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论传统武术和散打 -- 碧血汗青

共:💬30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论传统武术和散打

原来是不打算这么严肃地写什么论的,因为论起来实在太辛苦。可不断地听到诸如什么传统武术,或者武术打不过散打之类的言谈,于是就勉强来论上一论。

可想当年某生写八股,注意不是八卦哦,是八股文,这名字呢叫做《拿破仑项羽论》,该生道:霸王力能扛鼎,何况拿一破轮乎?因此被狂殴至今。

由此可见,这个论一旦论不好,是要出大事的,想某一介妄人出身农夫,今日里居然也要做起什么论来了,多半也会出点岔子,诸位若是见了 ,帮某多担当则个。

一,武术和散打的概念

武术,一直以来是由基础的套路、对练、散打三部分组成。

任何一门拳术,少林武当内家外家,都是先自基本功练起,基本功各不相同,譬如可以站桩,可以练功架、马步,这个玩意什么用如果看官不懂的话,那就不必看下去了。当然了,这一阶段最高级的就是把本门拳法的各种招数连贯一气的套路,套路的作用是让人能在练习的时候,可以把各种招数和本门的发劲和气息流转等等等等,连贯一气不间断地反复练习,最后烂熟于胸。

再下去一个阶段,就是对练。对练是按照设计好的动作,熟悉各种招数的实战用途,最后熟悉至形成类似条件反射的程度,以求达到一看见对方的攻击,就能自然而然的以相对应的方法去对付他。这个阶段中,太极拳的对练比较特殊,它的推手练习,主要是练自己对在感受到对方劲力后怎么化解和反击,而不太注重形式的规矩。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散打了。一看这名字,自然也就知道这重点在于个“散”字。实战的时候,没有人会按照固定形式来进攻的,自然也要用前面学到练熟了的各种方式来应对,这个除了点到为止不伤人外,也基本是真的实战了。不过关于这个“点到为止”,我个人的体会是很难……。尤其是外门拳脚,速度和力度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没有速度也就没了力度,一旦出手想真的分出胜负,肯定全力以赴,很难保证点到为止不伤人。也许真正的高手可以做到,不过我只是想想,也觉得那很困难……

话说到这里,就要说正题了。现在说什么传统武术打不过散打,不知道说此话的有没有学过逻辑。散打这个称谓,历来只是传统武术里的一个阶段或者训练方式的称呼,无非现在用来称呼实战比赛,这个本身并无任何不对和错误。但怎么最后就居然会有人把散打被剥离出来,成为了一个单独的、相对于武术的流派种类了?有谁能告诉我这个概念和关系是怎么来的?

再说传统武术,武术本来就传统文化之一,传统武术和武术有什么不一样么?真是奇谈怪论。散打如前所说,是武术中对实战训练和比赛的称呼,又怎么和武术乃至什么传统武术对立起来了?首倡此言者,简直是讲了个新天方夜谭给某这个农夫听,因此我郑重其事地请其人去重修小学语文和逻辑基础先。

二,关于散打运动员和民间选手的比赛

任何竞技项目,都是需要科学训练和科学的态度的,包括武术。

散打运动员和民间选手们的比赛,有很大的缺陷存在,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其中的优劣高下,也不能成为判断的依据。

目前的散打比赛的运动员,都是职业选手,整天训练以此为生,由政府和机构提供训练场地、器械、教练乃至专业的医疗人员和体育科学研究人员来协助和负责对他们的培训,可以说除了吃饭睡觉休息就是在训练,国家队乃至地方队可说得到的都是全国各地最优秀的训练条件。

而民间选手们则都是业余时间练习,了不起就是早上起来练两钟头,更别说他们的场地、训练条件等等了,和运动员们比如何?怎么比?谁来告诉我?

再说说所谓的比试,职业队是全国挑选出来的精英,由政府或者机构出钱聚集于一地,譬如北京。

而民间选手,能与之比赛大约也就是北京、天津,了不起再远是河南等地的选手能来北京参加比赛,难道还能希望云南广东四川等地选手们丢掉自己的工作和家人反目,跑到北京来参加比赛?

