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为什么我们的货币总量超过美国,达100万亿? -- hwd99

共:💬38 🌺10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续9:依据美元增发货币的缺点之一给美国交税

依据美元增发货币的缺点之一给美国交税

前文:为什么我们的货币总量超过美国,达100万亿

为什么我们的货币总量超过美国达100万亿续

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看人民币增发机制

依据美元增发货币――精英们证词

依据美元增发货币的历史

为什么要依据美元增发货币?

谈过了优点,我们再来谈缺点。

由于依据美元增发货币,我们必须储备大量美元,而美国央行不断增发美元,带来美元不断贬值,从而带来损失,这个损失是美国人增发货币拿走的,经济学上叫铸币税,也就是说,美国人从中国收税了。很多货币银行学教科书中都清楚地写明了这一点。

铸币税,简单地讲就是发行货币的收益。一张100美元的钞票印刷成本只有4美分,但是却能购买100美元的商品,其中的99.96美元差价就是铸币税,是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一般来说,增发的货币就会一直留在市场上了,政府是不用偿还的。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政府增发货币过多,导致物价飞涨,经济崩溃,政府和主管精英被推翻,从而为其付出代价。我国自春秋战国时代以来,各朝各代都是自行铸币,王朝早期铸造的铜币,一般掺杂较少,到了晚期,在铜币中掺杂较多,使实际价值与标称价值差距越来越大,增发数量也越来越多,还经常以一当十,以一当百,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最终的结局是社会崩溃。我国历史上已经有很多朝代为此而陪葬了,最近的一次是蒋介石反动政府。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文献中,铸币税的讨论常常与财政赤字货币化联系在一起。当政府通过增加货币发行来弥补财政赤字时。价格水平上升,货币持有人受到损失,而政府却因此增加了收益。这种收益来源于一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所拥有的货币发行的垄断地位,是以牺牲货币持有人的利益为代价,因此,此时政府所征收的铸币税也叫“通货膨胀税”(曼昆,2000;多恩布什等,2003;Blanchard,2005)。

使用别国的货币,就是主动放弃了自己收铸币税,将铸币税免费交给了别国政府。我们虽然不使用美元做货币,但是,我们发行的每一元人民币后面都有美元,人民币就等于美元代用券,从而一样存在损失。如果我们一直坚持依据美元增发货币,也就是一直不能兑现美元,使用美元购买进口物资,就等于给美国上交了等于外汇储备相同数字的税;现在我国有外汇储备3万多亿美元,就等于给美国上交了3万多亿美元税。

考虑到依据美元增发货币是精英们主动选择的结果,不是过去做美国殖民地国家被逼迫的结果,如果我们将来废弃依据美元增发货币,转而使用美元进口商品,就能避免部分损失。但是,由于储备大量美元,而美元是自动不断贬值的,这个损失仍然存在。其损失数字主要根据我们进口物资的价格变化来决定。由于我们从国际市场主要进口矿石,石油等原材料和设备等,它们的价格上涨很快。有国内学者根据矿石和石油价格变化,计算得到的美元贬值率达到年超过20%水平,也就是经过4年,我们的美元购买力就下降一半。考虑贬值损失,我们每年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等于给美国上交这么多铸币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每年给美国上交铸币税,主要来自通过增发人民币在国内收的铸币税。上图是中美两国收铸币税的比较。其中纵坐标是当年铸币税与当年国民产值之比。美国在1950-60年代的铸币税收入平均为每年11亿美元,1960-70年代平均为每年91.5亿美 元,1970-80年代平均为每年133亿美元,1980-90年代平均为每年142亿美元。 到了2008年,美国的铸币税陡然增加到7000亿美元。其根本原因,就是精英们大量储备美元,给美国人交铸币税。

当然,精英们每年从国内老百姓收缴的铸币税更多,从而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其中的部分铸币税又因美元贬值而损失了,我们的损失就是美国所得。我们增印的人民币都用来换美元,等于让美国精英拿来换产品,从而等于免费得到这些产品了。近年来美国老百姓减少生产,到现在,已经不生产工业消费品了,生活水平却保持较高水平,继续缓慢增加。这是因为我们用物资换美元储备起来不用,这也是美国物价上涨很小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能从资本家手里收税,补贴美国老百姓,让老百姓购买这些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从而保持美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重要原因。美国精英不是通过增发基础货币,而是通过银行和金融创新之类的花招,增加衍生货币来进行的。这一过程,实质上等于精英们从中国老百姓手里收来的铸币税直接给美国老百姓了,此外,还有出口退税,去年超过1万亿,等于让出口商品降价,等于补贴西方老百姓。我们知道,西方搞出口退税的目的是发展垄断新产品,获取垄断利润,我国的精英们则是为了减少商品积压,从而用来补贴西方老百姓了。

也许有人会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一样,下图是2009年中国、美 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铸币税比较,数据来源是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2010)。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我们在世界上也是从老百姓手里收铸币税的冠军,包括收费率和收费总数。

http://s5.sinaimg.cn/middle/627a300fgba4fa5283e34&690

上图是我国最近十年增发货币量。增发货币最多一年是2007年,达到了40565亿元。2007年以后,央行增发货币数量有所减少,这是因为货币增发太多,导致物价猛涨,精英们取消强制结汇,让资本家们可以自己持有美元,不需到央行换成人民币,从而可以减少增发人民币的缘故。精英们鼓励这样做,因为它们认为,商品卖不掉就会积压变成废物,换成美元藏在手里,总比变成废物积压在手里要好。精英们称之为藏汇于民。

最早在2006年由时任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吴晓灵公开提出。据吴晓灵当时解释,“藏汇于民”是希望通过市场化方式来化解和消化央行手上过多的或是结构不够合理的外汇储备。后来周小川行长重新解释为,让老百姓(其实是资本家)自己有自主权。这是因为强制结汇,带来央行货币增发压力太大。货币增发过多,导致通货膨胀。最近几年物价猛涨,老百姓们对此意见很大。央行、外管局曾多次提出藏汇于民,减轻外储增值、保值压力和国内物价上涨压力。这实际上等于同意美帝直接在中国印钱拿走商品或工厂,让国内资本家手里增加美元,等于同意美帝直接在中国收铸币税,不需经过政府这一关了。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国内市场上商品减少,而货币总量保持不变,同样造成物价上涨。

精英们这样做,其背后的原因,是精英们认为,积压的物资是废物,换来的美元是财富。这牵涉到一个关键问题:美元是财富吗?

外链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