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皖西乡村亲历记 -- lmylqh

共:💬222 🌺2219 🌵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转个农场的回忆来对比一下

【40年记忆】粮食亩产大幅提高折射农业大转变

发稿时间:2018-12-31 13:59:00 作者:罗瑞明 来源: 中国青年网

1980年场里实行包产到户,将农田按人头进行分配,后又将耕牛作价分给农工,农工的积极性得以调动,产量也有了提高,亩产超出300斤,但仍然没有达到“上纲要”的要求。到了后来,杂交水稻开始在场里推广,杂交水稻一推马上就见效,亩产600斤根本就不是问题,而且晚稻比早稻还好,实现了晚稻超早稻。粮食产量提高,收入就增加,大大激发了农工们种田的积极性,原来田种不过来,后来抢着种,有的甚至一口气承包了上百亩,成了有名的“地主”。再到后来,实行家庭农场,将国有土地划分为口粮田和责任田,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由技术能手承包,粮食产量不断提升。

离开琳池垦殖场多年,2017年12月15日场庆60周年,本人又一次来到了琳池垦殖场,当年的农工大都已经退休,所剩无几,但走到农场一看,田还是原来的田,但没有一处荒地,田里有多台小型耕耘机在翻地,以消除病虫和清除杂草。我问场里的人员,现在田谁在种,回答说,场里的工人大都退休,按照“能人+基地+农户”的模式,农田承包给了外面的人员种,每年上交相应的管理费。承包者有技术,有机械,挑选优良品种,粮食产量比原来高了许多,现在亩产已经达到单季1100多斤。

这个回忆就提到产量倍增的原因是杂交水稻,积极性的作用有限。

看你的回忆感觉更有可能是改作物带来的增产。

我老家姜堰也算比较富裕的地区了,包产以后也是大人小孩齐上阵,甚至有辍学回家干农活的。按老家的人的说法,种杂交稻交公粮,自己吃的另外种。杂交稻他们都不吃的。

不过现在年轻人都进城了,农村就剩下老弱病残,农忙时候都是找专业的种地的人来种了,原来种水稻的地,现在也就种点番薯之类的懒庄稼,或是地流转出去给种田大户种。

韩丁(Hinton)考察了80年代初期山西一个没有分地的公社,发现其农业生产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产量也经历了急剧地增长(单位是蒲式耳每英亩):

1978: 46

1979: 71

1980: 88

1981: 96

1982: 103

82年产量比78年增长了2.23倍。而同时期作为承包典型被树立起来的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从78年到82年增加了2.42倍。两者相差不大。

布拉莫尔(Bramall)则考察了80年代初四川分地较早的县和保持集体体制的县,结果和韩丁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集体化的县也经历了产量的提高和谷物生产的增长,而且增长率与去集体化较早的县相比至少相当,甚至更快。

承包单干的确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在发展较好的人民公社中通过改革完善工分制度同样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如果当年的改革都按照黑龙江省依安县新合村搞一村两制就好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村庄。毛时代以贫穷,土地涝洼塘而四乡闻名,靠集体改善土壤,改善生活,改开了集体制和单干包产并存。

如果这样的村庄不是全国孤零零一两个而是多一些,农村在80-90年代也不至于那么惨了。

至于2000年以后搞土地流转,撤乡并镇,合作社扶贫,资本下乡等等政策已经和包产到户没几年以后重新搞乡镇政府南辕北辙了。

想想08年时候河里还有人讨论搞测土定肥法最大的问题是包产以后田地太碎,没法推广。现在土地流转等政策虽然会带来田皮田骨的问题,不过技术推广是比包产时期快太多了。

通宝推:陈王奋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