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2012已过,末日才刚刚开始 -- nova2000

共:💬280 🌺1353 🌵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人与科技

今天的中国其实已经走回传统模式,只是是处在汉至两晋之间,儒释道这个躯体还未成型前。故而现在的中国社会以外人看来实在是火山口上,分分钟都有可能瓦解。中国崩溃论屡败屡战,总能骗取大量资金倒并非没理由,即便是中国的有识之士也会对民族的未来深深忧虑。只是中国2000多年的分和史造就了独特的大一统思维,几乎已经快成为本能了,这是一项极其变态的民族特性,堪比金手指。反观美国虽号称神眷顾的国度,抓着满手令人发指的好牌,却始终不敢言退,根本原因还是一种骨子里的不自信。美国其实尚处于周朝,周天子虽君临天下,但做梦都怕自己被诸侯架空。欧美本质上还是暴发户特性居多,想要沉淀出一些成色足的东西,还需要破落崛起几轮。

人生追求是与人类社会的未来息息相关的,我原本和老兄一样的想法,认为未来大部分人类的“理想生活”就是进入MATRIX做永远不用醒的白日梦。只要把口眼皮肤等感官“外设”替换为“造梦机”,那么你想穿越就穿越,什么后宫、权势、长生不死,但凡YY小说里有的通通切身体验,而且“真实”得不能再“真实”。就算创意枯竭,也完全可以定期擦除记忆。造梦机里资源无限,连“科学规则”都可以自我设计,和平、和谐、平等,想要什么没有?因此人类何必费力进军宇宙,发展乱七八糟的科技,全力开发脑科学,尽快完成造梦机才是正务。

其实这么考虑下去,“真实”和“虚幻”都变得界限模糊了,我们认知这个世界完全依赖于感官,而感官仅仅是“外设”,我们当然可以主动更换外设,自然界里只有人是可以这么主动“进化”的。因此未来智能机器人其实也就是外设不同的人罢了。欧美至今还在纠缠机器人是不是人的问题,而中国早在<<封神榜>>里就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

幸福,并非人类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一个小插曲,诸子百家很多其实就是在探讨不同的人生意义,古人在生死关和财富关上确实比今人走得远多了,虽然以今天的五斗米思维去解读前人似乎逻辑上也没问题,但本质上就炯异了。仅就死亡而言,实际上突然死亡是最“幸福”的死亡方式,尤其是睡梦中。很多时候我们惧怕死亡,其实是害怕这个世界从此与“我”无关的感觉,但就象很多人调侃的那样,当你投胎投了“HARD”模式,那么这世界本来就和你没什么关系,怎么样才会变得有关系呢?那就拿你的命去换。这句话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它也是中国社会比欧美社会强悍的根源,周天子没能参透这一点,儒释道看懂了,于是中国社会的重心从来不在上面,而在~~~中间(躯干)。

科技是古今区别的关键要素,但中国人长期把它视为“奇技淫巧”并非事出无因。说得难听一点,科学家和戏子有一点很相近,那就是都没有民族和国籍,说白了就是没有节操。所以有节操的科学家总是首先明确自己的民族主义者身份或者国籍,然后才是自己的职业。成吉思汗留工匠不杀,德国科学家成就美苏其实都是例证。

从人类进化速度上讲,科学造福的是全人类,故而科学家的朝秦暮楚应该谈不上是什么大罪,但人类社会是个复杂的博弈体系,科学家的胳膊肘往外拐对本国本民族就成为不那么受待见的举动了。好莱坞电影里,大部分科学家都是被人顺手撂倒的龙套。英雄们会费力解救一只狗,却仿佛对可能随建筑物葬身火海的大量科学家无动于衷,这其实反映了美国人骨子里对这一群体的不信任。酒肉朋友毕竟铁杆少啊。

今天的科技发展事实上也进入瓶颈期,很大原因就是欧美传统的填空式科技发展开始步入死胡同。如果说牛顿和爱因斯坦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伟人,那么二战后快70年了,莫说伟人,巨人有几个?以今天的知识获取和交流速率,为什么还不能量产牛顿和爱因斯坦?人脑的思维有极限,细节占用过多,形成系统论有可能更困难。而填空式科学方法充斥的全是细节,如果不想把宝都押在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上,那么也可以以传统方式重新培养全能型科学家,当然教材就得大改,一批学霸得滚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