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毕苏斯基元帅传 -- 马灯

共:💬35 🌺2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4. 四十不惑?

对于一名社会主义革命者,四十不惑的人生规律是不适用的。

Bezdonys之后,尽管手头宽松了很多,毕苏斯基的心头却一直紧皱着。事实上,1908年到1914年之间,波兰社会党在俄属波兰的社会基础越来越弱,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沙皇政府渐渐从日俄战争的打击中恢复元气,并转变对波兰的管控模式。在经济上,沙俄将波兰王国和俄属波兰融入自己的经济体系,沙俄成为波兰最大的市场;在政治上,沙俄开始收紧对波兰的控制。

波斯尼亚危机加重了沙俄对同文同种的德奥的不信任。本来奥匈帝国和沙俄双方约定沙俄同意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而奥匈帝国支持俄国修改1878年的《柏林条约》。结果,1908年10月,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单方面吞并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却没有为修改《柏林条约》的事情出力。这个举动不仅惹怒了塞尔维亚,也让沙俄越来越警惕这两个邻居。年底,毕苏斯基移居奥属波兰的加利西亚。毕苏斯基带领着队伍加入总部在利沃夫的军事行动联盟(Z.W.C)之后,传奇经历和实战经验帮助他逐步成为这支队伍的军事领袖。军事行动联盟汇聚着加利西亚大部分左翼党派以及波兰社会党在波兰王国控制的诸多团体的代表。1910年,在奥地利军方的默许下,毕苏斯基组建了一支半正规化的步枪队。按照设想,独立战争打响时(主要是针对沙俄的独立),毕苏斯基将率领一万人的步枪队与奥地利人并肩作战。

1911年,毕苏斯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写回忆录,研究欧洲大国的政治脉络和国情民情、思考民族独立的策略和波兰在德国、奥地利和沙俄的大国角力之间的支点、改进军事行动联盟的管理体系和战斗战术上。他施展个人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军事力量和革命青年汇聚在自己旗下。

万马齐喑究可哀是当时波兰的真实写照。即使从1874年会议波兰王国终结算起,波兰也已经被彻底肢解了40年。分裂后的三个部分已经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下,变得非常不同。在大多数人眼里,波兰是作为的国家性在消失,只有她的民族性依然保持着。在经济上,三个部分已经被分别整合进了俄国、德国和奥地利的经济体系中,这点对于德占波兰和俄占波兰尤为明显。在受教育程度、工业生产力、城市建设和生活质量方面,德占波兰更胜一筹。在行政上,由于三个部分在行政管理上的不同标准和质量,波兰人也渐渐形成不同的公民行为。一个小故事能说明这种不同:一个犹太商人住在三个帝国边界交汇的地方,他抱怨德国税务官从不受贿,但俄国税务官一直受贿,而奥地利税务官则因人而异。在宗教和文化方面,俄国的东正教和德国的新教在冲击着各自占领下的波兰原有的天主教系统。教育方面,三个帝国都在加速进行同化教育。在德占波兰,德语替代波兰语成为小学宗教教育语言,大量来自德国的文职人员和教师被派往波兹南尼亚省,形成一个新的官僚统治阶级。大量的乡村和城镇的名字改为德语名字。从1908年起,德占波兰政府开始限制波兰语在公众集会场所的使用。俄国的步伐也非常快。沙俄一方面释放对波兰宽容的政策信号,一方面加紧对波兰的控制。1907年,俄国国家杜马中波兰代表的比例被削减了三分之二,关于波兰自治的请愿亦被否决。1912年,海乌姆固柏利地区从维斯瓦边区分离出去,在行政和法律上合并进俄国,成为俄国的固柏利省(Gubernii)的一部分。同年,俄国政府还收购了华沙-维也纳铁路并遣散了大量波兰雇员。1913年,俄国同意波兰建立地方选举委员会制度,但俄国人获得了不成比例的投票权。奥匈帝国的实力本身较弱,她对奥占波兰的控制也缓和很多。渐渐地,加利西亚成为了波兰民族的自由政治和文化中心,克拉科夫大学和利沃夫大学吸引着来自不同占领区的波兰年轻人。尽管加利西亚的社会秩序陈旧,经济落后,但波兰人在这里享受着最宽松的地方议会制度。

不过,没有人知道波兰民族复兴的希望在哪里,他们只能从各种很差的选择中挑一个更能接受的。对于德国的态度就是一例,国家民主党在德占波兰风生水起,是因为植根于波兰民族对普鲁士强势的民族融合的政策的厌恶。毕苏斯基和他们追随者对德国也非常不感冒,包括后来的波兰大将军Sosnkowshi, Kukiel, Sikorshi。于此同时,他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显而易见的未来,当他们为奥地利而向俄国开战的时候,自然就站在了德国这边。而对于俄国的态度,双方恰好相反。德莫夫斯基在1908年提出:俄国不是关键,德国才是波兰民族存亡的根本威胁。在他看来,最现实的方案就是重新统一所有波兰的土地作为沙皇统治下的一个自治单位,他呼吁俄波和解,并不反对波兰的斯拉夫化,并倡导新斯拉夫主义。国家民主党呼吁波兰民族与斯拉夫民族的和解,号召支持者们为了斯拉夫民族反抗德意志民族。奥地利虽然试图与俄国和德国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距离感,但显然更倾向于同族同源,特别是拥有共同政经利益的德国。

