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上古文明的遗珠——中医(兼常见病中医理论普及) -- 正炁

共:💬812 🌺3097 🌵4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十九、类万物情

有人可笑的留言说,我把传统文化朝死坑里推,你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吗?京剧、陶艺、皮影戏、什么断章取义的“哲学”经典?这些中看不中用的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如果没有我这个帖写的内容,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只是停留在表皮,会缺少灵魂的。

请问批我的人,你知道京剧的脸谱含义吗,跟中医有关哦。

回归正题。

类万物情就是“格物致知”,在下的理解,“格物致知”就是“实事求是”把万物分门别类,把其共性和非共性系统的整理出来,从而达到一通百通。现在科学其实就是做的这事,但是他们对本科的共性和非共性做得很好,但跨科或跨行业的做得不好。主要是他们没有“法阴阳”的思维。

比如,我们利用阴阳思维,可以观察麦子是单叶植物,根据阴阳理论,知道单叶为阳,所以面吃多了容易上火。而对叶植物为阴,可以止血,所以我们在野外受伤了,就找那种对叶的植物嚼啐来外敷。在动物当中,马是单蹄,为阳;羊是四蹄为阴。动物好动为阳,植物是不动的为阴。高处为阳,低处为阴……通过观察万物的共性,我们得知凡是积极的、阳光的、正面的、乐观的、向上的、温和的、善良的、奇数的、鲜艳的……都是为阳;消极的、黑暗的、负页的、悲哀的、朝下的、愤怒的、凶残的、偶数的、暗淡的……都是为阴。

同时我们在观察中会发现万物都是有规律的生长的,他们主要是以易、玄、道的方式衍生。易就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细胞分裂式生长。玄就是阴阳和的生长,比如父母生子。道就是(数例)1、2、3、5、8、13……道德经只说到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后面的都略了。比如在人身,肱骨是一根,尺骨和桡骨是两根,腕骨是三组,到了指骨就是五组了。这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五。同时每一个关节下面的比例都尽量符合黄金分割点,所以说以肚脐为中心,上下比例是黄金分割点的人身材最好。我们观察万物时,发现动物,有昆虫、鳞虫、羽虫、介虫、裸虫可以用五行这个数理模型来划分。

   然后我们再以这种思维延伸来看化学,水分子是H2O,两个正一价的氢离子加一个负二价的氧离子生成水。如果按照中华文化阴阳思维来看,“至者为阳,去者为阴”失去电离子的叫阴离子,得到电子的叫阳离子,那氢离子为阴,氧离子为阳,正好跟现在的化学分子式相反。再看二氧化炭,在化学中则为C+O2=CO2↑,其中C为正四价,缺了四个电子,氧为负二价。CO2是直线性非极性分子,键角为一百八十度,写成O=C=O,碳离子本缺了四个电子为“阴”,两个氧离子为“阳”,就组成了象是离卦。发现没有,整个西方最基础的阴阳都搞反了,阴阳反了,如果只在本学科内,倒影响不大,但是缺点就是阻碍了与共他学科的交流和形成共性,从而建立完整的统一论。最基础的理论错了,后面的问题自然就多起来了,如果感兴趣的朋友,你们把阴阳颠倒过来再把物理学进行重新疏导一下,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的。希望在物理学方面的华人,能迈出扭转乾坤的这一步。

   再来看天文学,西方为了争日心说,地心说,还烧死布鲁诺,其实他们都是错的。在中华文化里没有日心地心之说,只有“天心说”。也就是万物都是围绕天心做超圆状态的存在的,也就是其实没有直线,都是以超圆扭曲的状态存在。因为超圆太大,所以我们看到的直线都是假象。走在最前沿科技的朋友就会明白,其实地球绕着太阳转不是椭圆形的,而是螺旋性的转动的,也就是所有转的圈都不是重合的,而太阳也逞螺旋性的围绕银河系转。这个就是中华文化的“玄”的一种表达,看象形字就明白了,包括基因密码也如是。很多人说中华文化很“玄”,然后就偏激的在批,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玄”吗?你不理解,不代表不存在。为什么我们知道天心说呢,因为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人就是围绕肚脐这个“天心”而运化的,这就是内取诸身小宇宙而知大宇宙。所以中华文化不是看书来的,而是体察内悟,一通百通。

   和于术数里面“九宫数”第一定律,不管多大的数,我们都可以简化为9个数来运算。就跟地球围绕太阳做多少圈螺旋运动,但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圈365天,一年四季,冬去春来。这就是大道至简,简易的思维。同时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勾股定律是以九进制为基础的,有心的朋友,试试九进制的几何模型和十进制的有什么不同。九进制是循环数理模型,十进制是累加数理模型。

   

根据阴阳、五行、八卦……等思维和术数模型,我们把各行各业,都能分门别类的找出共性。而中医治病,就是利用这种共性来调和人身。比如雪莲,他生在极寒之地,我们就知道他是大热之物,因为植物要生长,必须是大热才能保持平衡才能生存。如果按照西医的分子化学来研究,就会认为有毒。但是对中医来讲,大热在极寒,这是一对阴阳平衡。所以身体大寒之人,吃了雪莲也是保持这种平衡,所以不会有毒的说法。如果按照分子理论来研究,对中医来说就是一堆废物,因为我们取的是其“性”,而不是其“质”。性就是此物的“场(古时候称为阵)”,这个场与人身的场要么“共振”,要么“相合”。同时我们也发现。寒之地所生生物,因为不爱动,喜藏,所以其性也就是寒凉的,热带的动物好动,其性也是热的。这正好与植物相反。现在明白中医是怎么取药的了吧。当你进入中医的思维之后,会发现只要你能一通百通,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药来用。并不是一定要“草药”,所以什么废医存药,什么医药分家,离开了医,药就是一堆杂草。医可以没有药也能治病,但药没有医的理论指导下,有可能就是毒草。所以现在流行这样食疗法,那样偏方,有些偏方靶向性很强,治特定的病效果很好。但如果病机不对,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的,这也是西医粉攻击中医的一个原因。所以没事不要乱用药,除了比较简单就可以辩证的药方以外,其它尽量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所以在这个帖里,等把历史和中医的方向厘清,具体到“术”的理论上时,在下会提供理论上的分析,让你明白为什么会生病,其原因在哪里。但不会提供任何怎样治病的方法。因为俺不行医,也不是执业医师,同时没有临床经验,对治病也不感兴趣。

   

通宝推:bruceadw,汉服骑射,海纳百川,苦药汤子在美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