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高考啊,高考,我的1999 -- lervine

共:💬13 🌺8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续2

篇6:高考之前

当高考进入倒计时30天的时候,在其他高考班里弥漫的令人窒息的气氛,在我们班级里居然完全没有。

这个时候,班级里面所有同学们都在传阅着各种日本漫画,现在想想我们真是奇葩的高考班。

那些有把握的同学们自然轻松,毕竟该做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完了。而没有把握的同学也明确知道了自己的定位在哪里,也没有特别的紧张。

而我,若干次模拟考的成绩表明我的成绩上个二本还是没有问题,努力努力也许能上一本。我本来应该是最紧张的一群人,但是有件事情的发生让我成为了全班最轻松的一个。

这件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已经想不起来了,我估计是99年5月,因为《舰船知识》在1999年4月刊中刊登了一篇关于日本“大隅号”的文章。而这篇文章跟我马上要讲述的事情有非常大的联系。

99年5月的某一天上午,大连舰艇学院来我校面试招生了,来我校的是两个中校军官。班主任在班级里宣布了这个消息,而我马上兴奋起来。

其实我一直有从军梦,当年一首《男子汉去飞行》让我初中开始就梦想翱翔蓝天,结果眼睛不争气,在高一的时候戴上了近视眼镜,和蓝天是无缘了。退而求其次,蔚蓝的大海也是我梦想的地方,而海军院校中,我最中意的就是大连舰艇学院,这才是出指挥军官的学校,能当船老大的。

怀揣着从军的梦想,《舰船知识》、《航空知识》两大杂志我期期都买。而大连舰艇、海军工程等等也早就计划填在高考志愿表中了。当时家人看到我做着布朗运动的成绩排名,觉得军校对我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所以都还是赞同的。

现在大连舰艇来招生,我怎么可能不去表现下自己?于是乎,现学现卖的和两位中校侃了一通大隅号问题,还有国内舰船的发展状况。当然了,自己当时就一个高中生,对问题哪会有自己的理解,也就是个忽悠。反正我的忽悠似乎很和两位中校的意,中午的时候,老爸就接到他们的电话,邀请我父亲下午去他们下榻的宾馆“具体谈一谈”。

父亲自然是开心,免不了要在同事间炫耀下,而他的一位同事也自高奋勇陪同前往。父亲的这位同事,就是之前在我中考结束的那天晚上和我父亲抽着烟一起研究高中志愿填报的那位。他的儿子成绩一般,没进到省重点,去了市重点中学,基本也就是三本的出路。这位同事本人是空军中校转业到我父亲的单位,听到我父亲的炫耀,就像一同前去,看看能不能给自己儿子也谋个出路。

那天晚上放学回家后,父亲开始和我做了认真的谈话。

首先通报下午和两位军官讨论的内容:

1 “你儿子我们看中了。小伙子很聪明也很爱海军,我们会重点培养。”两位军官原话。

2 “视力不是问题。你儿子度数不高,再说实在不行可以去做矫正手术。” 两位军官原话。

3 “我们只从省重点高中招生,你们市我们一共看中3个,你儿子是其中之一。” 两位军官原话。

4 “你儿子成绩没问题,我们看了历次模拟考,你儿子只要考场上不出特殊情况,进我们学校没问题。” 两位军官原话。

听到父亲通报的这些原话,我心里自然是美开了花,这说明我的去向已经定了啊。大连舰艇学院,连学费生活费啥的都不用考虑,连衣服都不用准备。

但是后面父亲开始严肃的问题了:

1 毕业分配方向是根据籍贯定去向,我是湖北的,肯定是去东海舰队。

2 毕业分配上舰只会是驱逐舰或者护卫舰。

3 上舰后陆地上没有宿舍,住在船上。

大家应该还能记得96年的台海危机,台海出事东海舰队肯定是首当其冲的上第一线。当然这个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军人嘛,不准备打仗养军人干嘛。

陆地上没有宿舍,以后个人问题如何解决?父亲的单位是长江航运系统的,知道船员家庭的辛苦。当然,那时候的我也没有这个认识。我那时满心想的是99年阅兵,大连舰艇肯定有个方队,不知道自己赶不赶的上。还有就是以后寒暑假回家探亲可以穿着帅气的海军制服,那时候什么小姑娘拿不下来。

