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一) -- 霹雳焦蛙

共:💬41 🌺413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十一)

今天看新闻,一位湖北籍女子自十六岁被拐卖至河南淅川,迄今已二十年方获解救,让人唏嘘不已。现在就这一略显沉重的话题讨论一下。

洒家老家那里,在八、九十年代期间被拐卖至当地的外地妇女为数不少,尤以云、贵、川三地人氏居多。虽说没有具体数字可考,但是以洒家耳闻目睹的情况来推算,其数字相当可怖。清明节过后,洒家回老家去派出所办事,正巧碰见有当年被拐卖至此的妇女来办理身份证。洒家和户籍警察聊天得知,原来现在为全镇尚未办理户籍的外地妇女(其实就是当年的被拐妇女)集中办理户籍手续。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镇尚有有数百位外地妇女没有户籍,再加上二三十年里,众多已经自行申报登记在册的,数量恐怕有近千人。由此推算,在当地,在苏北,乃至苏鲁豫皖交汇区域的整个淮海地区,被拐卖至此的外地妇女的数字是有多么可怖!

就洒家所接触到的情况来看,每一位受害妇女的人生际遇也是各不相同。

第一位呢,是一位大学生,被拐卖至此以后,被洒家本村的一个老光棍买下了。因为被拐卖,再加上屡遭强奸和殴打,多重打击之下,没过多久就精神失常了。洒家上小学的时候,经常看到她拿着一本很厚的书在看。她在生下一双儿女之后不久,就离开人世了,也算脱离苦海了吧。

第二位呢,洒家记得她是贵州人,长得白白胖胖挺壮实的(长大后才明白那不是壮,而是浮肿),被卖给了外公村子里的一个光棍汉。光棍汉对她挺好,她在这里过得也挺开心的,记得那时候她经常自己一个人在村子里串门子,言谈举止里也丝毫没有流露出想回去的意思。可惜的是,她不知道得的是什么病,求医问药不知道有多少回,也没能治好她的病,没能过上一年就病故了。洒家还清楚记得,当年她不知道听谁告诉她的偏方,说吃大蒜能治好病,就一天到晚在兜里装着蒜瓣,得空就吃两颗,老远就能闻到蒜味。她去世以后,被埋葬在河堰边的土坡上,没过几年,县里面修防洪大堤就给掩在大堤里面了。

第三位,是个四川人,说来可笑,洒家知道她是四川人还是因为她儿子。她儿子的名字叫做川江,就是为了纪念她的故乡。买下她的男人长得倒是高大威猛,仪表堂堂,就是因为家境贫寒,再加上性格稍微有点二,所以本地姑娘都不愿意嫁他。经过了一段“适应期”以后,她也慢慢习惯了在这边的生活。十余年后,在已经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之后,却因为感情不和,她被她男人送回了四川老家再也没有回来,也算是和平分手吧。

第四位,从辈分上讲,洒家得称呼她一声“二奶奶”,因为当年她被卖给了住在洒家后面的本家远房的二老爷。二老爷是个木匠,做得一手好活计,就是因为家里面太穷,所以兄弟俩都讨不着媳妇儿。老大娶了个本地的残疾人,老二就买下了这位“二奶奶”。二奶奶是哪里人洒家到现在也不清楚,人很漂亮,也很能吃苦(这也是云贵川那边妇女的共同特点)。过了三、四年以后,她在这边也生下了一双儿女。记得她女儿才几个月大的时候。她家里面的亲人在警察的带领下找上门来,相拥而泣之后,她哥哥提出来要带她回去,她却没有同意,坚持留了下来。又过了两三年,他们一家四口回娘家探亲,本来说好了呆上一两个月就回来的,结果等了三五个月也杳无音讯。在那个通信十分不便的年代,大家伙都以为二老爷在那边被害死了,那娘仨肯定也不会回来了。没成想,又过了几个月,一家四口又回来了。记得前几年有一次碰到她,跟她打了声招呼,随便聊了一下,想不到说本地方言比洒家还要顺溜,言语中丝毫看不出她是云贵川那一带的人。

像二奶奶这样选择留在本地的人有很多,虽然说她们中间的大部分现在的生活也算得上幸福、满足,但是,不能因为最后的让人略感欣慰的结局就可以对当年她们遭遇的不幸给与漠视甚至遗忘,就可以对当年把她们拐卖至此的凶手们的恶行给予饶恕和宽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法律必将严惩那些凶手们!

关键词(Tags): #拐卖#妇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