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第10章 第十次货币战争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 -- 水管子

共:💬18 🌺368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4.为什么美国政府拯救两房和AIG却任由雷曼倒下

4.为什么美国政府拯救两房和AIG却任由雷曼倒下?

2008年3月16日,当贝尔斯登陷入困境时,在美联储的支持下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贝尔斯登。8月-9月,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危机,被美国政府接管。9月15日,就在雷曼破产的同一天,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第二天,同样陷入困境的AIG也获得了美国政府高达85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

如果仔细地观察2008年的金融海啸,我们会发现在危机最严重的过程中,成千上万家中小金融机构倒闭,大型金融机构却很少破产,只有雷曼兄弟是一个例外。这是什么原因呢?

拯救大型机构不拯救小型金融机构很容易理解,因为美国政府的钱是纳税人交的税,金融机构都是些私人企业,政府不能动用纳税人的钱来为私人企业的错误买单。但是,那些巨无霸已经大到不能倒闭。特别是两房和AIG这样的巨型公司,一旦倒闭将会严重地动摇美国经济和社会的根本,导致美国社会陷入不可收拾的混乱局面。同为华尔街的大型金融机构,美国政府全都救了,为什么独独不救雷曼?

比较官方的讲法是,雷曼自己不争气,错过了最佳的自救机会。不拯救雷曼,既是美国政府对雷曼的惩罚,也是对华尔街其他公司的警告——不要以为出了事政府一定会来兜底。另外,也有人称雷曼的坑要比贝尔斯登的大得多,美国政府实在不愿意也无力背负更大的负担。

阴谋论者则认为,这从头到尾都是高盛的阴谋,因为高盛和雷曼是直接的竞争关系,雷曼的倒掉有利于高盛。时任美国财长保尔森正是高盛的前总裁,而且还是高盛的高级合伙人,持有大量的高盛股票。高盛通过在政府中的影响力,特别是财政部长保尔森的影响力,否决了政府对雷曼的救助,而同时高盛在市场上大肆做空雷曼股票。这样当雷曼破产倒闭时,高盛不仅可以股票市场大赚一笔,而且还可以借机以低价收购雷曼的核心资产。

阴谋者的论断笔者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美国政府从头到尾都没有为拯救雷曼做出过一点点的实质性努力,背后必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高盛就算是因此而获益也不能就说雷曼被高盛暗算了,世界第一强国的政府决策被一家金融机构所控制的可能性实在是不存在。但是,如果站在美元霸权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一切就更加明朗了。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货币霸权?所谓货币霸权,指的是一国利用其世界货币的地位,通过有计划的对货币进行扩张与收缩,以达到掠夺他国财富、促进本国经济繁荣与发展目的的手段。

  在这里解释一下世界货币与国际货币的区别。很多时候,世界货币与国际货币的概念是被混用的,我本人支持复旦大学徐少强教授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他认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货币都可以称为国际货币,例如欧元、英镑、日元等都是国际货币;但世界货币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全球具有独一无二主导地位的货币,一战以前的世界货币是英镑,而当前只有美元是世界货币。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解体以来,美元获得了世界货币的地位。随后,美国政府操纵了美元的扩张与收缩。美元的扩张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美元的收缩则引发全球经济的衰退。美元的扩张是向全球收取铸币税的过程,而美元的收缩则是赖账的手段。因为美元的扩张过程,实际上就是美国用印有华盛顿头像的纸片换取他国的实物财富,但显然,这种扩张过程是不可能一直不断持续的。当美元扩张到一定程度时,全世界都充斥着廉价的美元,那些攒美元的国家会发现美元在不断地贬值,为了避免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这些国家必然将手中的美元再花出去,以购买其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非美国家的美元花销会导致美元回流入美国,不仅会造成美国的通货膨胀,更严重的是会买走美国的实物财富。我将美元扩张的过程称为美国人向全球负债的过程,美元回流的过程就是美国人偿债的过程。但这正是美国人所绝不愿意看到的,因为美国人从发行美元的这一天起没有想过要还债。但是,美国还必须维持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否则以后美元就没有市场。那么怎么办呢?方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在美元币值相对较高的时候慢慢扩张美元,而当美元扩张并贬值后,在相对较低的价位从全球回笼美元。这样,美国人就通过“高卖低买”这种手段获得巨额收益。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美国人的眼中,游离于美国本土之外的巨额美元才是对美元霸权的真正威胁,美国人必定不惜代价消除这种威胁。而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正是最大规模的游离于美国本土之外的巨额美元,也只有这些巨额外汇储备才能够对美国经济构成威胁。所以,要解除这种威胁就必须大量地消灭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