这整个事情最终给予我的,就是高考前期我的极度放松,因为有底了啊,大连舰艇那边等着咱了。

篇7:高考

经历了12年的学习,高考终于来了。

考前3天,学校放假。每个学生回家放松。

而我母亲作为一个老纺织工人,在那个“减产压锭”的年代,也光荣的提前退休了,专心在家调养我的身体。我的体重也猛增到72公斤,不是胖,是壮。身体状态极好,饭量大,睡眠更是正常,躺倒就着,睁眼就起。

三天在家的假期,每天早上醒来看书做题,中午吃饭然后午睡,下午继续看书做题,晚饭吃完出去散步,在公园里和人家踢踢足球。散步过程母亲全程陪伴,防止任何意外产生。

考前最后一天,返回学校熟悉考场。考场就在本校,我也算是主场作战了。削铅笔、钢笔灌墨水、橡皮、反复确认准考证这些基本工作就不提了,大家都一样。

终于的终于,7月7日到了。

当天父亲没有送我去学校,估计是怕我心里压力大。当然也不准我骑车过去,一定要我坐中巴车,其实就2公里的路,骑车一会儿就到,路上车也少,没啥不安全的。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坐车去了学校。

学校门口自然是堆满了送考的家长们,他们只能在校门外张望,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进了学校,跨过两道警戒线,最后一道线上居然还有武警叔叔给我们站岗。考场就设在教学楼,里校门外的马路有100多米,马路上的噪音也传不过来,当然各位司机师傅也很自觉的不会在考场外的马路上鸣笛。

记得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热,那时候的教室里根本没有空调。不过等考试开始后,也就心定下来,也感觉不到什么热了。

语文考试第一门,咱的强项,没啥好说的。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几年的《科幻知识》没有百看,白捡的便宜。

中午考完,悠然走出考场,居然被一位不认识的美女拦了下来。

这位美女是本市电视台的主持人,在高考现场采访考生,可能见咱五官清秀身材匀称,又悠悠然的状态,觉得我是被采访的好对象,就上来问我对于语文考试的看法。看法么,作文出题比较新颖,其他题目难度不大。短短几句就结束了采访。

出了校门,发现父亲在等我,其实他还是不放心,来接我回家。在回去的路上和他说说采访的事情,也告诉他语文考试没啥难度。父亲也没多问。

回到家中,母亲自然是好吃好喝的准备好了,吃完午睡30分钟,睡的很香。起床洗个脸,再把物理书翻翻,虽然这个是我最有把握的科目,但好歹应个景吧。

下午继续一个人去考场,心情很放松。考试开始后还是老一套的检查身份证。卷子发下来以后前后简单翻看了一下,没有什么奇怪的题型,开始做题。

物理考试我做题的速度非常快,中途也没有什么障碍。等我把试卷已经全部完成的时候,看看手表,考试时间才过去了一半多点,周围的同学们也都还在埋头苦干中。监考老师看到我坐直了身子,过来看了看我的情况,发现我已经是答完的状态了,好心的提醒我要我仔细检查。我干脆找他再要了一张草稿纸,埋下头,把整个试卷重新做了一遍。

第二遍速度比第一遍还快,做完后离考试结束还有30分钟。核对一下两遍答题的答案,没有任何出入。再拿起正式的试卷前前后后检查,就这样耗到了考试结束的铃声。

回家过程没有啥好说的了,轻松愉快坐上中巴车。回到家中洗了个澡,把明天要用的文具准备一下,看会电视开始吃饭。明天的考试是数学和化学,没有什么特别要再加深记忆的内容了。随便翻翻书,早早的就睡觉了。

第二天的上午的数学考试,给了所有考生一闷棍。考卷正反一共6面,反面最后3道大题不是一般的难。好在咱的应试经验丰富,迅速判断最后两题要花的时间会很漫长,先抖擞精神搞定前面的内容。

可是前面的题目的难度也不小,消耗了我大量的时间,当最后2道大题还没动笔的时候,离考试结束只有1个小时了。以最快速度检查完前面题目的答案,这个时候肯定没时间再做一遍两两对照了,只能通过计算结果简单反推一下就算完。留了大概45分钟时间来攻最后的2个山头。

数学考试的大题,记分标准是按步骤给分,每个关键步骤只要推到就有相应的分数。所以我就迅速的将2道大题推算到我思路断掉的部分,预计每道题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还没空检查,考试就结束了。

出考场后发现,和前两场考试结束后大家的轻松不一样,同学们明显的沉默了,每个人都没啥心思说话。看到这样我反问没那么的忐忑了,既然大家都一样,那我也不会是特别的差。高考就是这样,只要你比别人多1分,你就可以踩在他们的肩膀上进大学。

