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陈凯歌阉割赵氏孤儿 -- 胡杨

共:💬237 🌺1239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看别人是怎么理解《史记》和此片的

核心提示:《史记》所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精神,其实挺吓人的。无论是没落贵族、门客、浪子、野民,内心都扎着一种病,这些卑微的人,只要有机会,都要活出超人一等的水平,只要存在强度的舞台,就要表达自己的狠。

《赵孤》:我要你知道我的狠

唐学鹏 2010-12-10 08:51:57

摊开网络,满眼都是狂捧《让子弹飞》和狂贬《赵氏孤儿》,觉得潮流击打一个人是有惯性和偏见的,就像股票一样,在低得不能再低的时候,照样有人弃之如敝屐,看不到转折已经发生了。一个人不可能老像《无极》那会儿贡献笑点,智者会输愚者会赢。没有尿点的,憋尿太猛,迟早尿崩浪流;只有笑点的,泪腺也会舒张一次。

我的意思很简单,《赵氏孤儿》是部挺不错的电影,没到陪衬的地位。陈凯歌老师,这一回不应当被嘲笑,他依然神叨,有高举难落地生根的雄心,有激越但无法具象化的情怀,他继续有思想但没能力,有思考但表达不好,他继续注重整体情境上的,而忽视人物表演自然状态上的,他继续“有导无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整体上他还是对路的,他的《孤儿》以及过去的《刺秦》,都真正能体现出一种自尊的东西——《史记》用多个篇什所表达的精神。这很可贵,尤其对于当下。(《史记.赵世家》)

《史记》所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精神,其实挺吓人的。无论是没落贵族、门客、浪子、野民,内心都扎着一种病,这些卑微的人,只要有机会,都要活出超人一等的水平,只要存在强度的舞台,就要表达自己的狠。当时人均寿命不过34,小疾便可殒命。无端端的战祸、难以预测的强拆、饿瓢千里的常态、朝见夕死的沧桑,君主一念之间方圆数里的不遗漏屠杀、市井一言不合的拔刀斗狠迅即毙命。末世考验的是残酷的美学,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每一餐都是最后的晚餐。这种高热的残酷感无疑感染了陈凯歌,他咀嚼体味越深便越难以自拔,他用莫名其妙神经质不着调的演员台词,来应和这种高热态的人性,《刺秦》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做得太过了,《孤儿》也有迹难掩。但这并不是大路数上的错误,这跟后现代观众找乐闲适自我安顿的口味产生严重冲突,用脚投票之下,名导即刻脑残。

用现在的眼光看,那时候的人活得都有点“违规”。人交谈时候一个眼色不对,立马结仇,再不往来。哥们之间互递心声,一个人说句千万别泄露,另一个马上拿刀割脖子。为了一个舞台一个身份,可以杀妻求将,吴起图的并非荣华,吃得最差睡得最晚,图的就是一种人生的狠劲,曲折未可定义的名声。为干掉同一个敌人,可以为陌生人献上自己的首级,拿去做诱饵。客对主的国士般的报答,不是展现主的厚待恩义,而是展现自己的牛比。最伟大的刺客可能从未杀人,剑术平平,身体赢弱,但骨相神勇,怒而脸色不变,远超血勇面赤脉勇面青的肌肉型男。最伟大的外交家可以不顾周礼,在不宜武力的外交场合动刀子胁迫强主签订合约。猥琐地存活N多年,就是等待一次机会一次垂青一次小宇宙爆发一次人品爆炸,在历史上凶恶地刻上“老子到此一游”。在易水寒之前,尽量差遣人主,金银美女越多越好,姿其所欲,变态消费。

如果再看《孤儿》的编剧之争,就不会觉得陈凯歌很傻,而是那几个出走的编剧很傻。那些编剧想把《孤儿》变成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的本子,觉得程婴用十五年时间利用赵孤先认贼后杀贼、唆使少年杀人这件事的残忍,最终想将报仇故事变成人性反思的故事。他们忘记了《 史记》所传递的春秋精神——人,即使在现代文明的绅士眼里看着有点变态,这些人都认命地在变态的道路上表达自己超人一等的水平,用自己的一忍、一耻、一义、一刺,来证明自己的瞬间属性,来洗刷所有的猥琐和懦弱,用程婴的话说,“要站在屠岸贾面前,告诉,你是谁,我是谁(请注意最后这一句)”。我非常欣慰地看到凯歌大叔坚持了《史记》关于人的定义,人就是在稀缺的状态下,活出自己梦想的最高狠劲和水平。

被评论称之为“烂尾”的《赵氏孤儿》后半段,相反,我觉得相当不错。我不是一个记性很棒的人,我无法还原所有的台词,只能在我的观念里面复述大意。屠岸贾说,“你刺杀的机会很多,为什么要养大这小孩(程勃)来复仇?”,程婴说,我发过誓,我一定要这么干。我要表达我的水平,我要你和仇人之间相亲相爱,最终溃败(屠岸贾在林中最终还是救了程勃),我知道这小孩不一定打得过你,不一定能复仇,但我就是要这种很大不确定、经常自我拷问和挣扎的复仇。我要让你输在我的隐忍的耐力里面,输在我耻感的承诺里面,输在我原本不打算用儿子命来换赵孤命的懦弱意图里面,输在我十五年担惊受怕害怕秘密泄露的患得患失里面。屠岸贾说,你亲手将你的孩子给我,让我相信他是赵孤,然后又他妈教唆小孩,是不是有点残忍?程婴迟疑了一下,这一质问显然打中他的内心,他只得用牺牲主义的说辞来辩解,“他救了100多小孩,他值”。屠岸贾面露嘲笑之色。

太史公曾评点这些高热状态下的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如果要引申出来,倒是程婴内心深处的真实答案,“因为你他妈太狠了,我要让你知道我的狠”。这句话,本朝亦然有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