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的一些经历 -- 余风

共:💬50 🌺104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个大马华人的回忆(5)

外祖父的生平(下)(根据母亲的讲述整理

黒区时期的外祖父

日本战败投降后,英殖民政府重新占领马来半岛,跟馬共争夺马来半岛的统治权。不只是政权的争夺,还加上思想意识的斗争。英殖民政府采取种族主义政策,凡是被怀疑同情馬共的华侨都被送回中国。这段期间,馬共领导各族人民起来反抗英殖民政府,英殖民政府的应对策略就是鼓励右翼政党的成立,除了巫统(1946成立),印度国大党也在英殖民政府的扶持下成立,而后马华公会也于1947成立,由陈幀禄代表。(以种族形式成立政党,从而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华人的日子并没有随着日本战败而好转。相反,英殖民政府重返马来半岛正是华人梦魇的开始。1945-1948这段期间,馬共还以合法身份活跃在马来半岛政坛,随着英殖民政府强硬宣判馬共为非法组织以后,馬共重新走上武装斗争的路线,华人又成为枪靶子。英殖民政府的手段阴险,只针对华人,让其他族群错觉以为英殖民政府善待他们,同时误导他们以为只是华人支持及参与馬共,真是一箭双雕。其实,当时参与及领导馬共的马来民族并不少数。(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英德拉是馬共反殖民英雄,还是马来叛徒,在巫统和回教党之间引起激烈争论;冲击马来社会正视重新检讨马来亚历史真相)

外链出处

馬共重新走进森林,采取武装斗争后,许多华人成为夹心人;同情馬共的群众也不敢公然表明态度。在英殖民政府的暴政淫威下,华人又开始过着屈辱的生活。外祖父也不能幸免,时常受到英军的骚扰。由于堂叔公留下的那段历史因素,为了避免嫌疑,外祖父和三叔公他们一家搬到街上的店屋去,早就不回去胶园的大屋,那间大屋几乎是废弃了。但是英殖民政府三天两头就召外祖父和三叔公去问话,(二叔公那时已定居马六甲,因而没被牵连)。例如:路过外祖父胶园的共产党员有多少人马,是第几支部队的,会往何处去,甚至问外祖父是不是把武装分子藏匿在大屋里并暗地里偷供应他们粮食?等等。。。。。外祖父和三叔公常常被问得啼笑皆非。

最后对外祖父说:为了证明你的清白,把你的园地捐出来建华人新村。外祖父听了很生气,但一点也不动怒,淡然地说:园地我是不捐的,但是你们迟早会没收。既然要征用就直接说明,何必找理由借口?

(母亲补充:其实外祖父的确曾暗地里供应粮食给游击队员,但是不会蠢到放在大屋里,而是埋在特定的地点;但也不埋在自己的胶园里,而是荒野外。显然有人向英军举报,所以才会把外祖父和三叔公抓去提问,但又没有任何切实证据;因此就出此下策,充公外祖父的土地当惩罚。)

外祖父的胶园,椰园因此变成了华人新村。给外祖父的赔偿就是十家屋地。

自此以后,外祖父就平平淡淡的过着他的生活,一直到他去世为止。

(国家独立后的外祖父,就是我童年印象中的外祖父。)

另一章:关于堂叔公

堂叔公名博来,父母在中国双亡后,就南来东甲投靠外曾祖母。外曾祖母待他如同己出,疼爱有加。堂叔公中学毕业后,就参加化南女校开办的师资培训班。培训后,就在中化中学当老师。(其实当时中化中学不存在,而是中华学校和化南女校,战后两校合并改名中化。)

母亲及一大班的兄弟姐妹跟博来叔公的关系很密切。那时,家族成员都住在大屋里,真是济济一堂。此外,大姑婆,二姑婆虽然出嫁了,但是常常带孩子们回来小住,那可更热闹了。其实外曾祖母大部分时间都在街上的店屋里掌舵,家事就交给外祖母三妯娌去打理。