  如何有效地消灭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呢?那就是在美元相对低位时迅速回笼货币,在回笼时包括金融资本的撤离与产业资本的撤离等手段,而最终的结果就是美元的快速收缩。

这种货币的扩张与收缩游戏一直玩到现在,并且“战功显赫”,历史上的战绩包括:两次拉美危机、1992年-1994年的欧洲货币危机、日本广场协议及随后长达十几年的经济停滞,以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这些被掠夺的国家在危机中其外汇储备的损失都十分惨重。

既然游离于美国本土之外的巨额美元才是对美元霸权的最大威胁,而各国央行的巨额外汇储备正是这些游离于美国本土之外的主力美元,因此,要对美元霸权进行有效保护,就必须大量消灭各外储大国的美元储备。具体来说,美国人有计划、有意识地进从全球各地回笼了大量货币。

  首先,在前些年的经济繁荣时期,美国就吸引了大量外资投资其虚拟经济,例如中投投资黑石等。

  其次,美联储用调高利率的方法捅破了国内的房地产泡泡,引发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又衍生开来,引起衍生品市场的崩溃,各大金融机构短期内巨额亏损。而金融危机又通过资本市场影响到实体经济,引发实体经济的衰退。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国内的货币总量迅速减少,迫使美国人四处找钱,除了从国内找钱,也从海外找钱,包括发债与资本回流。

  由于美国的的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的引擎,当美国经济这个全球最强大的引擎熄火时,全世界都为之付出惨重代价。没有了消费,几乎所有的产能都在一夜之间过剩了,油价暴跌、大宗商品价格暴跌。

  于是,发展中国家同时遭遇多重打击:

  1、出口产业受到打击。美国经济衰退,消费下降,全球经济链的最顶端的停摆直接打击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生产到制造加工、从运输物流到贸易服务,无不受其影响。在出口产业遭受打击的同时,失业率上升,国内消费力也因此下降。

  2、资本投资受到打击。中投投资黑石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然这种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平安投资富通,中信投资澳元多头合约等等。相对的,投资美国国债反而是安全的。在本次危机中,日本人由于对90年代的教训记忆深刻,所受损失比较小。在这方面,欧洲的损失就比较大。

  3、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资源类国家遭受沉重打击。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都是这种例子。

  4、资本外流的打击。这个损失非常大,影响极大,但媒体关注的不够。发端于美国的钱荒,横扫了全球。当然会有人反驳说其实很多人有钱,银行也有钱。需要澄清的是,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信用体系被摧毁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大量金融机构的破产直接摧毁了资本主义的信用体系),这导致大家都不敢往外借钱,生怕借出去就收不回来了。美国政府不断对一些大的金融机构进行国有化,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用国家信用来重建业已崩溃的商业信用,使资本重新可以流动。商业信用体系的崩溃直接导致了实体经济的资金紧张,其中以美国和西欧为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海外的投资比较多,而这一部分投资往往获利丰厚。在本部资金吃紧的时候,必然会抽回相当一部分海外投资,这和战争中一国首都被包围会紧急从外边调兵勤王是同样的道理。这种资金的抽走,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身经济,但对资本外流的国家而言,简直就是灾难。因为这种资本的外逃,不是简单的放进来和拿出去的问题。实际上,外资进入时投进来的是一,但抽走的往往是二,甚至是三。外资进入后,要么投资于实体经济,要么投资于资本市场。投资于实体经济的,通常是技术含量较高的高利润行业,因此,在抽走投资时,还会带来大量的利润。投资于资本市场的,由于外资的经验、资本等多方面的因素,他们往往也获利丰厚。关于这一点,大家看看在中国的QFII和外资大鳄在中国几家上市银行的战略投资就知道他们是怎样的暴利。因此,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外资在抽走时,也会带走大量的利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往往被人忽略的,那就汇率。外资在进入时,往往这个国家的汇率还比较低,币值比较便宜。外资进入后,钱多了,市场逐渐繁荣,吸收外资的国家其汇率也不断升值,大家看看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就很清楚了。资本的进入往往是逐步的,但撤退即是集中的。进入时是币值较低的,撤退时是在汇率升值以后的。因此,外资撤离带走的资金至少是三个方面的,即:本金、利润、汇率收益。这三个方面的资金集中撤退时,将消耗该国的外汇储备。如果该国的外汇储备很雄厚,那么,其汇率还能硬顶住维持稳定;如果该国外汇储备不是那么雄厚,那么,其汇率将被迫贬值。除非该国在外资大规模撤退前迅速贬值本币,否则其外汇储备将遭受重大损失。97年泰国是典型的案例,08年我们看到韩国也是重新走了老路。

