士问我:“什么时候能拿到照片啊?”

我答道:“等上级下令数码棒解密吧。”

“那我要牺牲了怎么办?”

“不许这样说!”我干脆地制止了。

可这是个实际问题,即使是实际问题也要按制度执行,没有商量。谁叫我们是秘密部队的成员!

我拿来带回的手提电脑,插上连接线,在电脑屏幕上一张一张显示所拍摄的照片,队员们按组围拢在电脑屏幕前,一一欣赏着,就和看电视一样。全队人员轮流看,整整看了一天。屏幕大小、色彩鲜艳、生动英俊的照片,让队员们很是新鲜,反复地翻看,让排在后面的班一个劲地嚷嚷“快看、快看”。轮流看了一遍后,还有队员再次观看,还很有心地问我:“怎么数码照片比胶片的看上去人像好看些啊?”

“技术!有一种美化景物人像的软件处理技术。”我解释:“胶片记录所摄景物,拍的是什么样子反映的就是什么样子。而数码相机则可在所拍的景物上按照软件事先设定,主动在光、色、形上进行修正,自然显现出来的效果就好了。”

“是么?数码相机还有这样的功能!”队员感叹地说,对于电子新事物又有新的认识。

我向他解释:“这和我们无线通信中原来的机器信号常不好,可用了新式设备后,机器有了放大、降噪等功能,通话的质量就好了,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用数码相机前去侦察,照出的相片可以直接通过终端发送,上级就可即时看到前敌的图像,对首长决策提供高质量的画面依据。”

我举一反三地向队员灌输技术的各种作用,让战士们形成一种理念,我们“影子”打胜仗,一靠队员们的勇敢精神和个人的技战术能力,二靠技术装备的使用,用科学的手段达到人力不逮的境地。

部队建设,有时靠灌输,有时靠强制,但也需要潜移默化,形成自觉,这样的获得更少痛苦。队部的那些参谋、干事都是聪明人,一下就感受到我在用一种无形的方式,对队员们进行教育,提高部队的见识。他们都暗暗称赞,“副队长的办法真多!‘影子’和那些特战大队真是有区别、有特色。”

秋天,阳光鲜亮,景色宜人,正是拍出好照片的时节。我们队员对于数码照的津津乐道,让保障分队的战士得知了。

那边的战士也渴望有一张服役照,看到我给“影子”队员拍照的情景不无羡慕。这不第二天保障分队的指导员也来要我给他们的战士留个影。

我怎能拒绝呢?我又用了很长时间为他们进行了拍照,因为给他们照可以让他们留下那些照片留念,所以我选了不能分辨出基地的背景为他们拍照,而为了光线和美感,这拍照的地点还真的费了我的好多脑细胞去挑选确定。而我要求他们的着装就是白色衬衣,不要穿带军衔标志的正装。

拍完照后,我又进行整理,每人挑出一张全身照和一个大头照,压缩后存到一个移动硬盘中,拿给保障分队。我要他们把照片拷出,再还我移动硬盘。那时移动硬盘也才刚开始使用,我不想白送保障分队,现在想想我够抠门的。

保障分队的干部战士看了我给他们照的照片,开玩笑地说:“回去,就用晨队长照的相片找对象,肯定会得美女青睐。”因为保障分队的同志们都很满意,弄得他们的领导动用公款,到附近地级市为每人洗相。照片拿回来,把我们“影子”的队员羡慕死了,都把渴望的目光投向我,而我只能硬着心不予理睬。

老詹见状,充当了“恶人”,大声说道:“好了,好了,大家都留下影,影也看了。好不好,好,那不就得了!别那么没出息,你们好歹有留影,晨队副自己可啥都没留呢。”

洗相的小“风波”被老詹压下去了,但我总在队员前拿出新颖的电子产品,而每一种新的电子产品都开拓了队员们的眼界,用了那些新的东西,干起事来方便快捷灵巧是免不了的,“影子”完成任务的手段就是这样逐步增多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