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回ALARM兄关于我文章的一点疑问 -- woyan

共:💬47 🌺5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简略地回复一下

一、派“抗日捐”和二五减租的关系。派“抗日捐”是部队筹集给养的层次、战术性的,二五减租是根据地建设的层次、战略性的,两码事。二五减租政策的存在,就决定了红军时期那种“打土豪”的做法是不为纪律所允许的。

二、“抗日捐”不是抄家,更不是抢劫,性质截然不同。抗日捐通常是给欠条、充抵抗日政府的公粮,或者是给边区币(老实说,这玩意抗战期间贬值之厉害,比法币还垃圾)。没错,老百姓的负担是很重、特别是那种“两面负担”的地区,更是苦不堪言;而八路对此也不是视若罔闻,为了兼顾部队的需要和老百姓的生计、为了巩固敌后根据地,各根据地都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了负担比例:一面负担地区,几个老百姓养一个军政人员,两面负担地区又是几比一,山区是几比一、平原又是几比一,超出比例的地区、要么裁军要么把部队调走――这也是共产党比国民党高明的地方,汤恩伯蒋鼎文在河南搞得天怒人怨、根子上也就是这个负担问题。这更说明了抗日捐和抄家的不同。

三、邓小平在129师是什么职务?自己去查一下年表就知道了,副师长;不光邓小平是这样,整编以后的头一、两年,八路军三个师都只有副师长、没有政委,直到恢复了政委职务为止(八路军恢复政委职务的具体时间需要查书,新四军直到皖南事变后、在苏北盐城重建军部的时候才恢复该职务)。非但如此,国共合作初期,八路军和新四军里面连党组织的活动都是半地下的。

四、记录口述历史(包括帮助整理回忆录)不是当录音机,这个方面几年前军科院的刘统就发过文章批判(当时的一些作者写回忆录、写纪实文学,“录音机”当得极为标准、敬业,害人不浅,搞得史学家们看不下去了),没什么可争辩的。河里面写这些东西的,萨苏也好、一直在看也罢,哪个不是如此(一直在看是做得最严谨的,连他父亲的日记都用上了)?

五、写东西要诚实、要严谨,态度要端正,不要为了吸引眼球往“猎奇”上面靠,那么搞、迟早要落到和伯玉一个档次上,徒增笑料尔。

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口舌之争,我已将回贴的标题改掉,但是这不代表我的态度发生变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