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求助】住宅离基站50米左右,请问辐射对人体影响如何? -- 狮团子

共:💬91 🌺2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些不准确的地方

DNA在常温下是一个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高分子材料,否则自然界也不可能选择它作为所有生物的遗传载体了。但是,DNA有一个弱点,就是对高能辐射比较敏感。如果某个高能的辐射恰好冲击到了维系DNA分子稳定的氢键上,就有可能造成它的断裂,从而触发某个DNA编码错误。

这段机理讲错了。高能辐射对生物的主要损害机理是在水溶液里沿粒子轨迹造成电离效应,产生自由基攻击生物大分子。这主要是共价键上的反应。一般说的电离辐射,产生的自由基能量是很高的,对生物大分子绝不仅仅是搞一下氢键这么低级的活动。比如在DNA上,就可能产生碱基交联之类的事故。

DNA的氢键本身,偶尔断开一下是没什么太大关系的,而且活体里的核酸的氢键实际上就是处于高度的动态中的。

另外辐射损伤对蛋白和核酸都有影响的。只是因为核酸是遗传物质,它上面的损伤有放大效应和记忆效应,所以比蛋白损伤更显眼。

蛋白质的辐射损伤有没有呢?有的。比如说眼睛的透明部分,受到辐射损伤以后,可能产生白内障,这就是蛋白质被损伤了。眼睛里的DNA并不一定受了什么伤害。

高能辐射只有同时或短时间内击中一个DNA双链的相同位置,才会破坏1:1冗余备份,造成细胞无法自我修复。

这个也不对。DNA损伤有几个修复途径,有的途径是可以利用备份把DNA修复回原样的;有的途径就只是救急,在四处失火的情况下,把DNA赶紧连起来而已,这种情况下就会引入突变。大部分的辐射突变应该都是这种情况,并不需要两个配对的碱基一起被破坏。

另外,后面讨论辐射的部分,说无线电波因为能量低就对人没影响,这个说法不严谨。粒子如果是跟其它基本粒子简单相撞,那光考虑能量大概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研究电磁波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不能不考虑物质跟电磁波的共振吸收之类的相互作用,这可不是依照能谱直着往下排的线性函数。而到涉及到人这么复杂的物体的时候,还得加上生理学的考虑。

比如说,紫外光为什么对DNA损伤大?主要原因其实不是因为紫外光的光子能量就比可见光高不少。关键还是DNA的碱基环在短紫外光区(240-280nm,所谓UVC的一部分)有很强的吸收。吸收的能量哪里去了?用到pi电子跃迁上去了。成键的电子跃迁,自然要影响到共价键的。而蛋白质在200-300nm(在UVC和UVB的范围内)也有强烈的吸收。所以UVC和UVB,对人是有损伤的。假如波长稍微长一点点(当然能量的确是低了一些),进了320nm,DNA的碱基或者蛋白质对紫外线的吸收就接近0了,这是所谓UVA区域,对人是无甚大害的。舞厅里的黑光灯就是发射UVA的,穿一些面料的衣服在下面经过会荧光闪闪。捉苍蝇的黑光灯和验钞机的紫外灯也在UVA波段之内。

而能量再低一些的可见光呢,其实在生物体里还是要造成破坏的:细胞里的物质如果对可见光有强烈吸收,也是能产生自由基的,这在直接吸收光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光合生物细胞里就是个大问题。生物就演化出来抗氧化系统来对抗这种破坏。

所以把这类作用用能量谱来一句话概括是不恰当的。实际上,化合物在红外-可见-紫外波段的吸收,主要跟它们的电子结构有关系。对特定的化合物来说,有一系列特定的吸收波长,能量太低的光子固然不起作用,但能量太高的光子可能还就不吸收呢。所以脱离了辐射剂量,强度,以及跟具体物质的作用方式,光拿光子能量来说哪个波段对人没影响,这是不对的。

红外线照1秒钟的辐射就抵的上半年持续不断的基站辐射了。红外线照一秒有什么了不起,嘿嘿现在天冷了,还是爽快点多照一小时吧。因此,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所有日常民用的电磁辐射基本不会对细胞造成辐射损伤。

比如这里,红外和无线电波对人体的作用机理肯定是不一样的。红外光还有比较强的粒子性,到了微波以下,就以波动性为主了。微波对生物的的作用就不应该光看它的光子能量,还得看电场效应。既然机理不一样,自然不能简单的说因为照了一秒红外没事,所以照半年微波也没事。这个还是得靠实验数据说话。

当然你的意思我非常支持,对于一般剂量的无线电辐射,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知道发射功率然后再知道个距离就足够解释很多问题了。

通宝推:星辰之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