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致命的王位——聊聊秦汉之际的王 -- 江南水

共:💬36 🌺57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致命的王位——聊聊秦汉之际的王(续三)

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前206年四月,在戏召开的分赃天下的大会,胜利闭幕,各个诸侯王各自赶往约定好的地盘。刘邦也离开了霸上,前往在汉中郡的都城南郑。

一个人花两块钱,中了五百万,不小心弄丢了一半,他不会认为自己获利125万倍,而是认为自己亏了250万,亏大发了。此时的刘邦,就是那个中了彩票后又丢了钱的人,心里老憋屈了。

如果说,西征一开始,刘邦就觉得自己肯定能抢先进入关中,估计他自己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自信心会有这么爆棚。不过呢,有枣没枣打三竿的心思,肯定是少不了的,跟普通人花两块钱买张彩票的想法,差不太多。老天开眼,赵高那个二货,就在刘邦抵达武关的时候,他搞乱了秦帝国的中央政府,以致上下离心,让刘邦趁机势如破竹的入驻咸阳。就这样,一张画在地上的大饼,变成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还恰到好处的落到了刘邦的嘴里。从那一刻起,刘邦就一直期待着把“候补关中王”前面的“候补”俩字给去掉。

项羽进关后,“候补”俩字是去掉了,但是“关中王”也没了,刘邦变成了汉王。他那颗滚烫的心啊,一下子就跌进了冰水里。在冰火两重天的刺激下,刘邦失去了理智,竟然打算跟项羽拼一场。

萧何在一旁冷冷的提醒: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

刘邦没明白怎么回事儿:何为乃死也?

萧何分析道: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

能打得过的话,您老兄何苦在鸿门宴上装孙子呢?

虽然心里有一万个不乐意,刘邦也得夹着尾巴乖乖的赶往南郑。为了防范来自背后的袭击,也为了向项羽表白自己不想再回关东的心意,部队过完后,刘邦还下令把栈道烧掉。(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据张正隆的《枪杆子1949》:有的人打仗也很勇敢,在东北那么艰苦也没跑,这回离家近了,就跑了。有人回家时也没动这心思,见到老婆孩子就拔不动脚了。

刘邦的队伍是在关东发展起来的,军政干部都是关东人,普通士兵也大多是关东人。他们的老婆孩子,包括刘邦的老婆孩子,都留在了关东老家。在那个还没有政工干部的年代,刘邦的队伍,就更不可能避免出现大规模的逃亡了,甚至一些中高层干部也脱离了队伍。这种逃亡的现象,到了南郑后,还一直持续着。暂时还留在南郑的,也整天哼哼家乡的小调,抒发思乡的情怀。(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队伍中,从高层干部到基层一兵,人人都流露出回关东老家的渴望。这种情绪被韩王信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对刘邦说道: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建议是个好建议,但是,该怎么具体实施呢?

就在刘邦正在思考,如何实施韩王信这个建议的时候,有人来报告,萧何跑了。别人跑了,也就跑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活人还不多得是,刘邦本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态度,听之任之。听说萧何也跑了,刘邦就没那么淡定了,气得(也可能是吓得)找不到自己的手脚在哪儿。(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过了两天,萧何竟然回来了。

一见萧何,刘邦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发火:若亡,何也?

萧何心底无私天地宽: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刘邦有点儿吃惊:若所追者谁何?

萧何:韩信也。

听从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军后,刘邦找韩信来谈话: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

韩信胸有成竹: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就在刘邦还在谋划离开汉中的时候,田荣早已经打响了反项羽的第一枪。五月,田荣打跑了前来临淄接任齐王的田都。六月,追到即墨,杀了听从项羽安排的田巿,自立为齐王。七月,又杀了田安,吞并了田安的地盘。被项羽分成三份的齐国北部,又被田荣暴力的捏成了一块。

说实话,从来就不认楚国为共主的田氏兄弟,不服从项羽的安排,也在情理之中。跟楚国渊源颇深的陈余,竟然也不买项羽的帐。

在巨鹿之战后,张耳、陈余这对好基友,就闹翻了。项羽分封后,张耳做了常山王,陈余的爵位只是一个侯,封邑也只有三个县。人比人气死人,陈余越想心理越不平衡,听说田荣起兵后,他马上就派人去请求支持:原大王资馀兵,请以击常山,以复赵王,请以国为扞蔽。

田荣也乐得看到更多的人跟项羽作对,以分担项羽将来施加到自己身上的压力,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何乐而不为呢。(田荣欲树党於赵以反楚,乃遣兵从陈馀。

当时,彭越率领的一支万余人的武装,没有上级领导,孤魂野鬼般盘踞在巨野泽中。田荣知道后,派人任命彭越为将军,并让他南渡济水,在彭城附近的砀郡大闹天宫。(齐王田荣畔项王,乃使人赐彭越将军印,使下济阴以击楚。