进一步讲,就是愿意这样自费大笔钱财和大量时间来参加比赛的,又有多少人是具备这个条件的?

再进一步,有这样条件可以来参赛,而又愿意来(肯定有不愿意的吧?)的人中,又有多少人能代表各流派的水准?

话说到这个份上,我想有点基本分析能力的人,都可以想到是什么答案了。

这样的所谓的“比赛”,能比出个什么名堂来?有多大的实证价值和可信度?

再说比赛规则。

散打比赛要带拳套,还有诸如倒地不能超过多少秒,不可以使用反关节技,不能打什么部位等等。

职业运动员们天天按照这个规则还戴着拳套练,民间选手就没有这个福气了。于是这么一来,地躺类的拳术,譬如狗拳和地躺拳是不要想去了,只要上台一摆POSE,三秒钟后就自动输了。

缠丝之类的手法也不用玩啦,拳套在手,爪子抓不了人,就能和对手大拥抱了,那还玩什么,一边凉快去吧。

还有那什么少林的十三趟青龙抓,也别上去现眼了,这抓法八成手法是撩阴抓阴,抠眼裂鼻,别人手脚,上了台整个就是一废物,也歇菜。

话说回来了,这不是就等于是要中国的散打王用柔道规则和柔道冠军,或者用拳击规则和泰森去比试吗,谁赢?

现在可以请台下的观众举手表决了。

注:凡有反对意见的全部拉进小黑屋测试智力先。

三,对现在进行武术散打比赛和训练的观念

武术运动本身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吸收、改善的过程,时至今日,和国外的交流多了,门派之见也浅了,可以说是个大发展的好机会。固步自封显然是要不得的,吸收完善才是王道。现在相当多的武术散打运动员固然训练条件极好,训练方式也很科学,但也不是没有缺陷,而且缺陷还很大。

这个缺陷是什么呢?那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

目前运动员的选拔,有从武术队和民间选拔上来的,但也有不少是从摔交队和拳击队中选拔来的,然后加以腿法训练,就此上阵。原因是这样出成绩的速度快,效益高。

我倒不是说摔交和拳击运动员不可以练这个,而是目前这样的情况多,对武术的长期发展并不是个好现象,因为这样没有后劲。

个人以为,正确的方法,是应该以各门的基础训练(基本功、套路、对练)去对各不同特点运动员进行训练,然后以目前科学的体育训练方式进行散打训练,这样即保持了各种流派拳术的特点,又可以大幅度的取长补短,但是相信这样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显露出优势来,但我相信,这是武术应用比较好的长久发展战略之一。

不要告诉我直接从武术队去选拔,这样我要鄙视的。

武术队的选拔选手,受比赛规则的制约很大,因此最高的也不过170CM,熟悉武术套路比赛的人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一个身高185CM的选手和165CM选手都去耍长拳,185的倒是看着很舒展挺拔,可惜动作看来楞是慢了一拍,好象很散哦,于是扣分。

你说冤不冤?你是教练以后还要185CM的吗?打死他你也不会要(打死你当然会要了)。

马虎马虎论完撩,收工,洗洗睡去。

TNND,关机器前突然想到还有没说的,就是武术不单是拳脚问题,还有其他问题在内。

不知道大家伙看过实况转播的那位和东方不败一样玩绣花针的武警抖功夫没,用手投掷出去的缝衣针能打穿三到五毫米厚的玻璃,还能打出事先想要的形状,好比十字和一字,体院还专门把他拉去用仪器做了测试,测试过程也播出了,不知道说武术是造神运动搞出来的有什么感想?

玻璃的硬度比铁高,那针击穿玻璃需要什么速度?有愿意计算的兄弟可以去算一下。

就我从节目中听到,他还真用过,他部队的领导说他上街抓住过小偷,是在BUS上用飞针把小偷的手和包一起给扎穿了,手和包被钉在一起了。

这位武警兄弟说他这就是家传的武功,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和他比试比试以证实他的飞针功夫的真假不?

元宝推荐:老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