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人艰不拆讲笑话之五 2022年新楼 -- 骨头龙

共:💬3801 🌺30659 🌵18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直在转进

看看你针对讨论本身的次数远高于论题就知道了。摘选回复最后一次。可以不看引用,只看正文。

核心问题如下

②懒厨:同一病毒应该统一概念?

 已经说了,西医本身也不是“统一”的,中医只是更复杂。

 你混淆了一般和具体的概念。

③懒厨:只要懂得原理就好办?

 也说过了,一是就算懂了也不一定能操作,二是很难弄懂,三是就算弄懂一部分也不一定 能解决,还可能会带来问题。内容

为什么不是统一的?

  

你说的不是新冠病毒自身的定义(理论),而是新冠病毒入侵人体之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以及这些反应的现象综合的定义(理论)。

  

尽管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获得有针对性的办法,但往往只是针对其中一点,而不是针对作为整体,作为一系列现象综合的新冠感染。何况还不一定能够解决。

  

临床层面,某一理论(病毒/风寒入侵)实际上是针对某一现象(人体反应)来说的,结果上必然会有多种解释。

  

这还是不讨论西医本来就有多种理论和假说。「理论」从来就不是统一概念的。比如之前就说过,大家对直肠的判断不一样,做手术的时候怎么办呢?也就是说,你只注意到了病毒作为一个物自体是统一的,但是病毒的机制和对部位的影响,实际上也会有不同的理论,进而本质上依然是不统一的。因为指向的病毒,内涵并不相同。

  

这种病毒,本质上是「作为某某定义(情境)的病毒」。

  

这里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理论,实际上都是经过限定的。……症状/部位是经过限定的。……病毒本身也是经过限定的。……进而原则上并不存在所谓「统一的概念」,只是用一个概念统摄一系列相关实在。

  

这里不存在一个工程有多个原理,而是多个工程多个原理。作用的部位不同,影响的因素不同,即便其中一点是相同的,那么本质上也不是一回事。也就是作为殊相,不存在一个工程,而是多种工程。

  

不管是病毒还是疾病,在那些语境里都是会添加限定的。名字或许是一个,比如新冠病毒、新冠肺炎,但实质上内涵是不同的。

病毒的内涵会有变化,疾病的内涵也会有变化。尽管名字相同,但指向的内容不同。简单说就是病毒、疾病会指向一系列理论,它们不属于一个理论,不会只有一种解释。他们属于一类,会有多种解释。不管是因为定义更新,还是不同情境。

如果统一,统一的只有共相。但是多种解释(理论)讨论的并不是共相,而是殊相。

或者说,你说的是「客体+定义」的定义,我说的是「客体+定义+限定」的限定,而且是不止一个客体构成的「理论」。只讨论「客体+定义」,原则上属于偷换概念。

这是语言常识,很难想象你不知道,考虑到还一直回避讨论。

 

一旦意识到是类别,也就是性质,也就是谓词,就明白事情是有本质区别的了。这就是所谓认识论革命的核心,那就是概念只能在特定情境下被理解,不能作为形而上的实体,超脱原本的语境。如果被其他学科所接受,那么接受的只是共相及其预设,具体语境还会添加限定,成为殊相。学科内部的不同分支也是如此,因为也会添加限定。这就是我一直在说的,都几个月了。

为什么中医有好几个?

  

中医理论是在解释人体反应现象,并且把这些称之为「病因」

  

如果是说病因,那么,根据系统文件、设置的改变,归纳出行为、影响特征,然后定义为(属于)某一类病毒或者程序,这样能明白吗?……关键在于它是现象综合,得出不是某一实体,而是具体性质(的东西)。

  

中医的病因已经说了,是根据反应总结出特征,并且这个特征和一些外部现象相关。

  

内部特征→东西←外部特征

  

不存在「寒湿侵袭→新冠肺炎」只有「寒湿侵袭→寒湿郁肺∈新冠肺炎」

  

中医诊治的严格来说不是病毒入侵,而是之后的人体反应。

  

中医的病因和病证是一种打包,是否合理?西医的打包呢?

  

中西医最大的区别就是用于统摄的本体不同。一个是物理学主体为基础的生物学主体,另一个是前文所说本变的现象综合。

  

中医的本体是本变,即「变化+引起变化的相关事物」,如五行。本质上是性质描述,或者说谓词思维。如果不能意识到西医(科学)本质也是谓词思维[1],也就是之前所说的殊相的话,是不会认为中医有任何可取之处的。

  

比如新冠肺炎导致A地人群腹泻,但是B地人群便秘,就可以属于不同「病因」。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肺炎,而是其他条件,是新冠肺炎在具体情境的限定。并不是排除了肺炎,而是组合才有这个结果。

  

所谓病因,更像是关系性反应,更多强调多方面变化,比如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在多方面的反应。这些实际上也近似精准医学根据基因、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还有流行病学判断疾病的成因(影响因素)。中医只是把这些打包成一种气来称呼而已。

中医不过是疾病相关的人体反应和外部变化的特征综合起来,指向一个东西,称之为病因而已。实际上和「为什么不是统一的?」是一回事。

问题只是中医不是用病毒作为核心统摄的,尽管已经作为默认预设(即∈)。而是用自己的理论,和西医,和现代物理学、生物学主体不同的主体。

简单说,中医的病因,可以等于「新冠肺炎在具体情境的限定」,这种限定所对应的原因,打包成气。新冠是前提之一,不能扔掉。

  

你依然在用西医去理解中医的寒湿疫,这是没办法有结论的。前文已经用∈明明白白说清了。这种区别,用西医就是感染新冠之后,呈现某类特征,这类特征可以总结为一个类型,而产生这个类型的原因,可以基于某种性质,暂时命名为寒湿疫。注意,一定要有多方面的关联,比如外部现象,否则寒湿疫是无法成立的。

为什么是暂时?前文强调过

  

有多种不同特征的现象,就有了多种不同的理论。中医的派别,也可以说是专门针对一两种特征的。特征的层面太多,可以是个体,群体,甚至是全部。这也是中医真正的优势所在,不是还原出一个建构,而是不断返回现象本身,调整建构。所以必然无法统一。

因为要不断重返现象,调整所用的理论。所谓寒湿疫,实际上也只是共相,要不断限定的。又或者其他理论的特征突出,则换用其他理论,保留部分主体,如湿疫。

其实说这么多没用,正的关键是

  

只有用西医理解中医才会显得莫名其妙。

  

谈论中医需要重新理解,建置中医的预设,这点往往被人忽略了。

为什么会显得松散呢?

  

松散,是因为懒厨兄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逐句了,试图用一个整体解释自然松散。

剩下的就是一直在说的回避问题、避重就轻、不认可和经常车轱辘话了。

光直接无视,然后问一个是否。或者说谁是这样认为的。就有多少次了?要我贴出来吗?

  

不统一的只有说了多少次都不认可或者忽略的那些问题。

每次都要把前面的问题带上,自然字多松散。看看同一个意思说了多少遍就知道了。引用可见一斑。

就像可证伪性那里那么多话,一开始就一句不认可标准化,然后懒兄长文回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无视标准化才扯出定义问题。然而标准化会直接导致可证伪性成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