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 -- 铁骑边塞

共:💬7 🌺4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再谈住房和房地产(续)

房地产市场的第一受益人是地方政府,为地方财政计,为迅速改变城市面貌计都有推搞房地产价格的本能冲动。房地产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是立竿见影,对钢材、水泥、沙石、玻璃(中国这几样东西产量高居世界之首的缘由)需求极大,管材及有色金属中铜、铝需求同样如此,更不用说建筑业对劳动力的庞大需求了。第二位的受益人非房地产商莫属,他们和地方政府互相依赖互相支撑。在持续兴旺之下量价齐涨,形势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开发是一片楼盘接着一片个楼盘,财源滚滚。

这就到了下家买房的,都是什么人呢?首先是居住需求,被谓之曰“刚需”。不知自古以来盖了房子是用来干什么,也许人类以来的盖房史不是满足人的“刚需”的居住需要,而是建房子用来满足玩赏的“软需”。

其它就归结为投资或投机了,大体可分三类。第一类为卖而买,迅速变现标准投机型。这类人大都整栋的从房地产商手中买房,一个人资金不够几个人合伙,瞄准的以中低价位为主,价格比开盘价优惠20%——30%。有能够迅速变现的,也有砸在手中的。知道的一位买了某小区整栋楼,8、9十平米的基本脱手了,可小户型在整栋楼中占得比例不足三分之一,100平米以上的居多数,大都卖不出去。不是买房人相不中,而是囊中羞涩实在买不起,有钱谁不愿住大房子!而现今开发的房子却是以高档房大户型为主。此公仍在头痛中。

第二类,较长期投资型。这类人大都买临街的商住一体楼,这里面又分两种,一是买了自用经商(这类严格说应该属于“刚需”),二是买了出租吃房租。后者中就有黑钱灰钱进来了,一些实权领导将花不了的钱在本城或到别的城市,个人或者合伙买栋楼用来出租,机会价格合适再卖出去

第三类保值增值型。这里面涵盖的人群最广,有工商业主将钱投进房产的,有业余做生意或投机赚了钱进房地产的,卖几套到几十套不等。有黑钱灰钱花不了到房地产寻求保值升值的,前述两类主瞄准的房产都是中高档住宅,并且相当数量的都是大户型。再就是有几个闲钱的升斗小民,瞅准机会自己的闲钱再贷点款买个一套两套。

以上是房产买卖市场,实际居住情况如何再说一下。上面说到党政机关实权部门、一些事业单位和央企大都不愁住房。这些占的比例不高,每个地县级市一、二级局统共算起来七、八十个,真有实权能办事的加上不属党政口的法院、检察院不过二、三十个。能给市直机关干部职工普遍建房的,也不是每个市县政府都能做到。单位建一次房在者有份,再建不知猴年马月,后来者就得依靠自己了。

普遍来看中低档房居住率很高,中高档房居住率很低。知道的一位企业负责人住一高档小区三年了,据他讲“听说”小区的房子都卖出去了,不过真正住在那里的不足四分之一,20%略强。他这说法与我的个人观察吻合,从年轻人住房需求看,单位好家里有钱有势的自然不用愁,父母早都给准备好了。那些普通人家的城里年轻人结婚买房大都靠双方父母,选择基本都是中低档房或位置差的,现在普遍的是农村上来的年轻人和流动性人口,基本选择租房,租的大都是中低档房子。出租房中单位房最抢手,不是说了好单位都有两套房以上,旧房子出租,这些房子位置好、配套设施齐全,价格适中,所以得到市场钟爱。在租房中有过亲身经历,对住房情况和房地产有了直接了解。

两年多前,因情况特殊不得不出去临时租房,通过中介看了不少房子,最后也是差强人意。总之相当多的人为房所困,又有相当多的房子闲置。另外就是房子价格与收入背离过于严重,京上广如此,其它沿海城市如此、中部内地直到西部都一样,只不过程度稍轻没质的区别,拿一个知道的内地县级市说,好单位就是党政机关、教育卫生,这些单位平均月收入不过2千。在编的大概3万人,社会的主体,服务业和制造、纺织业从业人员是社会的大多数,基本月入在800—1200之间,1200——1800的很少,能到2000的更少了,如此的收入仅够日常生活开支,何来余钱。而房子最低的价格是小产权1800元平米,高的竟然到了7000元平米,四面八方开发,处处工地。这些大家都有比较不再多说了,就此打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