项羽一手安排的关东局势,在短短三个月内,就乱套了。到了八月,关中也出事儿了。

八月,刘邦听从韩信的建议,沿着陈仓道杀出汉中,直奔关中。在陈仓附近,章邯布置的重兵,挡住了刘邦继续前进的脚步。面对章邯军的顽强阻击,刘邦都泄气了,打算撤兵了事。关键时刻,当地人赵衍告诉他,有另外一条道路可以绕过陈仓。(以谒者汉王元年初起汉中,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

由此,我可以断定,历史上没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回事儿。栈道已经被烧毁,刘邦若想进军关中,就必然会走陈仓道,要是连这点儿判断力都没有,章邯早就死过八百遍了,还能混到雍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说法,来自元杂剧,有很好的戏剧效果,但在真实的历史进程中,绝对没有一点实用性。

绕过陈仓的重兵阻截后,汉军连战连捷,逼着章邯退守废丘。随后,司马欣、董翳投降。至前205年正月,除了孤城废丘,刘邦拿下了整个关中地区。

除了这块富庶的地盘,刘邦还收获了商鞅留下的两项重要遗产:足够多的严密、细致、可执行性强的律令;执行力超强、思考能力为零的秦人。还有重要的一点,由于没有经过战火的袭扰,秦国故土的基层政权,几乎全部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这么一来,刘邦(萧何)毫不费力的就可以如臂使指的让秦人为自己效力。

在过去的大半年的时间里,项羽干了些啥呢?项羽回到彭城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原来的楚怀王、当时的义帝熊心,放逐到蛮荒的长沙郡,把楚国的军政大权抓到了自己手里。熊心只是一个橡皮图章,项羽可是实权领导,这次最高领导的变迁,必然会带来一次权力的重新洗牌,也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其群臣稍稍背叛之)。当然,也需要相当的时间,才能完成。

这次内部整合,相当的不彻底,并没有清除掉楚军内部山头林立的局面。后来,楚军离开项羽的指挥,就打败仗,固然是因为领兵的将领水平有问题,也可能是,他们镇不住楚军内部的各个山头。甚至,项羽本人都指挥不动黥布。

就是在项氏家族内部,项羽也没有把整个家族捏合成一个命运共同体。《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就有三个是项氏宗亲:射阳侯项缠、平皐侯项它、桃侯项襄。反观刘邦方面:纪信主动替刘邦赴死;周苛被俘后宁死不降;王陵的母亲为了让王陵死心塌地的追随刘邦,自杀身亡。

后来,项羽那么忙,固然有他自视过高的因素,也可能是,整个集团中,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做到,对内凝聚项氏家族,对外压服各个山头,内外兼修。

在整合内部的同时,项羽还抽空对韩王这个位子做了一次调整,七月,杀了韩王韩成,八月,任命郑昌为新的韩王,以阻止刘邦东出函谷关。

前205年十月,内部整合完毕后,项羽一下子就面临两个作战对象:关中的刘邦、齐国的田荣。齐国跟楚国接壤,处在楚国的侧后翼,骑兵一个冲锋就能冲到彭城城下。单从地缘环境上考虑,项羽也得先拿齐国开刀,为自己争取一个安全的大后方。何况,田氏兄弟还一直不怎么服气楚国。对项羽来说,西守东攻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战略选择,根本不用不着张良特别提醒。(汉使张良徇韩,乃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又以齐、梁反书遗项王曰:“齐欲与赵并灭楚。” 楚以此故无西意,而北击齐。

十月,项羽率军北上,沿途的彭越集团只能一路后撤,一直撤到城阳(今山东鄄城东南)。这时,田荣已经帮着陈余打跑了张耳,于是,亲自率领齐军赶到城阳。在这次会战中,项羽大获全胜,击溃了齐军。项羽出马,一个顶俩,不服不行啊。随后,项羽追着田荣的屁股一路北上,正月,来到了平原县。平原的当地人杀掉田荣,投降项羽。二月,项羽任命田假为新的齐王。

至此,项羽已经消灭了齐军有生力量的大部,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军事目的。正常来说,接下来项羽应该实行“齐人治齐”的政策,让田假用政治手段去安抚当地人。当然,留下必要的人员来协助(监督)田假,是必须的。

但是,项羽的做法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项羽先是把投降的齐军,全部杀掉,然后,指挥楚军一路北上一路烧杀。今天山东省的北部,让楚军祸害得一塌糊涂

抵抗是死,投降还是死,没有活路的齐人,选择了抵抗而死。在田荣的弟弟田横的带领下,齐人再次组织起来,接茬跟项羽死磕。于是,项羽陷进了齐国这个大泥潭,脱不了身。(汉之二年冬,项羽遂北至城阳,田荣亦将兵会战。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而叛之。於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

通宝推:履虎尾,河区分,林风清逸,夏至欧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