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过去的龙年看未来的中国(连载) -- diamond

共:💬1615 🌺32110 🌵1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写这么多好累,有点伤心

说到掏空中央,即使没有选举,中国这几千年,官僚集团可是一直在掏空中央的。中间官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这个信息优势,说简单点四个字,欺上瞒下。政策下行,民情上达都要通过中间,中间层就有了极大的操作空间。而社会结构是金字塔形的,上层没有人,无力监督,下层有人无权监督。等到官僚集团的逆向淘汰逐渐完成,不合自身利益的清官都被清除掉以后,帝国也就无药可救了。

关于这一点,现在人类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所有的大型组织都在【扁平化】,也就是在压缩中层的生存空间,这个破事在管理学界和产业界都挺热门的,有些管理学家甚至夸张的称之为“消灭中层的革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层真的彻底消失,但上下之间的信息通达,的确已经是古代、甚至二三十年前(实际上,不客气的说,直到二三十年前,虽然有电报电话,但是在所有类型的大型组织的管理上,不管是这个大型组织是企业还是社团还是政党还是政府,如此等等,跟古代的本质区别不大;这个表现在大型组织依赖的信息管理仍然要靠纸质档案完成,而任何一个大的问题,都要耗费极高的人力物力,例如数万人去把这些纸质档案——例如查账的话就是海量的账本和原始凭证——重新翻一遍,这对一个日理万机的大型组织的话,实际上意味着根本没办法查),所无法比拟的了,这个革命性的变化,窃以为你低估了它的作用。在此之外,现在又增添了一个因素,那就是遍地摄像头和麦克风,这导致中层受到的监督已经无孔不入,实际上已经达到了随时随地任何动作,都会被记录下来,而且也可以自动化的快速核实快速评价,这种自动化和快速,实际上已经达到了“所需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所需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但是人类进入这个时期还很短暂,所以其对社会制度的影响(也就是上层建筑)还需要时间才能完成。在这个方面,我在河里的一些帖子里曾有不完整的阐述,大意是,这不可避免的导致博弈,例如官民博弈,例如上层和中层的博弈,例如政治官僚(相当于西方竞选上台的那些官员)和技术官僚(相当于西方那些稳定的在政府里就业,靠自己的技术和知识干活的那些官员)的博弈;这个博弈过程是长期的,中间出现若干次反复,乃至引发大的社会冲突、革命,都是有可能的,但其最终指向是明确的。

主动顺应这个趋势,发展就快一些,就顺利一些,大家就都少受点罪;反之大家就都多受点罪,谁怕谁呀……如此等等;当然,俺阐述过的发展趋势有好几条了吧,例如还讲过社会化大生产、“大到不能倒”的问题,凡是牵涉到发展趋势的问题,俺总是讲“顺应了就如何,不顺应就如何,博弈去吧,谁怕谁呀”

要说历史规律,我认为这就是历史规律。领导层当然不希望自己倒霉,可皇上也不想啊。朱元璋清醒得很,到崇祯还是免不了悲剧收场。忙总以前反复提到了,逆向淘汰,已经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不信任现行的监督方式,如你所说

所以这里我们的看法是不一致的,这个不一致则带来我们对西式选举制的不一致的看法。我认为技术变革已经和将要导致社会公共治理的变革;其实还有一个隐含的东西,那就是我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导致民众监督能力、监督行为的形成和提高,这也迫使社会公共治理的变革;而这些将导致民众民主权利必然实现。后面这个部分要去看我的帖子《凑热闹》。

群众看到问题,群众发牢骚,乃至骂得很难听,有关部门专门收集群众的牢骚和骂得很难听,形成定期的舆情动态通报,相关部门及其领导根据这些通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的方式,有两个问题。一是,这个相关部门,到底是谁的人。现在还是TG的人,一代人以后呢,两代人以后呢。这样的监督,跟以前的御史,巡抚,钦差,锦衣卫是一个思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上层人少,根本监督不过来,谁来监督负责监督的这些人?二是,群众发牢骚,大部分是通过媒体反映上去的,网络也是媒体。结果是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而且媒体,我相信你我都不信任。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层弄权的机会已经大大缩减了。这个上面已经讲了,这里不再重复。媒体弄权什么的,其空间也大大缩减了;这个“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老百姓都不是吃素的,只是博弈有个过程。

