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126):庖丁解牛 -- 本嘉明

共:💬371 🌺3251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几个想法

关于香港,不是说现在我们几个民科就能想出对策,比领饷智囊团(如强教授)要牛,而是我想说几个想法:

1)150年来,香港始终是商港,其中偶尔制造业兴旺了一下。长期来,形成了“不中不英”的独特“半导体文化”。今天地球是平的了,信息自由流通,掮客式微,香港经济上/文化上的结构性困境就突出了。就好比一个人,他的性格和手艺在当下的环境都吃不开了。

2)但中央不能对这个麻烦置之不理,全国30几个省,香港特区是其中一个半自治的省。这个特区现在有社会病/经济病/民生病,中央应该在双方都接受的方式下,施以援手,让香港普通市民感受到温暖和依靠。香港,不仅仅是那几十个富豪的香港。

市民里确实有部分人不理解,但不是全部都敌视中央,不理解中央。巩固这部分通情达理的,逐步争取其他下层市民的人心,这才是正办。说到底,还是主席的群众路线。目前部分大学生+全部中学生都不参与罢课,证明他们的家长还是信任政府,不赞成对抗政府的。

3)香港虽乱,仍有生机。舆论自由,文化多元,这是应该保护的,这样的“生态圈”,在整个中国,不是太多了,恰恰是太少了,稀有。任何社会形态,都会有高潮有低谷,中国大陆目前红火,就对香港居高临下,冷嘲热讽,袖手旁观,幸灾乐祸,是不对的。

至于怎么帮,怎么展示大陆宽广的胸怀和善意,这个可以多角度表达。而我的建议,就是办“特区中的特区”,在香港境内近罗湖的地区设立“特别工业区”,利用香港在国际贸易上的特殊地位,结合大陆(尤其是深圳)的高新科技产业,共同发展,逐步孵化“made in HK”。行商城邦部分工业化,新加坡已经做到了,香港为什么不去做?摆谱不肯做是吧?逼着你去做!

这批高新企业,允许从香港以外(说白了主要是内地)招聘员工,但只接受香港政府管治,向香港交税。这样虽然不解决香港就业,但开辟了特区政府的财源,就像澳门政府那样,有了持续稳定的财源(赌业税收),社会就容易安定。香港的法制良好,政府廉洁(虽然比港英时低效),这就好比水土很好,以前只种一季庄稼,现在套种,多打点粮食,放着也是放着,浪费嘛。

同样,目前在内地的高新企业,日子并不好过,以官二代(尤其是省部级官二代)为背景的投资公司,对它们虎视眈眈,稍微好一点的苗子,必须开门揖盗,接纳这类“鲨鱼投资”。这类企业如果能开在香港的工业区,仍然用深圳的雇员,每天过境上下班,对公司也是一种“人身保障”。

4)89事件,一个至为关键而从没人注意的环节,是当夜北平警方没有自发性哗变。如果“占中”发展到这一步,在香港就无法保证基层警队是不是反抗平暴驻军。所以事情不能任其恶化而不可收拾。而着手收拾的第一步,就是确立一个原则,要如何看待这次“占中”,如何对待香港占多数的普通市民,如何后续长远打算?

在加拿大,民选的市级官员有三种:市长,市议员,各学区的教育委员。这次多伦多市长选举,原本是现任市长rob ford竞选连任,他一个侄子竞选大本营选区的市议员。但由于rob查出患癌症,临时换马,他哥哥doug ford(现任市议员)出来竞选市长,rob抱病竞选市议员席位,侄子让出市议员目标给叔叔,自己改而竞选他们家所在区的教育委员。我觉得可以把香港的“普选”拆开,先开放教育委员席位,给市民“真普选”,自由提名。教育委员的职权不小,只是对政治层面的影响较小,是将来开放议员普选的“彩排”。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