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为什么我们的货币总量超过美国,达100万亿? -- hwd99

共:💬38 🌺10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续6:依据美元增发货币――精英们证词   

依据美元增发货币――精英们证词

  精英们依据外汇储备增发人民币,下面大家可以看看主管专家和官员们是如何说的:

  1.北大经济学教授周其仁先生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他在任期间,曾在经济观察报上发表了51篇文章,讨论我国的汇率与货币问题,其中一篇文章中写道: “人民币在制 度上杜绝政府主动超发货币,是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开始执行的《人民银行法》。该法案明文限定,人民银行再也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这就是说,政府把央行当作财政之外又一个钱柜子的时代,在制度上结束了。以后政府的财政需要,只能靠税收、靠发债、靠国有资源的收益,再也不能靠超发票子。讲过的,作为建国之后又一波治理严重通胀的结果,中国终于在财政与货币之间安排了制度性间隔,意义远大。这么说吧:人民币将来有了与中国经济相称的 国际地位,一定有人会回过头来,到这部《人民银行法》里找到其立足之本。

  始料不及的是,主动超发货币之门被关上之后,又开出了一个被动超发货币的口子。这就是从汇率形成机制里被动释放出来的天量货币。正如先前发表的本系列评论 指出过的,每年新增的国家外汇储备,全部是央行用基础货币(草民注,就是增发货币)买进来的。按什么价买?汇率是什么价就按什么价(更准确地说:央行出什么价购汇,汇率就是什么 价)。1997-2005年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8.26元,意味着每增加1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央行就要增加动用8.26元人民币的基础货币向商业银行购汇,这8.26元“高能货币”转入商业银行,再乘上4-5倍的货币周转速度,可放给市场的贷款总额就是40元人民币上下。这是说,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在事实上已经成为货币当局被动发行人民币的机制。”(周其仁,被动超发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之十六 经济观察报 2010年8月16日)

  2.2011年2约2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24次CMRC朗润预测报告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表示,到2010年底中 国外汇储备累计为2.85万亿美元,中国央行抛出了近20万亿元人民币来对冲(就是增发人民币购买外汇,增加国内市场上人民币)。“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的 源头。”他分析说,经常项目或贸易顺差过大,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央行必须购回美元,从而被迫投放基础货币。较多的货币 推高了通货膨胀,进而物价上涨。

3、中 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亲自挂帅,集合中国人民银行各部门集体编写《金融知识国民读本》中“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与“软着陆”“一节告诉大 家,1994年,汇率并轨后,买入外汇成了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也就是说,精英们依据美元发行货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