在广播式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所有传统媒体都是广播式的,一对多的单向通道)一统天下的时期,也就是整个20世纪,媒体利用舆论监督权弄权谋私利,是非常普遍的行为,政府对这种事情也没啥办法,这个发达国家政府也是,或者说尤其是吃这个苦头很多(因为他们的广播媒体兴起的最快也最发达,别忘了这些都属于当年的高新技术,被互联网这个新贵排挤成老旧事物的象征也才没几年)。只可惜现在互联网兴起,所谓的自媒体时代,初步冲击了媒体弄权的基础,这个苗头的表现我们大家都已经看到了。

于是兴起了水军,水军的本质就是伪造舆论谋取私利;不管是给商家伪造商誉,还是给公知啊什么的伪造社会支持,都是一个本质,就是伪造舆论谋取私利。但即使有水军帮忙,舆论主导权已经落到了普通民众手里这一点,也无法改变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点将更加凸现出来。

这个事情展开讲的话又是一大堆,还是先打住比较好。

群众有误解的一些事,硬可先缓一缓放一放,也不搞了,惹得许多人又骂娘这实际上就是媒体没有正确反映民意(很多时候,是有意歪曲),而民意又没有别的上达渠道。

博弈有个过程,A群体闹,安抚A群体;B群体本来不吱声,看到A群体占便宜了,然后也怒了,闹将起来……如此反复之后,自然博弈会达到平衡点。多看一些历史,多看一些这种博弈,你就不会再讲上面这些话了。这种博弈的最核心之处只有一点——谁都不是吃素的。某台词“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刻画这个很精彩。实际上,现实中很多破事都是傻逼们看不透“迟早要还的”,然后大家一起兜圈子转圈圈。对于这些,洞察力强的人,或者说看的事和史多的人:1.会一眼看到最终的平衡点的位置,这就是所谓的看到了发展趋势;2.你出招我奉陪,你懂事了咱都省事。

所以我的出发点,就是中间这些官僚,必须同时对上下负责。人事任命权和罢免权,下层群众至少要拿到一个。象陈兄说人大,那是群众有罢免权,我说选举,就是群众有任命权。说群众选就一定比上面派的更不听话,未必,他想不想升迁呢。

你讲的那个选举到市一级的方案,黑翼天使已经讲过了,会导致中央被掏空,这个古今中外的历史已经反复证明过了,俺是实用主义的,既然历史已经用事实证明这种两段式拼接的后果,那就连理论分析逻辑分析也不需要废话了,事实说了不行就是不行,一条死路,不需要反复去钻它。

至于说群众的学习能力问题,既然你我都不支持高层选举,实际上我和你讨论这个没有必要。但还是说下我的基本看法:不管哪国的群众,学习能力都是差不多的。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请教别人是普遍做法。但是政治问题上,大多数人是看媒体怎么说,并由此形成自己很难动摇的基本立场。所以好学的人比例低了不行,因为旁边有个媒体大忽悠。我一个朋友,对一个政府预算相关的视频推崇备至。我看了不太高兴,里面有很多明显的指鹿为马,断章取义的内容。我问他,你很关心政府预算?他说,是。我再问,那政府工作报告你看过吗?他说,没有。最后我跟他解释这个视频哪里哪里不对,他说不过我,但是明显不信我,最后说,政府报告都是假的,但是实际上,那个视频的数据,都是报告里面摘的。这就是我身边大部分人对待信息搜集和媒体忽悠的态度。

积累威望有个过程,媒体损失掉自己的威望也有个过程,你的这个结论挺不马克思主义的。用典型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来讲,就是“静止孤立片面”,呵呵。

好学的人比例低了的确不行,所以我回复你时只讲了,不需要人人都如何如何;呵呵,但是我有意把“只要达到一定比例就可以”的话隐去了,因为害怕你跟我纠缠多少比例和现在这个比例到了没有啥啥啥的,那样啰嗦起来就没完了。其实这种回避俺是一贯的,你去看我的那些帖子就会发现,俺只讲“伟大的趋势,趋势的必然,趋势的诱人愿景”,不讲啥时候到啥程度会怎么样,讲这些的话,实话实说,是一种自我折磨。

