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小笔记】学习、读书、自娱自乐 -- 云峥

共:💬24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2.经济扩张 1560-1640

全社会财富增长的全景:

改变土地用途:1.砍伐森林变为耕地;2.沼泽被排干,变为适耕土地。

17世纪前期的第二波圈地运动与16世纪前期的圈地运动不同,圈地的用途不再是放牧,而是用来轮作农业,西部的森林被砍伐,东部的沼泽被排干,用来实践轮作农业 up and down husbandry;之前圈地的主体是部分乡绅,17世纪的第二波圈地运动则是地方乡绅与主要农民达成了一致,所以,全国范围内的地方社区都对这种对公有土地的圈地达成了一致意见。

人口的大量增长:伦敦1550年已经有7万人,1600年20万,1650年40万,且仍在增长。1600年,伦敦人口占全国5%,1650年,伦敦人口占全国比例提高到9%,之后继续提高,目前是10%左右,占比基本在17世纪中期形成。

城市人口扩张,造成拥挤。期间造成大的瘟疫的流行,伦敦遭受5次大的瘟疫(鼠疫),疫情爆发可以致死10-15%的人口,甚至更多。当时伦敦富人区的平均寿命是30-35岁,而穷人的平均寿命是20-25岁。1637年,纽卡斯尔近47%人死于5-10月间。

但是城市仍旧快速扩张,不断有移民来到城市,促进城市的增长。“改善型移民”一般都在城市有亲戚,他们的亲戚鼓励他们来到城市发展。一项研究显示,当时领取结婚证的三分之一的女性当时都跟亲戚住在一起,她们来自农村,然后在城市结婚、发展。另一类“生存型移民”则只是希望在城市找到更多可以糊口的机会。

荷兰移民来到并振兴了东伦敦的布业,特别是诺里奇和科尔切斯特附近,他们生产出精纺的面料。在这种新织物产生之前,他们原来绒面料的产能过剩,海外市场缩小,并受到来自荷兰布业的竞争。丝绸由法国南部的新教逃亡者带来,主要在东伦敦生产,还有肯特的坦特伯雷城。城镇和农村制品多样化。伊丽莎白时期的枢密院非常鼓励这些产品的国产化,政府派发专利许可,在专利初期的数年,给予引进者垄断地位。专利到期之后,任何希望参与的人都能在行业建立后进入。这就是专利体系的来源。

这些专利比如大头针,很不起眼,但是在1579年英国要从荷兰进口价值4万镑的大头针。17世纪第一个十年,大头针在伦敦郊区建立专利,雇佣童工制作,1630年代,专利到期,伦敦之外的地区也开始制造大头针,从此之后,英格兰大多数大头针都在国内制造。(专利体系对于英格兰经济兴起的作用与改革开放后国企对于中国经济兴起的作用是否类似?先垄断,引进技术,后推广、国产化。)

英格兰这些产品都是分散制作,并不需要很多机器和资本,许多以外包的形式在农村郊区生产。

新科技鼓风炉从德国的引进。先是在伦敦西南部水边建立,因为可以利用水流;之后在南威尔士发展,因为有大量森林可以提供鼓风炉的原料木材,并有大量的铁矿。新科技的引进过程很有趣,可进一步跟进。(中国现在某行业的发展、变化、演进过程)

到1580年代,铁产量比1550年代翻了三倍。到1640年代,英格兰每年可以生产2.3到2.4万吨的生铁。但是仍要从北欧进口大量的生铁,以满足铁制品生产的需求。铁制品主要集中在西中部伯明翰城附近。

最重要的煤炭工业在纽卡斯尔发展,1580年,纽卡斯尔每年沿海向伦敦输出每年5万吨,到1640年,增长到每年30万吨,除此之外,1640年还有20万吨煤输出到其他城市。此时的煤还无法用于炼铁,但可以用于其他工业生产。

新的区域地理:不同地区有专门农业化生产,还有很多地方通过工业活动体现其不同。1640年,一个在伯明翰旅行的人将之描述为“一个个连续的村庄”,大村庄连着大村庄,大家都在生产铁。在纽卡斯尔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矿坑,深到200到300英尺,像“月球的表面”。

英格兰的产品不像原来只出口到英吉利海峡的对面,而寻求更广大的市场。并且试图直接进口原料,而不再依靠荷兰的转手。16世纪后半期,英格兰展开了航海冒险之旅。这时期,对英格兰经济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确立新航线的贸易航行,这通常由皇室支持,以公司形式取得皇家许可,(类似日本财阀的崛起?)以建立原本没有的贸易航线。美洲的殖民地的确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