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周末断食两周记 -- 黄花2003

共:💬20 🌺6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以自己的经验,观念是最重要的。

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改变观念,也需要逐步地尝试,最后才知道是否真正适合自己。

我现在已形成不吃早餐的习惯。刚才开始也不习惯,慢慢地尽量不吃早餐,结果不知不觉,不吃早餐也不觉得有什么。我可以在早上陪朋友或同事吃早餐,看着他们吃。当然,会事先声明自己吃过了。按照自己的试验,不吃早餐没有任何副作用。相反,却给自己的肠胃有喘气休息的机会。

曾有过胃病,胃酸、胃胀、胃疼,广告词里说的症状一个也不少,难受,心里又恐慌。经过节食(一日二餐)或不定期的断食(只喝水不吃食物一天或两天),先是口臭(排病反应),后来就好了,一直到现在,好几个月没犯过一次。少吃一餐或一两天不吃东西,胃病反而好了。如果捱以前,我是不会相信的。在原来的观念里,长期每天少吃一餐,特别是早餐,加上不定期的断食(饮食没有规律),身体肯定出问题。其实节食或断食,正是治疗现代一切慢性病或亚健康的有效手段。

谁规定人一天要吃三餐的。一天三餐,在所有动物中只有人是这样。

穆斯林斋月的30天里,白天不知任何东西,连水都不喝。佛教“日中一食,过午不食”,一天只吃一餐;到了中国,因为中国僧人伸伸农耕,起码也是“过午不食”,一日二餐,不吃晚餐。这些都是现实经过时间考验的以验。

所以,节食或断食要有信心!

至于不吃早餐或晚餐。曾经试过不吃晚餐,因为自己信佛,但发现经常有应酬。而早餐比较合适现代人。为什么?吃早餐里说吃过了就行,没有逼你吃或不吃过意不过,没麻烦。现代观念,早餐要吃好。主要是不吃早餐会让人缺乏人体必须的能量来源-——糖份(葡萄糖),造成大脑缺乏能量。但我同意日本甲田光雄的说法,不吃早餐,人体会自动调节其它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不用担心能量不够。相反,不吃早餐,头脑更清晰。这我从学生时代就深有体会。经过一段时间不吃早餐,更坚定这种看法。

佛教主张过午不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社会早睡习惯。在没有电灯、电视的时代,天一黑基本上都要睡觉了。在农村现在都能看到一些,许多农民都是早睡早起的。而佛教出家的僧人,大概晚上9点钟前睡觉,凌晨3点或4点起床。现代人,你懂的。而且,现代城市居民,没有累重的体力劳动,活动量其实跟僧人差不多(以为僧人整天念经无所事事的人注意了,其实就跟农民羡慕在办公室里办公的人一样,以为不用风吹雨淋就是享受。真正的僧人也很忙,可以忙得要吐血!)中国僧人可以一日二餐,城市居民一样也可以,而且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不吃早餐,中餐时要适量少吃,尽量吃多点素食。因为相当于一个小断食的恢复阶段的第一餐。晚餐可以多吃一点,吃好点(因为晚睡,不影响)。

断食可以试试周末断食,一周断食一天开始。断食前一天应有意减少食量。比如断食前一天中午和晚餐逐步减量,尽量少吃。在食物上以素菜为主。慢慢有个过渡,适应阶段。断食后,也要慢慢恢复正常饮食,第一餐也尽量少吃。平时吃一碗可以先吃半碗,或不吃饭,只喝菜汤或只吃青菜。

细嚼慢咽。无论节食还是断食前后,都要时刻注意。一个可以减少食量(有实验表明细嚼慢咽可以减少食欲。一种食物咀嚼约5分钟后,食欲会大为降低)。二是才能更有效地吸收,不怕营养不良。

定期断食如一周一日(周末)也是养生之道。但不定期也没什么。只要我觉得今天不想吃东西,就断食一天。我也经常如此,不见有何不妥。不相信饮食无规律容易引起胃病的说法。之所以出问题,据观察,这些人都是大忙人,作息不定,平时吃饭马虎应付,有应酬或有好吃时大吃猛喝没节制,糟蹋作贱肠胃。

要注意的是,断食后可能会有排病反应,如打喷嚏、发烧、头晕、皮肤过敏等相当于发病的症状。判断的标准要看断食过后,是否身体会变得更健康和更不活力。如果是就可以不理,过段时间症状自然消失。当然也可以看一些书了解一些,有所准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