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突然理解了体制派 -- 笑不拾

共:💬368 🌺2919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从换旗谈起

1、首先要说的是,我对经济方面不大熟悉,对一些经济方面的文献,论文缺乏必要的取舍标准。就是说,什么是确实好的文章,什么是确实坏的文章,有时我无法从专业角度加以判断。顺便说件事,我曾帮朋友攒过几篇经济学论文,有次论文被打回来,朋友拿去加了两条数学公式,就通过了。

2、而谈到换旗就要谈到国企。现在谈国企,常见的视角是"绩效“、”效率“,按照一般意义的理解,就是”投入“”产出“—”业务成果“”经济效益“。张维迎和林毅夫对此有过著名的争论,天则经济研究所提供过一组数据,就是2001年以来10年间,国企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16%,而非国企则为12.9%。

3、但是,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谈国企问题不能在商言商,毕竟不是个财务会计问题。中国的国企不仅是一个经济单位,更重要的是国家政治及社会生活的基础单位。”单位制“是前30年的基本社会制度,承担起组成社会的功能,在这一制度上,国家—社会(单位)—个人成为有机的组合。国企(单位)在里边承担了”动员—组织—控制—分配“等一系列职能。这里我们称为”社会成本“。所以当我们谈到国企效率的时候,不应该局限于经济效益,而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组成的复合效益。

4、回顾中国国企的(经济—社会)效益曲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有起有落,获得的巨大的成果,不仅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更重要的是应对了近代以来中国的整体性社会危机,在完成社会基层秩序的整合的基础上,将中国从农业社会文明带入工业社会文明。共产党这个政党从农业走向工业,完成了意识形态与现实生态的统一。但是,国企体制也暴露出严重的缺陷,”政治话语过于强势,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生产经营模式僵化“等等,这不仅拖累了经济效益,也拖累了社会效益。

5、国企要不要改革,不是问题。问题是在于如何改革。这里出现的路线分歧就是:”要不要社会效益“?就目前来看,改革的道路就是朝着”不要社会效益“的方向前进。相关的论述就是“不要企业办社会”。在这个方向的指引下,国企就成了一个单纯的经营实体,既然如此,衡量一个企业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经济效益。这样一来,引发了很多连锁反应,其中之一就是“单位权力体系”的变更,在单位制下,国企的权力来源于国家,权威则来源于党。就是党的意识形态和国家的资源控制成为单位的权力体系。而现代企业制度中,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合同雇佣制为管理模式建立起的法理型权力体系。党在这样的改革中是渐渐隐退,当然形式上还存在,比如说让人交交党费,组织党员爬爬山什么的。政府却并没有显得弱势。这个走向就是什么呢?从“党国”走向“国党”。

6、政府—官僚群体在这场变革中是获益最大的群体,建立起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而民族资本和买办资本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同样和官僚群体建立起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当然,这里的关系还是亲疏有别,从大的趋势来看,国企是官僚的亲儿子,亲儿子里还有更亲的儿子,这个不多说,私企呢,就是干儿子。当然,偶尔也会有儿子欺负老子的事情发生。

7、这时候说换旗,从江朱时期就已经开始换旗。换旗有几个层面,换旗的经济社会基础就是国企的改革,通过国企的改革就削弱或是切断了党和群众联系的渠道。党的意识形态和群众的现实利益是疏离的。动员组织机制由各级行政组织承担。而换旗的意识形态呢,相对来说争论就比较大,一则是打着普世旗帜的自由民主,这背后主要的经济社会阶层是买办资本。一则是民族主义,关于民族主义的言说很多,值得注意的是甘阳-赵汀阳-以及国师的主张,从甘阳的通三统(即传统-革命—改革)到赵汀阳的天下体系再到国师,今天上边捧儒家,一方面固然是自己的趣味,另一方面也是换旗的意识形态准备。说到儒家,再喷两句,陈明哪个XX搞新儒家,我早就劝他要勾结官府,做朝廷鹰犬才有前途,他偏和逗X蒋庆混在一起,捧个孔门还要去台湾,擦,这脑容量,服了。

8、好像扯得太远,又没时间了。说简单一点,江朱是换旗的开端,胡温呢,说起来我对胡温的评价并不低,胡温一朝呢,主要是缓和阶级矛盾。通过公务员考试增强阶层流动,废除农业税,通过劳动法,增强社会福利体系,减缓国企改制步伐。同时国防军事工业长足发展,国家力量通过各种途径走出国门,有点帝国主义的小雏形。

9、现在呢,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改制的方向是确定下来了,具体的政策执行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打压官僚群体,简单的理解就是,就是肉不能一个人吃,切割出来的利益由谁来继承呢?勋贵集团是一个,还有一个日渐强大的民族资本。这个具体分析真的说起来更长,简单理解民族资本就是资本利益和国家利益相一致的企业。这里相一致两方面理解,或者是资本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或者是国家利益服从资本利益。民族资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构建出一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在这个关系的基础上政治诉求相应发展起来,最初是权利诉求,简单理解就是生存权,就是国家承诺通过程序保障生存。渐渐发展为要求平等权,和参与制定政策权。分析下混改,以提高国企效率为由,将国企控制在勋贵与私企手中。也是两个方向,一是私企和勋贵合作吃下,一是私企被关门打狗,这也是老套路了。

就说这么多吧,很多地方还没说到,没时间了,再讨论。

通宝推:迷途笨狼,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