  经过这么一折腾,外汇储备大国就会被严重消耗美元储备,而这些被消耗的外汇储备,正是源源不断地流入了美国,流入了美联储。各国外汇储备的损失数据简要摘录几家如下:截至到2009年2月底,俄罗斯外汇储备下降到约3800亿,距离08年8月份的最高点6000亿下降了约35%,而其汇率从28:1贬到36:1;韩国08年初还有2600亿外汇储备,但一年后就只剩下大约2000亿,损失了600亿美元,其汇率更是从900跌到了1597。欧洲的外汇储备也下降了不少,这些数据大家都可以在网上查得到。2009年外汇储备的前10名依次是:中国大陆、日本、印度、中国台湾、韩国、巴西、新加坡、香港和德国。其中日本是90年代吃过亏,现在学乖了,金融海啸中基本没损失。中国大陆是因为人民币管制得严,损失不大。总得来说,美国人这一次掠夺的难度比上次大了,但由于是全球性的,不像80年代的拉美危机、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其总战果应该比以前的局部货币战要更加辉煌。尤其是狠干了俄罗斯一票,估计美国人在偷笑。

当然了,由于通过美元霸权的方式掠夺其他国家的次数多了,各国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一次的掠夺难度比以前要大很多。如果说以前的货币战对于美国来说是摧枯拉朽,这一次就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美联储在本世纪初播下次贷危机的种子,在07年又亲手引爆危机,然后又全力救助几大金融航母。如果用一种武功招式来比喻美国政府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策略,最形象的莫过于金庸笔下金毛狮王的七伤拳。那就是美国先对着自己狠狠打了一拳——引爆次贷危机,把自己打得口吐鲜血,同时立即救助两房和AIG,为自己止血。对于美国经济来说,两房和AIG的倒闭是不可以承受的,如果不救这几家就是把自己真打死了,显然美国政府很清楚这一点,山姆大叔救了这几家必须救的重要机构,护住了自己的心脉,然后反手一拳把全世界的经济给打残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从海外不断吸血以补充自己的体力。

之所以不救雷曼,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可以看到,雷曼对美国经济的金融和经济的影响远不能和两房及AIG相提并论,对于美国而言并不是决定性的,所以雷曼可救可不救。而美国要重创欧洲及至全球的金融与经济,需要一个重磅炸弹,雷曼是不二的选择。我们看一下下面这些数据就很清楚了,雷曼的破产符合美国国家利益。雷曼倒闭的时候持有次级房贷金融产品高达美国总次级房贷产品的11%以上,而且雷曼兄弟2006-2007年大量在香港发行雷曼迷你债券140亿港币,占各投行发行总量的四成。持有这么多的次贷产品,还在全世界欠了这么多钱,雷曼的倒闭无疑是全世界的投资者为美国的次贷危机买单,而且可以成功升级金融危机。

仔细观察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金融危机,根本就是美国人为了解决其越来越高的负债,利用各国经济、金融体系的漏洞,发动了一场货币战,通过大规模回笼海外美元的手段,大量消灭海外外汇储备,以维护其美元霸权的地位。在危机中,股票套了、房子跌了、石油跌了……,这些都只是表象,其实质是美国大规模回笼美元。资产价格下跌从来都只是货币湮灭过程中的副产品而已。曾有媒体报道过,在危机中美联储内的库存现金大幅增加,这正是美联储回笼货币的又一明证。

关键词(Tags): #货币战争#第十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