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西方八国集体讨债,印度阿三耍痞抵赖 -- 简裕

共:💬48 🌺5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让你看看自由的水煮洗衣服。。。;这衣服应该很干净的?

种族世袭的工作。。铁饭碗哦。。。羡慕不?

电影《outsourced》(世界是平的),那个白人住在经理家,经理家后院好像就是洗衣服的大工场,印象是吧

故事的理念不错,鉴于影片过度、刻意地美化了趋炎附势、锱铢必较、爱贪小便宜的猥琐阿三形象,并且有严重辱华言辞,只能给2星。天下人都知道,美国人把呼叫中心转到中国不是因为成本,而是因为在印度的呼叫中心接二连三的发生欺诈。美国佬就自欺欺人吧。内心深处畏惧中国,表面就不停调侃

此文由 pachu 发表

  在当地朋友带领下,记者来到孟买市区马哈拉克斯米火车站附近的一座桥上。据说,这里是观看亚洲最大露天洗衣场的最佳位置。人还未到洗衣场,空气中很远就飘来了一股发霉、潮湿并混合着洗涤剂的难闻气味。此时站在桥头向下看,眼前只是一排排混在高楼大厦旁的贫民窟,与孟买其他杂乱无章的贫民区并无二致。经朋友提醒,再定睛一看,桥下真是“蔚为壮观”:数百人正围着一个个用水泥砌成的长方形洗衣槽,洗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衣服、被套、床单。在早已辨不出颜色的水里,有人抡着棒子用劲敲打,更多的人则是用手“啪嗒、啪嗒”地捶着、搓着、甩打着衣服,四散的水花伴随着衣物此起彼落的巨大声响,汗水混合着洗衣水,累了渴了,舀起洗衣水喝上一口,继续干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洗好的衣服要么挂在一排排绳子上,像一只只飘舞的风帆,要么干脆就铺在房顶上晾干,与远处高楼的轮廓,构成了一道都市奇观。更让人惊奇的是,在浩浩荡荡的洗衣队伍中,很少看见女人的身影,清一色几乎全是男人当家,其中还有不少年轻小伙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据当地人介绍,由于100多年前,孟买很少有自来水,加上季风气候明显,每年长达几个月的旱季常滴雨不下,大小河道一律干枯,洗衣难成了政府必须面对的头等大事。于是,露天洗衣场便应运而生,成为当时值得夸耀的一项市政工程,专为大大小小的洗衣店提供公共洗衣场所,堪称一座大型的“洗衣集市”。洗衣场建成时,总共有800多个水池,可同时容纳千人同时洗衣,迄今仍保留着手工清洗、露天晾晒衣物的传统习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百年一晃而过。虽说如今洗衣早进入电器化时代,但这座找不到一丁点现代化迹象的洗衣场依然生意兴隆,人人洗得热火朝天。究其原因,对于大多孟买家庭而言,洗衣机仍是不必要的奢侈品,市民还是习惯将衣物送到洗衣店。而洗衣店老板又乐于把收集来的衣服送到人工便宜、收费很低的洗衣场去。不光有钱人的衣服被送到那里,穷人也把衣服送到那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此外,由于信誉好,从洗涤到晾干直至上浆都是一条龙服务,不少饭店、医院都很青睐露天洗衣场。据说,一个洗衣人一般至少有50个“老主顾”,光为这些客户洗衣,就能为他们带来每月8000卢比的收入(1美元约合45卢比)。看着水泥槽里浑浊的洗衣水,记者不由得暗自担心,自己入住旅店所用的床单、被褥、枕套等等,莫非也是洗衣人手中的“杰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翻开一本记录孟买历史变迁的老画册,你会发现当年画家笔下的洗衣场,与如今所见的一模一样。其实,不仅这份传统产业百年来丝毫未变,就连画中洗衣人说不定也是现在哪个洗衣人的祖辈,因为他们的职业和身份世代相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洗衣场的英文名译音是“都比嘎特”,印地语意为“洗衣人的码头”。“都比”在当地是个姓氏,也是印度教“苏德拉”种姓的一部分。这个种姓又分成许多亚种姓,每个种姓都从事不同却固定的世袭职业,“都比”专指洗衣人。这些洗衣人即使有了钱也不愿接受教育,也不愿转行,只想守着这份世代祖业,洗衣、晾晒、送还,过简单的日子,享受简单的快乐。无论种姓高低,穷人富人,都比人都愿意为他们洗衣。难怪当地人戏称,在终年高温炎热的印度,如果没都比人,不仅富人们不可能衣着光鲜,就连穷人也只能整天脏兮兮,生活在一个汗臭冲天的世界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洗衣场#孟买#世袭#干净通宝推:乘波而来,简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