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一个老南京眼里的《金陵十三钗》 -- 范适安

共:💬27 🌺16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一个老南京眼里的《金陵十三钗》

对于《金陵十三钗》是从先知道这个电影名字开始的。

一部《三枪拍案惊奇》,让我对张导片子的多样性惊奇了一把。如果《金陵十三钗》还是玩的这一类噱头,是难以吸引我进影院的。

然后是这部电影的宣传逐渐雷声大了起来,依稀知道一些剧情了,是以南京的那段历史悲苍为背景的,那么,前面已经有了带点纪实片意味的《南京!南京!》,这个《金陵十三钗》从电影名字看显然不是和陆川的《南京!南京!》同类。

首批看过电影的人开始说感受:血腥与杀戮、污秽与圣洁、清纯的女学生与妓女、日军与国军、教堂里的人性蜕变还有《秦淮景》、南京话。。。当这些要素都糅合在一起的时候,故事能力、矛盾的起承转合就是一部戏的灵魂了。画面和场景铺陈应该没有问题,这是张导的长项。

对于一个爱家乡的南京人,如果能把一些南京的地方特点以电影形式推到一部可以竞争奥斯卡的高度,走进影院,将是很难被拒绝的诱惑。

开场就是南京话的叙事,12月13,冬天的雾霭,慌不择路的女学生,追赶的日本兵,阻击日军的溃散国军小股部队。。。战争的震撼、压抑从第一秒钟就让你身临其境。然后是教堂,如舞台剧般的场景,一切的矛盾、人性的惯性、蜕变都由此展开。电影不仅是沉重,当听到熟悉的老南京话,说那个女学生的“汉奸”父亲“颠的唠”就是“跑掉了”的时候,观众席有会意的笑声。而这些含着泪的“会意”也许只有真正的老南京才能领略。

有好的故事,剩下就是人物刻画了。

对贝尔,这个戏里他是男主角,尽管印象深刻,演绎也没有问题,但这个人不是感觉中的那么可爱。相反,佟大为扮演的国军残部,倒是有血有肉,当被骂作“孬种”时,他的诧异的眼神,内涵是深刻的。不能保护自己人民的军队,那份尴尬和无奈,也只有战斗到最后一息,才是他作为军人的最后归宿了。

以倪妮为头牌的妓女形象是演绎的可爱的,那些小段子、小动作、小荤话无不凸显风尘女子的特质。俗话说“戏子无情、婊子无义”,这部戏是来颠覆这一俗语的。从无义到有义,甚至满含情义,即便看完电影,脑子里挥之不去的依然是他们衣着妖娆,且歌且舞的群像。秦淮不止风月,自古从《桃花扇》到现如今的《金陵十三钗》、从李香君到玉墨,有情有义倒成了处于社会底层的风尘女子的特质。就这个内涵,甚或会让人想起另一部戏,就是《巴黎圣母院》。

倪妮扮演的头牌妓女玉墨是美的,无论是她风尘的扮相还是清纯的扮相,据说她是个80后的南京女子,看她的表演觉得她未来的星途应该是另一个“谋女郎”的辉煌的开始。

还有一段女学生和她的“汉奸”父亲的对话,是用的上海方言。这让人想起了《南京!南京!》里的一些场景。似乎有点脸谱化。就实际来说,上海从近代的崛起以及海派文化里的自我优越感,是一些“乡下人”所不忿的。“汉奸”父亲的形象有自私的一面,他却是一个最终帮助女学生们逃脱虎口的好人。

《金陵十三钗》里的一钗是个大男孩,为了凑齐唱诗班里的十三个人,他男扮女装英勇赴义。尽管是个配角儿,也还是把一个被神父收养的孩子的特点演出来了。

作为一出史诗般的大片,给人的冲击是多方面的。我想到了曾经读过的叶皓的一本书,叫《重读南京》。这本书不以成败论历史,而是从文化角度对南京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里面把传统意义上对南京“悲情城市”一说变成了“英雄城市”。张导的《金陵十三钗》,算是为南京正名的又一佐证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6fa70101007h.html(图片连接)

关键词(Tags): #金陵十三钗(打发时间)通宝推:GraceUSA,羽羊,禅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