大屋前有一个大池塘。屋子左右两旁筑了两道沟渠,从溪流引来清水,在大池塘里汇集,再从池塘的另一出口流回小溪。大屋和大池塘之间,有一个很宽大广阔的庭院。大屋很高敞,屋前梯阶连接到庭院。这里就是母亲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耍乐的天堂。博来叔公还在中学求学时,就是这群孩子的头头。坐在梯阶讲故事,在庭院唱歌玩游戏,梯阶是表演话剧的舞台,兴致好高,只要有空就缠住堂叔公。母亲说:堂叔公最爱教他们唱的三首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另一首是送件寒衣给亲人,再一首就是同胞们。我问母亲还能唱这几首歌吗?母亲想了好久, 就只能哼出第一首的前面几句。“太久了,忘了。”

堂叔公在中华学校执教时,平日就住在蔴坡,学校假期时才回来东甲老家。1942年马来半岛沦陷,日军侵入蔴坡,占用了中华和化南两间学校的校舍,两校被逼停办。当时形势紧逼混乱,为了避开日本蝗军,博来叔公在蔴坡逗留了一段时日后才回来东甲老家。

博来叔公从蔴坡回来东甲时,局势已比较稳定;外婆妯娌,及母亲姐妹们也陆续从赤山回来东甲。自从外祖父被毒打后,为了避免嫌疑,他们暂时不回胶园的大屋。只有博来叔公有时会回去,而且博来叔公还有早出晚归的现象。为此,外曾祖母曾向他唠叨,批评过他,并且劝他别再回去大屋。“局势动荡不安,你就别时常早出晚归,况且一个人住大屋,万一日军扫荡把你抓去怎么办?”经过外曾祖母几次的唠叨后,堂叔公就更改出门的时间,虽然晚上不再回去大屋,但白天还是回去的;理由是他正在在写作,需要安静的环境。

他遇害的那一天,母亲印象中是中元节。当天家里做了很多糕点和菜肴来祭祖。堂叔公用过了午饭,休息了一会儿,就像平时一样推着自行车要出门。外曾祖母就喊道;今天过节日,你就别出门了。我们打算提早吃晚餐呢。堂叔公说:已经约了人。会赶在晚餐前回来。

堂叔公到了坡底后就在警察局前被捕杀害。消息传来时,外曾祖母当场晕了过去。家里乱成一团。妇女家眷忙着收拾,在三叔公护送下又转移到赤山去。而外祖父也逃到沼泽地去躲藏。

堂叔公被捕杀害后,日军在整个东甲区内大事搜查追捕抓人,大约抓了4,5,辆军车的人,全部载到金山脚下的阿依班纳(Ayer Panas )园丘去,日军架着枪支,威迫这些人挖坑,然后把他们推进坑里活活埋掉。堂叔公的尸体也被带到这里埋掉。

日本投降后,曾经充当日军的奸佞小人,被拉出来示众。由于他的出卖,造成许多家庭家破人亡,失去亲人的悲痛,令这些家属拿着香火点烧这小人来泄愤。有人喊外曾祖母出来点烧小人,但外曾祖母拒绝了。后来他终于被吊死在树上。外曾祖母说:死有余辜。

为了知道堂叔公被杀害的真相,外曾祖母在外祖父陪同下,到警察局去调查档案,被告知博来叔是共产党员,假借抗日的名义,组织地下活动。日军仇视华侨,尤其是共产党员,一旦落在他们手里,绝对没有生还的机会。

外曾祖母悲痛欲绝,为此下了一道家规,除了乡团活动以外,不准家族成员涉及政治活动及参加政党。(家族成员里,还是出了两个异议分子,一个是老爸,马华公会会员,还当上了支会主席;一个是大哥,参加劳工党。)

自这事件后,外曾祖母不准家人提起和讨论博来叔公的身后事,她认为这对去世的人不尊敬,尤其在这情况下而去世。因此,博来叔公如何成为党员是家族里最大的谜。

于21-09-2011

通宝推:苦药汤子在美国,玉垒关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