中午回家和父母抱怨了下数学题目的难度,他们也没啥表示。估计心里也着急,但是怕影响我心情才啥都不说。

吃午饭睡午觉,我的神经也是大条,居然还睡得着。下午抖擞精神再战化学吧。

化学其实也算我的弱项之一了,在班主任的强力推动下,也还不是非常有把握。

考试过程记不清楚了,不是特别的轻松,也没有什么太紧张的。考试结束回家,也没有和同学对个答案啥的。在自己没把握的科目中,万一对出的答案证明自己错了,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也许还会影响最后的英文考试。

反正在这种气氛下,第二天晚上的晚饭也没有第一天的轻松了。吃完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把基本英文课本后面的单词表翻了翻,确认下记忆。然后就是把所有被英文老师单独点评过的作文拿出来看看,再读读老师的点评。最后把所有模拟考英文试卷上,自己做错的题目看看,确认自己明白了每道题目自己做错的原因。就这么点事情干完,时间已经到了22点半了。洗澡睡觉不提。

高考的最后一天是个阴天,没有了太阳的照射,气温下降了一些。发下英文试卷,先翻到最后看看作文题。作文题是一张图片,画的是一个学校的简单俯视图,要求根据这张图片表述学校。看完题目,心里美开了花,这个题目咱做过!

大家不要简单的猜测老师们在考前猜题有多们准确,更不可能有考题提前泄露啥的猫腻。这个作文题,其实是某高中英文学习杂志在98年左右的一道范例题。而这道范例题,被我找出来后原样照抄了一遍,交给英文老师作为我的例行“加餐”。老师还认真点评过,指出几个地方如何如何写更好啥的。昨天在复习的时候,我不是把所有作文都翻看了一遍吗?照着范例来一遍,分数肯定差不了。

考试过程中,还是有不少自己不会的题目,阅读理解题也没有完全的看懂。但我已经确认自己尽到了全力,在自己有把握的题目上不会出现低级错误导致丢分。

考试结束的铃声一响,整个人都要几乎瘫倒在课桌上。高考就这么结束了吗?12年的求学生涯的终点线就这样被我越过了吗?精神恍惚的状态没有持续几秒钟,随之而来的是莫名的狂喜,没有高考了,千钧的压力没有了,感觉整个人恨不得飞起来。

随着同样放松状态的同学们,走到位于篮球场上的集合点,一些同学们已经开始向空中抛洒随身携带的复习资料了。我没有加入他们的行动,我的资料还要留给表妹,她也在市一中,明年高考。我们家的传统就是这样,所有的资料表哥用完给我,我用完后再加上自己新增的一部分传给表妹。

班主任迅速的把几个要报考外语专业的同学从人群里面拉出来送到休息室。他们稍后还有场英文听力加试。返过头来再向我们这些撒开了欢儿的家伙们宣布明天何时到校,届时老师们会拿着本次考试的标准答案来进行讲解,而我们也要尽可能的估算出自己的分数,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

解散后,我想拉着几个铁哥们去打篮球,学校里肯定是不让打的,但是托其中一个哥们父亲的忙,我们能享受他单位的专业球场。哥们们肯定是完全赞同,其中一个还规划了打球结束后的安排:先回家吃午饭,换好衣服集合打球,然后一起在外面找个小饭馆吃晚饭,最后去游戏机房租3台PlayStation玩到22点再回家。这样的安排当然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讨论着马上开始的快乐计划,几个哥们走出校门,迅速在接考的人群中找到了自己的双亲。大人们互相说了几句“你儿子肯定没问题”之类的空话后,一致否决了我们的快乐计划,也不是全部否决,只是要求我们打完球回家吃饭,playstion就算了,明天还要回学校的。

吃完午饭,换好球衣球鞋,快快乐乐的打完篮球,带着一身臭汗和黑泥回到家中,洗澡。吃完晚饭,家里的气氛就开始变的紧张了。

父亲要我尽可能详细的描述每场考试的经过,在哪里答题不顺啦,在哪里出现过错误又修改了啊,一切信息都务必详细的回忆并交代。

而我对此是完全的不在乎,咱自己心里有底,就算还没看到标准答案,总分没有600也有580,进个一本都够了,更何况大连舰艇还在等着我。

心中的不耐烦自然在交代过程中流露出来,父亲若干次要我端正态度,在若干+1次发现我的敷衍后放弃了,嘱咐我明天估分的时候认真点,不要出现太大的分数落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