这段话在我看来,它的意思是,老百姓是很现实的。如果不能多点工资,多赚几个钱,那我还钻研它干什么呢。

老百姓的钻研行为,钻研动机,很丰富的,你这里一棒子全都打死完了。“很多人往往觉得”或者往往自称什么什么,其实相当部分中国人,特别是谦虚美德什么的,会下意识的回避高尚字眼和自己绑到一起,比如他就是喜欢钻研学习,但他觉得那样讲也太给自己脸上贴金了,他就讲“唉,就是为了多挣俩钱”。当然,也有相当部分人,的的确确是为了多挣俩钱,钱要是够花,他就不费那个劲了;普通人生活很辛苦的,其中有一部分人选择钱够花就不那么累自己了,享受一下生活,我觉得挺好的;不过嘛,这就又回到前一段落讲的比例的问题。

这个比例和趋势问题,是一个猫屁股上抹辣椒的问题:1.你要先去看一下猫屁股上抹辣椒的经典政治笑话;2.这个历史发展趋势,我说的那个前景会实现,其根本原理就是猫屁股上抹了辣椒,你不舔是不行的,你舔着舔着,你(也就是这个社会)就走到我讲的那个前景上去了,至于中间具体是个怎么反复的过程,我又不是TG,犯不着那么操心,等辣椒抹到俺屁股上了俺再操这份心。

所以,我是不指望群众去监督什么金融经济问题的。我期望的是:

政府说两年修两条地铁,修了没有?

很复杂,修地铁的工程知识先不说,修地铁的钱能搞懂吗,美国金融危机了,今年咱的地铁不修了;欧债危机了,今年咱的地铁不修了;XX危机了,咱本来打算10年后修的地铁今年就修;好好想想,你把这些都看的太简单了。

政府说两年搞定市区湖泊污染治理,水清了没有?

很复杂,治理的钱,相关污染企业啊、生活污水大户啊的钱。

政府说要修多少廉租房,修了没有

很复杂,钱,住廉租房的人的钱,住廉租房的人所在就业单位的钱……

里面住的都是什么人,有没有开宝马的?

很复杂,户籍管理、流动人口管理,教育、医疗、养老、失业……都牵涉到了,这些又全都跟钱有关,然后又跟产业规划产业发展有关,巴拉巴拉巴拉……你还是看的太简单。

市政机关办事效率,会不会踢我皮球,一天的事要两天干吗?

前面帖子讲过了,这跟搞不搞西式选举没关系。

这些层面的东西而已。很具体,谁都看得到的。说话不算话,你就下台。

嗯。。这么看罢免权更靠谱一些。

最后,效率问题,当然不是不重要。实际上我也认为,对后发,正在追赶中的中国来讲,效率非常重要。民族复兴,是你我共同的目标。但是,如果复兴成功之日,就是病入膏肓之时,就是历史的另一个轮回,这也不是我想要的复兴,至少不是我最想要的。所以,我还是希望,“更牛逼的民主制度”,早一点发明才好。TG的试点制度是一直在的,折腾一下又怕什么呢。

市一级选举,历史已经反复讲过了,不能搞,所以折腾一下还真的挺可怕;讲的难听点,TG今天折腾这个,我立马就不支持他了,因为这说明他们脑袋已经秀逗掉了,我会讲:骂了隔壁的,你们都去死。

在现在这个生产力背景下,复兴成功之日,不可能病入膏肓,你还是犯了“静止孤立片面”的错误,盲目用古代王朝的模式套现在,实际上根本套不上。其实很多人都希望能套上,包括一些自称的“思想家”(套上了显得他们高明),一些TG内部的人(能套上意味着他们也能像古代贵族一样子子孙孙世代吃香的喝辣的),只可惜时代不同了,真的是套不上了。

写的很长很罗嗦,但是却没有把问题讲清楚,SORRY……

通宝推:西电鲁丁,金陵明安,diamond,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