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科普】中国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短缺告诉人们什么是休克疗法 -- 思想的行者

共:💬14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从费雪方程出发分析历史与今天的中日俄欧昧的金融政策及后果

中国人普遍的相信弗里德曼,连老百姓也以为只要货币投放增加了,那就是放水,价格就会上涨云云,难道经济真的是那么简单的吗?

显然经济学不是那么简单的,连普通老百姓都以为一定是对的那么很可能就是错的了。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还是从费雪方程出发来论证一下,可以看出货币和价格的关系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费雪方程是

平均物价=流通总货币*单位时间内货币流通次数/流通总商品

这个式子是普遍适用的,但是其中每个量的变化都可以很大

例如流通总货币,并不是那么多的货币都进入流通,注意这一点,我们以后可以用来分析日本实施零利率的货币政策20多年还一直物价下降,通货紧缩【1】

流通商品显然也不是所有的商品,注意这一点,我们可以用来解释投机所产生的物价上涨【2】

物价也是平均物价,即有的商品的价格会上涨,有的商品价格更容易上涨,有的却不容易,然后各种商品的价格之间有联动关系。【3】

单位时间内货币流通次数也是一个值得考察的量

弗里德曼通过考察昧国的近百年的经济史,得出货币流通次数基本不变,那么是否符合所有的情形呢,是否在所有的情形下货币流通次数或者说货币流通次数基本不变呢,注意这一点,我们可以用来分析俄罗斯自从1992年开始实施休克疗法以后为什么当年物价就上涨了26倍【4】

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流通总货币与流通总商品量之间的关系

弗里德曼宣称货币政策的变化导致的流通商品量的长期变化相比于制度变化所导致的商品量的变化很小,就算他说 的是对的。

那么相比于制度变化引发的变化是小的,就可以说货币政策变化导致的商品量的变化就小吗?

地球比太阳小,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说地球不存在呢?

实际上我们只要注意这样一点,企业家只要进行投资,肯定是会制造出商品来的,也就是说只要增加了货币的投入就可以得到商品,这里资本量与商品量的比值我们可以定义为投资效率。

显然这个投资效率是变化缓慢的,可以说基本不变

现在我们确定商品总流通量/货币总流通量=投资效率

那么费雪方程就改变为平均物价=货币周转次数/投资效率。

可以看出平均物价没有总货币量什么事,至少不是直接相关。

那么弗里德曼为什么能够得出物价只跟流通货币相关呢,这里关键的就是他把货币增加,商品也同步增加这一点给忽略了,实际上他这样的人不太应该犯这样的错误,我认为基本上只能说他是在故意的欺骗。

然后我们结合前面的【1】,【2】,【3】,【4】

来分析日本欧洲昧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投机对物价产生的影响

【1】陷入金融危机以后的昧国和欧洲以及日本最大的问题在于市场信心的丧失,这意味着投资者没有信心进行投资,也就意味着虽然央行可以释放出更多的资金,但是市场并不积极的把这些资金用于流通,即总流通货币并不会随着增加,特别是对于日本而言,20多年的零利率政策,物价依然在低位徘徊。

昧国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金融危机以后开始实施了紧缩政策,以后马上修正,但是价格依然在低位徘徊,也与金融危机导致的企业投资信心受挫,流通总资金因而涨不上去有关

所以看到昧国政府放出几个QE计划就放言昧国物价会上涨的人还是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逻辑

【2】【3】

我们来分析投机的影响

投机的方式很多,我们这里仅仅分析最传统的一种投机方式,就是囤积居奇

囤积居奇是什么意思呢,注意费雪方程中的商品量是指流通中的商品量,我把那么多的商品囤积起来不进行流通,那么物价不就上去了吗?

食品是人们每天都要吃的,你把食品涨上去了以后,那么人们要买到足够的食品就需要有更多的工资,这个时候企业就不得不涨工资,而涨工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企业的支出增加,意味着企业不得不给自己的商品涨价,这就造成了商品价格上涨的联动机制,而且工资涨上去了以后,就降不下来了,这个物价上涨趋势也就是刚性的,物价因而显得上涨容易下降难

【4】,俄罗斯1992年--1995年为什么物价上涨5000倍,其中1992年11个月就涨了26倍,关键在于盖达尔被弗里德曼萨克斯耍了

弗里德曼的理论中除了显然是故意忽略了商品量会与货币量联动这一点以外,他们也故意隐瞒了货币流通次数在极端情况下会剧变这一个事实。

本来由于实施紧缩货币政策以及物价突然放开,经济体一下子不适应,导致流通商品量减少了,货架上空空如也,食品非常的少,一出来就被人们抢光---注意流通商品量减少是会造成物价上涨的,而且微观机制也是这样,供给不如需求,当然物价会上涨。

如果说商品减少最多带来俄罗斯物价上涨26 倍的2倍的贡献的话---即俄罗斯当年GDP大约减少20%,那么更大的影响是人们的抢购

抢购商品意味着什么?

工资一发到,赶紧花出去,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商品流通次数大大增加了,增加了好几倍倍。

当物价猛烈上涨的时候,除非企业不怕人们砸机器,那么必须给工人涨一点工资,原料价格也要上涨,这样企业要付工资,要买原材料就要更多地钱,尽管这个时候货币被盖达尔卡得很死,但是在物价上涨了10倍的情况下,盖达尔敢不把货币增加一倍吗?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货币总量也被迫要增加

因此俄罗斯的物价上涨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

1,流通商品量减少

2),居民抢购导致的货币流通次数大增

3),在物价已经剧烈上涨的时候央行被动的增加货币。

有人把俄罗斯开动印钞机作为俄罗斯物价上涨的唯一原因,显然是错误的,这里俄罗斯开动印钞机是被迫的,而且前面两个因素造成的物价上涨的影响也非常大,大到你不得不开动你的印钞机。

同样可以分析中国1988年1989年的物价上涨,当年货币增加率最低,在物价已经上涨了很多的情况下,只增加1500亿元,1990年增加了5253亿元,结果物价平稳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的物价也可以这样分析

在温家宝实施宽松货币的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物价基本平稳,媒体一直攻击那是假数据,实际上水分不多,而到了再次重启紧缩货币的时候物价再次开始上扬。

希望中国的金融决策者们清醒一些,不要被弗里德曼的一些小伎俩给骗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