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试着说清房价问题——欢迎讨论 -- 下山斯内普

共:💬14 🌺5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切东西,都是这“房”和“车”,这两个的附属啊!

想写一下自己宝推这个帖的缘由:

你写的很有道理。

中国为什么对房子的刚性需求这么强烈,是中国人都需要自己买房子住吗?这是一部分原因,但是更为主要的现实原因——房子在涨价,而且是在疯长。十年前有房子都成了百万富翁,怎么能不让人羡慕嫉妒恨呢。所以他们宁可借钱也要买房——这玩意甚至。比炒什么毒赚钱。

子龙给我讲这么一个事,他们银行的一个小头目。十年前开始买房,有了点积蓄贷款买了第一套,还完第一套的贷款之后,贷款买第二套,全家搬到新房子去,旧房子出租。然后积蓄还贷,这个时候工资加上房租,经济已经很宽裕了。还清了之后贷款买第三套,再搬到新房子去了,前两套积蓄出租。这时候就可以以房养房,新的还贷房租已经完全可以抵掉。这样,到他退休时就有价值三百多万的房产,而且其中两套还能生产租金。生活已经是完全的中产阶级水平。这个真的很值!

所以,看出来了吧,房子根本不是单纯的结婚道具。她更重要的是她的资本属性。是良好的投资途径。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我认为他点中了“房价高涨”后面的那个更重要的“第三只”推手(政府和商人外):相当一部分市民(这个比例在中国也在不断上升中)在解决了自己的基本居住需求后,也开始把投资房产作为谋取暴利的主要渠道了。没有这个得到源源补充的大潮的推波助澜,前两只手是无力造成目前的状况的。

先说说西方国家的一些情况做参照物:

把房地产(最可靠的长线投资)作为自己积累个人财富的手段,已经是西方普通人的共识和基本行为了。亚裔(特别是华裔)移民在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更是让当地居民目瞪口呆:他们在落地后不久就利用自己的“节衣缩食”存下了首期付款(西人由于习惯于享受和“超前消费”,往往只能依赖前辈的遗产,否则会一世当租客),然后又以惊人的还款速度,并借着原持有房产的升值空间,来贷取更多的投资资金,同时在“量”(更多的买卖和出租)和“质”(向更高回报的地区挺进)方面突飞猛进。就这样,不断地“蚕食”,英美澳的传统的富贵地区的房主都在慢慢“易手”,拍买会成了亚裔的舞台,西人则成为“看客”。。。。。。。

地产的发展是西方的政府乐于接纳的,他们从地税(另有许多各个部门必收的“过路费”等)和每个房产交易中名目繁多的税目里向买卖双方都来刮油水。他们还掌握了自由控制房价的主动权,中央储蓄银行的利率是房价升降和幅度的最重要的晴雨表(我自己就见证过从3%到19%,再到5%的巨变过程)。

但是,投资房地产并不是一个保赢不亏的买卖,对地区和街道等的选择,关于房产的知识(历史,结构,材料,。。。。),对卖家的研究,以及对未来买家的期望,等等,构成了一个复杂强大的体系。长期的数据虽然证明了七年房价翻番的事实,可是也有无数个“戏水”者大败无回的个例。

话扯远了,回到国内吧。

我不想隔靴抓痒,但想指出:

房价这台大戏,每个参与者,都有干系。

关键是真正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好“计划”和“市场”的手段的合理运用,克服(有时也要“打击”)贪念。。。。。。那样的话,中国房产的健康发展,才有出路。

出国后,最大的感触是:

当“衣食”问题基本解决后,“住”和“行”就是每个人的最大追求了。

君不见西方老资国家就是围绕着“房”和“车”来建立他们的工业体系的。一切东西(能源,钢铁,材料。。。。。。)都是这两个的附属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