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学习美国好榜样系列 -- 酱油群众

共:💬12 🌺3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学习美国好榜样系列 之三】从《社交网络》看美国资本融合

从《社交网络》看美国文化、金融、产业资本的一条龙运作

2010年底以F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为原型的电影《社交网络》上映,在好莱坞宣传机器的强大宣传攻势下,又一个标准的代表美国梦的英雄被推上神坛,供世界各地的信众们膜拜,而且还要自掏腰包买入场券。

2012年5月18日Facebook IPO上市,发行价为38美元,发售4.2亿股,融资规模将达160亿美元。按此发行价计算,Facebook的估值为1040亿美元,在整个美股IPO历史上,FACEBOOK的IPO规模排在第三位,仅次于通用汽车与VISA公司;但在互联网公司IPO历史上,FACEBOOK的IPO无疑是最大的,将第二名GOOGLE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回过头来看,2010年底上映的电影《社交网络》可谓Fcebook上市前最好的广告公关,冯小刚是小心翼翼、绞尽脑汁的在电影里插播软广告,好莱坞和华尔街则则早已把广告与电影完美融合,让你分不清是广告还是电影。还有比这更高明的营销吗?和华尔街综合运用声、光、电、化等各种手段的立体营销相比,国内证券公司对上市公司的营销推广还停留在写软文、炒新闻的平面时代。

其实,好莱坞作为商业电影的大本营,本身就是资本逐利的产物,它服务于资本利益,为资本利益鼓与呼本就不令人意外。这也是好莱坞的生命力之所在。早已成为资本集团维护自身在美国国内和世界范围内统治的重要工具。

最明显的事例就是好莱坞与五角大楼的长期合作,登月、外星人入侵、核恐怖。。。这些元素成为好莱坞主角,是巧合吗?投资商除了希望通过影片获利外,显然有更长远、更大的目标,即通过电影来让大众感到威胁,从而支持类似“登月、星球大战。。。”这些超大的烧钱计划。于是五角大楼、军火商、制片方一拍即合。

同样《2012》仅仅是一部科幻大片吗?我更愿相信它是资本家们为了今后推行“碳税”所提前进行的洗脑宣传。显然这样的洗脑不会只有一次,而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也凸显出资本家们的眼光与耐心。

这就是软实力,给世界设置议题,让大家都沿着自己预定的轨道奔跑。绝不仅仅是在时代广场放几分钟宣传片这么肤浅。什么时候中国的资本家主动有意识地利用媒体、影视给世界设置议题时,那个时侯中国的软实力就可以说成熟了。

反观中国航天、高铁在民间遭遇的反对声浪,不得不让人深思这方面中美的差距,为什么中国的航天部门、高铁公司不能学习一下美国公司的营销手段,争取民间的支持?高层支持当然很重要,但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吗?去年7·23后高铁投资近乎停顿已经敲响了警钟,航天、高铁。。。等部门如果继续原来的作风,不放下身段亲近大众,7·23式的挫折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再继续看中国的电影,要么回避现实、到故纸堆里找灵感(黄金甲、夜宴、三国、谍战、剿匪、抗战。。。),要么专揭现实阴暗面,结果在大陆连出生证也拿不到,更别提上映了。

除此而外,就没有其他题材可供中国电影人拍了吗?中国难道没有扎克伯格式的奋斗故事吗?这三十年,中国涌现出了多少成功的创业家:柳传志、李彦宏、马化腾、马云。。。哪一个人的故事不是一部精彩的好莱坞电影?

我甚至有些偏激的认为在当代中国,还有谁比马云更励志?一个典型的“矮矬穷”到“高富帅”的故事,在美国一定会被当做“美国梦”的代表向全世界大肆宣传!

为什么中国的电影人就对此视而不见呢?难道他们都活在另一个平行空间?他们每天不用百度?不用微博?。。。不用QQ?或许,只能说他们仍活在计划经济时代,不具备市场经济下所需要的商业敏感。或许,后面的年轻人这方面会更敏锐一些!

中国今天需要针砭时弊的批判电影,但更需要好莱坞式的励志电影,特别是在今天中国旧模式难以为继,需要突破自我、找出一条新路的时候。

美国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代有才人出,从莱特兄弟、爱迪生。。。到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除了其他因素之外,难道没有《社交网络》这样的文化产品的功劳吗?

个人觉得,好莱坞长久以来推崇的“英雄主义、奋斗精神”恰恰是美国不断引领世界潮流的动力所在,这些精神经过经年累月的耳濡目染、熏陶,早已成为美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8年底金融海啸发生后,美国人一片焦头烂额、垂头丧气之时,媒体敏锐的捕捉到了把遭到鸟击的客机,迫降在哈德逊河上,救了机上全部人员性命的全美航空机长苏伦伯格,大篇幅报道,一时间,他成了美国人心中的英雄,在那个艰难的时刻,他给了备受打击的美国人战胜眼前困难的勇气。 (《纽约迫降客机机长上谈惊魂经验》)外链出处

这就是美国媒体的成熟之处,在不同时期,能够捕捉到整个社会、大众最需要的新闻,没有宣传部指导、没有领导授意,完全凭借其对商业利益的追求。

这也反衬出今天中国媒体、影视从业者的不成熟之处,身处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大变革时代,面对近在咫尺的绝好题材,他们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丝毫意识不到这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要么缩回到自己熟悉的小农社会里意淫田园牧歌,要么穿越到后现代对今天的一切百般不爽,敌视任何发展。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怪相,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不属于这个时代,也无法适应这个时代,所以要么逃避、要么抵触。他们逃避也好、抵触也罢,他们不愿做、没有能力做的事,相信将来的年轻人一定会去做,而且会做得更好!

我深信80后,90后,00后。。。一定会大有希望、妖孽辈出。这里的“妖孽”绝非贬义,而是像“刘翔、丁俊晖、李娜。。。”这样的天才们,作为真正在市场经济、工业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人,在他们中间除了会诞生盖茨、乔布斯那样不同于普通人的科技妖孽外,还会涌现出更多的影视、音乐、工业、传媒。。。等各行各业的妖孽!

最后送大家一个最近新出现的小妖孽,轻松一下外链出处

PS:顺便问一下,这个“待整理贴”啥意思啊?我辛辛苦苦写的这么好的贴,可别删了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