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请教:传统节日的文化/心理背景 -- jent

共:💬7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六月六好像是传统节日

只是这是部分地方的罢了。

但是四月四和八月八我还没有查到是农历节日的资料。

汉传佛教里四月四是文殊菩萨的生日。不过这不应该算在汉民族的传统节日里边。

------------------------------------------------

个人不成熟的猜测,又查了查百度和狗狗,有认识如下:嗯,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和我们这个文化的一些深层的心理折射。

首先,中华文化是不太崇拜太阳的。这在全球文化中有点另类。比如我们很少听到太阳神的传说。有一个倒是很流行,却是后羿射日的典故。在楚辞里是有太阳神的,比如东皇太一,就是太阳神。但是后来就很少听到他。

其次,我们这个民族喜欢成双成对。相关的民俗传统比比皆是。

再有,农耕文化传统强调和谐,也就是尽量避免极端。用专业一点的话说就是阴阳要调和,要平衡。

这样就造成了传统节日选择的一些限制,或者优先权重。

在汉文化数字中,奇数是阳,偶数是阴。所以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日子就成了阴阳平衡的日子,所谓好日子。

而月亮为阴,但是满月为月阴之至阳,所以满月为汉民族所喜欢。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被称作上元,中元,下元。

而月最满的日子,莫过于秋高气爽的中秋。所以八月十五成了团圆节。

至于四月四,八月八,则可能因为是阴上加阴,为人们所不喜,因而不是节日。

至于二月二,六月六,则分别是从正月正,三月三翻倍而来,故而也勉强符合阴阳调和的说法。

那么为什么没有十月十,冬月冬,腊月腊呢?

可能是因为九是我们文化中的至阳。超过了,就不再加以考虑了。过犹不及的说。

这里边的三月三在我家乡是踏青的日子。但是好像现在不太流行。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与清明,寒食太近了。而现在我们的清明节的习俗是综合了三月三,寒食节和清明节气而来的。

说到节气,我们还有个重要的节日就是冬至,是在农历冬月,也就是十一月的。

-------------------------------------------

总的说来,好像我们的传统节日可以粗略分为下面的三类:

1,历法节日 (按照月亮圆缺而来)

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

二月二,六月六

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八月十五

2,节气节日(按照太阳回归而来)

清明,芒种,冬至,。。。

3,宗教/传说

腊八,盂兰,佛诞,寒食,。。。

---------------------------------------

呵呵,抛砖引玉,见笑了

通宝推: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