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表面是政策问题,实际是执行问题,根本还是基础问题 -- 方平

共:💬819 🌺7466 🌵16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哪国的基层都不容易

国内母校负责追阳的保卫处副处长,天天两眼通红,每夜追阳追到凌晨四五点。校卫队三年无休,早已人困马乏。

另一方面,老百姓越来越不理解他们工作的意义,也越来越不配合。其中部分原因,大概也是因为高校师生,接触西方信息比较多吧(我母校前些年评副教授必须在国外访学一年)。上周末事闹的那么大,很大的主体也是高校学生。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志愿者,我留校(女)同学原话:“我做核酸采样志愿者已经做了六次,现在连志愿者都难找到了,我们部门发通知号召报名,我都不好意思举手了,太打眼”。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日结混混”。因为很多基层已经凑不够人手日复一日的重复繁重的防疫工作。

从基层到群众,普遍的感受倒是一致: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头?或者说,有没有头?

美国这边的基层公务员,也不能说全部放弃防疫。比如我孩子的学校,还是有相当多的家长不放心让孩子坐校车----本镇的校车是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轮班接送。而美国的高中生,是最不把新冠当回事的一群,部分学生甚至竞相感染。千把人的高中,曾发生过日感染上百的事件-----那还是2021年底致死率不低的德尔塔肆虐的阶段。

所以不少家长(很多白人家庭)跟我家一样,还是每天开车接送接送孩子。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校车与私家车混用不大的接送区,如何保障孩子们的安全?

于是,镇上派出所派一个警察在主干道上指挥交通。学校这边工作量更大,需要人手,识别家长车上孩子的姓名,再一个一个喊孩子从室内出来,然后牵着孩子(从学前班到5年级),开车门、扶孩子上车(不少孩子书包或者乐器较重)、关车门,微笑,挥手、道别。孩子学校大概300学生,每天从事这项工作的,大约十名,主要是老师。当然还包括校长:下图中篮球架下立者: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微笑的老师)

这么坚持也快三年了。我们这里夏天最热38、9度,冬天最冷接近零下20度(夜晚)。警察、老师们,也是风雨无阻。最难得的,从校长到开关车门的老师们,三年来从来没见过一张不微笑的脸。

美国的公立小学老师,收入并不高。这一项算是额外的服务吧,也没有向家长多收过一分钱。我今年再次把公司补贴的捐款,捐给了学校老师。虽然不多,也是个心意。

任何国家,遭遇如此重大如此漫长的状态,没有垮,靠的是一批人,而这批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基层公务员。

记得从前,我长辈每年武汉最热的时候,会带队去慰问站岗的交警。每次回来,都是汗流浃背。所以我知道他们工作岗位的温度高达6、70度。曾经看过一个统计:那年代交警的平均寿命,在所有警种中也是垫底。

所以,我从来不苛责基层,因为没有资格,因为知道他们的苦与累。

市场经济的社会,基层不可能白璧无瑕。但是任何国家维持正常运转,靠的还就是这批骨骼在支撑。

国内疫情政策调整到今天,早就有迹可循,2022年3月,新闻里就公开报道过: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那正是上海疫情将要爆发的前夜

当然,这又是大家嘲讽的“既要又要”了。换了其他人来当这个位置,又能怎样说?说只要防疫?不在乎经济?

习今年在北京的时间很少。主要是在全国各地考察,他应该了解民情,包括基层的状况,尤其是很多基层的财政、工资发放状况。

不说政府了,我母校在国内算是不错的了,非体制内职工的工资表也出现了问题,就算事后补发,也只补发了基本工资(两千多,武汉)。而干的事比从前一点不少。

有些人说习根本不在乎封控对经济的影响。这是完全不看新闻。他的两名亲信,应勇、一新都在湖北武汉负责抗疫,习会不知道疫情对经济的严重影响?早就知道。在本楼另一贴中回复过一些。这里再补个公开的新闻图:2021年4月,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带队(包括湖北省长)到上海学习考察----想学如何在防疫前提下,尽快恢复经济

点看全图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从2021年上半年起,上海的一些具体的防疫做法,在省一级干部中已经不是秘密,而且竞相考察、学习。

当然,上海最后玩成那样,尤其是最后的人事安排,那就是政治层面的话题了。

通宝推:心有戚戚,老树,桥上,燕人,llama,贼不走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