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支付卡时代》 -- 喵咪呜

共:💬12 🌺7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支付卡时代》3

第三节

赊账的午餐。

签帐卡的起源。

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有赊账的午餐。

红朝元年,公元1949年,纽约一家信贷公司总裁弗兰卡麦克纳马拉在餐厅吃饭而忘记带钱包,由此诞生了“大莱俱乐部”。这个故事几年来被记者安在大莱总裁Alfred Bloomingdale身上,并把午餐改成了晚餐。或许因为大莱Diners与晚餐Dinner太相似鸟。

Diners Club International logo

Type Subsidiary of Discover Financial

Industry Finance

Founded 1950

Founder(s) Frank X. McNamara

Ralph Schneider

Matty Simmons

Alfred Bloomingdale

Headquarters Riverwoods, IL, U.S.

Products Credit cards

Website http://www.dinersclub.com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弗兰卡麦克纳马拉 Frank X. McNamara ※※※※※※※※※

Alfred S. Bloomingdale可以8的地方也粉多的。这个含着金调羹出生的哥儿正是足以支付信用的那拨人,“Dine & Sign”。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Alfred S. Bloomingdale 及妻子 Betsy; 诡异的是,居然股沟到最多的图片是他的墓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被谋杀的Hollywood的Vicki Morgan;乍看上去下巴上长胡子的bad girl却是Bloomingdale的最爱。※※※※※※※

这个启动资金150万美金的不大不小的项目启动后,持卡人要交18美元年费,受理商户要交7%的签单额。顺应了潮流之后,所获得的回报让人咂舌。以1951年3月为例,处理了300万美元交易,获得近6万美元的税前利润。到1956年,年交易额更是超过2.9亿美元,1958年则达4.65亿美元,从商户折扣费和会费中获利4000万美元。难以想象这些从阿拉斯加到南太平洋的交易的清分结算,都是在没有计算机的条件下完成的。

按1950年,美国的人均收入是1515美元换算到现在,大约是10倍吧,$1500万的启动项目也算不小了。可见支付卡项目就不是钱少能玩的。

在一个充分的市场经济中,竞争者出现了,这就体现出知识经济的特点了。模仿大莱的10年后都玩完,另一类是不愿支付签账手续费的商家,组成联盟提供类似的服务。但他们不提供集中式的账单服务。可见,发卡-收单才是大莱的核心竞争力。

银行自然也注意到并进入了支付卡领域。1951年有100家银行发行了“购物卡”,但书里面提到,当年全面有13455家商业银行,还有数不清的信用社、储贷所。银行只收签单额5~7%的手续费,不向持卡人收费,但书中没提持卡人是否必须在该银行开户。

不过这时的大莱有点像大名鼎鼎的“仙童”Fairchild,而Intel已经成长起来了:1958年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吞并了环球旅行卡业务和《美食家》杂志俱乐部卡业务,使这一年有了历史性的意义。最大的不同不过是运通并非大莱的人出来另立的。

可以对比一下,“仙童”半导体1957年成立时启动资金3600美元,1967年营业额接近2亿美元。

50年代中期大莱采用特许协议的方式向海外扩张,当然重点是欧洲。欧洲旅馆业协会极力抵制,甚至不惜开除受理这类要求商户折扣率的支付卡的会员。与那些G14豪门叫嚣要成立新的“欧洲超级联赛”而不成(甚至普主席还连任鸟)不同,英国旅馆餐馆协会BHR组建了,并推出BHR信用卡,60年代中期发展为欧陆卡(EuroCard,也就是EMV中的E)。

关键词(Tags): #支付#IC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