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认为中国穆斯林应该思考的一些问题 -- 直面人生

共:💬619 🌺3379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的几点认识误差

在此期间阿拉伯开始了百年翻译运动,从830到930年系统的把大量古希腊和东方文化翻译成阿拉伯语。

“翻译”是需要原本的,那么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的原本来源是哪里,你想过吗?我可以告诉你:就是东罗马。具体途径有两个:一是在被阿拉伯征服的原属东罗马的土地上搜集:现在的整个中东地区,除了阿拉伯半岛南部,都曾是东罗马的领土,其中埃及的亚历山大曾经是东罗马重要的文化中心;二是通过官方渠道直接向东罗马索取,特别是在阿拉伯帝国与东罗马帝国的和约中,专门规定了将东罗马境内所有能找到的书籍都复制一本交给阿拉伯。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的源头就在这里。

不然欧洲也用不着从公元9世纪到10世纪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大规模从阿拉伯文再把古希腊著作翻译回来。一个典型就是连托勒密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原著都已经遗失,要从阿拉伯文重新翻译回来。可见东罗马和波斯固然保存了一些古希腊的著作,但远谈不上“完好”。如果没有阿拉伯译本这些古希腊著作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就将永远的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托勒密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原著遗失了?我可以告诉你:古代欧洲学者的著作都完好的保存在东罗马。“百年翻译运动”是阿拉伯人从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原本向阿拉伯文翻译,而不是欧洲人从阿拉伯文译本向拉丁文翻译。西欧当时对阿拉伯人的这一文化工程实际上一无所知。西欧人对古代欧洲文化的重新了解,主要源于两件大事:一是公元1202-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次十字军东征以攻占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而结束,返回西欧的十字军们带回了东罗马帝国保存的大量古代手稿、文献和艺术品;第二次就是东罗马灭亡前夕,逃难而来的东罗马学者和僧侣们再次带来大批东罗马保存的手稿和文献,这两次由于战争而导致的大规模文化迁移,才是让西欧人时隔近千年后重新了解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的主要途径。

至于宗教的宽容,我觉得要有比较才有鉴别。首先伊斯兰教视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为“有经人”,加以区别对待(交重税,但不作为异教徒杀掉);基督教对伊斯兰教可没有这种区别对待的政策。所以相比之下,伊斯兰教还是要宽容那么一点点。

再次向你强调一点:伊斯兰教不把犹太教和基督教徒视为异教,这是它自身的教义所决定的,与“宽容”没有关系。真正要看伊斯兰教对“异教”的态度,你应该去考察它对古代阿拉伯多神教和佛教的态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