奥属波兰也不是风平浪静,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和波兰民族分子之间冲突连连。1908年,一名乌克兰学生刺杀了西里西亚的总督。各股波兰势力之间也是明争暗斗。奥属波兰是波兰社会党和毕苏斯基的大本营, 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受到国家民主党以及其代表的超越民族性的阶级利益。其实,这也再次正证和反证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道理,阶级利益有时会超越民族利益,而妥协和改良都比革命更容易被接受。

从1905年起,国家民主党已经成为加利西亚地区的一个主要党派,希望延续其在俄属波兰的影响力,她的亲俄倾向也毫无掩盖地带到了加利西亚地区。到1913年,国家民主党成功地分裂了该地区的农民运动,将右翼农民团体争取了过去,而左翼农民团体则转向毕苏斯基领导的亲独立的社会主义者。在德占波兰,国家民主党主宰着德国议会上的“波兰圈”议会代表,成为德国本土政治势力拉拢的一个票仓。在俄占波兰,尽管这些年俄国越来越收紧的政策使得国家民主党被青年群体和波兰民族分子抛弃,不过有产阶级作为他们的基本盘依然非常稳固。而德莫夫斯基为了转移注意力并讨好有产阶级,不断地打出反犹主义的老牌。总之,除了持续革命和民族独立,毕苏斯基手上并没有什么好牌。

毕苏斯基的转机发生在1912年。5月,沙俄支持下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直接威胁到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10月5日,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10月13日,毕苏斯基欢迎奥地利的德意志社会民主党代表团时,致辞到:波兰社会党将比任何其他党派都更支持德意志社会民主党,他感谢后者在波兰社会党人被欧洲各国警察追捕时提供的帮助,波兰社会党人为了革命殚精竭虑,但有了来自奥地利的帮助,他们将取得最终的胜利。12月,毕苏斯基在教授武装机动课程时,他告诉学生们,现在是1830年以来波兰复国的最佳时机。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结局是“巴尔干同盟”大胜德奥支持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使得奥地利加大对境内反俄军事组织的支持。奥属波兰成立了近300多个新的军事组织,遍布克拉科夫、利沃夫和更小的城镇,会员数近两万人。各派政治势力纷纷建立自己的武装,右翼分子组织了自己的步枪队,其组织模式和目标与军事行动联盟类似。生活在法国、比利时、瑞士、英国以及其它国家的波兰人也通过各种途径与这些军事组织建立联系。这些军事组织缔结了《波兰军事条约》并成立了独立同盟临时中央委员会。毕苏斯基在部队的训练上倾注了所有精力。约瑟夫 哈勒是部队的主训官,而他是部队的精神领袖。哈勒后来回忆道,毕苏斯基基本上是住在火车上,因为他极其频繁地往返于克拉科夫的军事学院、利沃夫的军事行动联盟的训练基地和加利西亚的其它城市之间。

尽管如此,巴尔干战争还不是毕苏斯基等待的欧洲大战。尽管奥地利和俄国的关系非常紧张,但奥地利并不准备现在就打波兰民族独立这张牌。波兰民族独立固然对俄国的打击大于奥地利,但这是把双刃剑,这会对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其它民族造成不好的影响。毕苏斯基只能等待一场让奥地利和俄国彻底翻脸的欧洲大战,他只能持续地保持他的队伍的活跃度并不断地给他们的追随者打气。可是等待消耗的不仅是耐心,还有资金。1913年6月1日,毕苏斯基向步枪队的长官们在克拉科夫交底,资金的匮乏正在削弱队伍的战斗力,士兵们缺衣少枪。他甚至不得不取消安排在利沃夫的军事演习。

奥地利的外强中干、官僚庸溃越来越让毕苏斯基寒心。在这年夏天组织的一个暑期军事训练营中,面对着来自俄占波兰的200多名军官,毕苏斯基甚至考虑过放弃在奥占波兰的一切,转向推动俄国改革和转型,从而获得俄国对波兰的放手。可惜,俄国这条大腿已经被国家民主党抱住了,没有给他留着空间。很快,毕苏斯基发现,国家民主党人竟然在以步枪队的名义和奥地利情报机关的首脑雷戴尔上校(Colonel Alfred Redl)合作。这引发了毕苏斯基对国家民主党人的激烈的抗议。当时毕苏斯基还不知道雷代尔其实俄国布置在奥地利的深喉,后者于1913年5月25日因事漏而自杀。毕苏斯基必须把所有的筹码都押在奥地利这边,他告诉步枪队员,他们是波兰唯一的希望,他们必须将他们已经获得的荣耀保持住,并赢得整个民族包括对手们的尊重。

1914年年初,46岁的毕苏斯基全身心地准备着一场未知未来的战争。正是因为这些准备,在战争来临的时候,毕苏斯基展示了领袖才能和个人魅力之外的军事才能。这种军事才能是当时波兰人中极为罕见的,事实证明,这为他未来的政治生涯非常加分。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毕苏斯基加紧备战的同时,他们的对手们也不松懈。当旅居美国波兰人代表团访问加利西亚时,对手们无所不尽其极,各种诋毁和谣言四起,并最终使得美国波兰人代表团取消了对波兰社会党的援助。这次美国代表团要试图弄清楚的一件事情是步枪队和雷代尔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步枪队是否被雷代尔控制并为其服务。毕苏斯基虽然在美国代表团访问欧洲时说服了对方,但后者返回美国后却全盘推翻了之前的判断,并报告称步枪队效忠于雷代尔。隐藏于暗处的对手们一箭三雕。毕苏斯基失去了美国波兰人的援助;步枪队的士兵认为毕苏斯基为他们辩解不利而试图游行示威;奥属波兰的波兰人与美国波兰人之间也生了间隙。

通宝推:回旋镖,赵沐浴,北纬42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