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绝知此事要躬行【零: 历史里头没有成功学!】 -- 山有木兮

共:💬77 🌺74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社会领域的正负反馈

兼回楼下达雅兄

社会领域里的正反馈,当然是广泛的。在微观上,人类行为会有一个认知的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这个过程是一个非线性的、个体意义上离散的过程。因为认知发生了变化,那么人们对“满意”(结合“有限理性”的说法)的定义及其临域的界定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么,正反馈发生了。

同时,微观上,正反馈很可能还不是由认知发展带来的。很可能人们根本就没有真正认识到一个事物,只是因为这个事物成为了主流,所以“盲从”了。熊彼特在讨论创新以及发展问题时,创了一个说法叫做“游行花车”效应,说的就是这种现象。我想推广到社会领域也是适用的。人们或许仅是为了一种自己都不自明的喜悦,就跟着游行队伍走了。或者,举这样一个例子,Lady GaGa那个妖孽(此词非贬义)前两天穿了一个“培根肉片装”出场,结果今天我在报纸上也看到一个中国小伙,也穿了这么一身....我很担心,今年巴黎和米兰两地的时装秀....

所以,在宏观上说,正反馈就会形成持续的演进,甚至“革命”(组织革命、制度革命、工业革命乃至国家政权甚至意识形态的革命),这一种现象在工业问题上,也是有颇多学者在研究的,颇有一些读物。

所以,就正反馈而言,我想设定“个人”模型很重要,它或许比我们目前所能想象的都要复杂。对“先行者”(first-movers)的研究很重要。

此外,不能不提“负反馈”。社会现象中负反馈也很多,“竞争”本身就是一种最广泛的负反馈。这里不仅仅指的是市场竞争,也包括社会竞争。比如女性爱穿网状丝袜,但满大街都是渔网袜之后,也许它就变成老土了。再比如,中国即将要产生3000万光棍,要是咱们不能从越南、日本、东欧抢些新娘过来,这个负反馈也会使得“重男”现象受到抑制。这是因为“个人模型”还跟社会资源、社会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后两者既有限,但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系统。

当然,负反馈还有各种僵化、路径依赖.....

正负反馈还可以纠结在一起,比如新产品出来之后,先要拼个你死我活,但“主导设计”出来被社会认可之后,又变了...

不知道对不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