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人间漫谈之梦的世界 -- wild007

共:💬163 🌺124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外篇——苏联之路(三)

苏联人基础教育扎实,使得人才的产生形成一个完美的金字塔,在此基础上,斯大林又设计了一套非常契合的体制,将各种人才分门别类地指派到特定的岗位上。在今天,我们称这套体制架构为社会主义。

在产业革命发生后,人类社会已经开始从物资匮乏向物资富余过渡了。而二战后由于人口的急剧减少,这一特征显得更为明显。于是,只要尽可能多地把资源集中到对未来科技的发展上,那么持续提高的生产力就可以把人类社会带上良性发展轨道。无论是西方自古以来来的压抑人口还是东方周期律的定期大幅消减人口,都可以在这一问题上得到统一,人类社会的未来显然将要改写。因此,苏联人确信自己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他们把“低阶的工作”都指派给那些智力水准不高的人群(表现为学习差),而智力水平足够的人群则尽可能地投入科研领域。

不过,我们当然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这套社会主义体制将人群人为地进行了划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泾渭分明,社会明显地分为两个阶层。在初始阶段,由于科技人才的全心投入,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使得体力劳动阶层并没有多少怨言,相反还非常乐意于接受这种划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科技的发展越来越遭遇瓶颈,投入也越来越大,这就给体力劳动者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负担。同时由于从事体力劳动行业的人都是在智力测试上淘汰下去的人群,创新能力极其低下,所以指望底层的劳动生产率自发提升几乎是不用指望的事情。这样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阶层的矛盾开始慢慢显现,而此时,更致命的问题出现了。

苏联人在斯大林时代经历了一遍又一遍的大清洗,虽然一度打破了自古以来东正教治下貌合神离的俄罗斯痼疾(其实也是农耕社会的痼疾),中央集权得到空前的加强,但是历史惯性还是使得斯大林的努力大部分付诸东流。当后面几任俄罗斯领导人都纷纷选择和斯大林划清界限,苏联又开始退回类似于东周统治的那种状态。大量地方上的强权人物进驻中央,使得俄罗斯的政策开始分崩离析,各加盟共和国都开始极力为自己的利益争夺,所以苏联越到后来,统治阶层的平均年龄越大,因为只有这些“万金油”人士才能镇住下面一片的争吵声。

政治和地域的分歧使得科研领域的浪费越来越大,后任开始肆无忌惮地推翻前任的项目,来为自己的政治利益谋求更多的基础,科研工作者在这种旷日持久而又摸不清方向的政治游戏中渐渐失去了进取心,开始消极怠工,甚至干脆分化,大量卓越人士转而投向政治领域。于是当航天总设计师科罗廖夫逝世后,苏联航天事业顷刻间下降几个档次也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因此当里根使出一招星球大战计划的时候,苏联内部几乎已经快咬成一团的政治派别们就好比看见了一根诱人的狗骨头,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和美国人的太空竞赛中,而不管那究竟有多少可行性。

这种饮鸩止渴持续内耗的局面,终于在三年死三任最高“万金油”的情况下走到了终点。很多人会对戈尔巴乔夫的农业政绩嗤之以鼻,但是那的确怪不到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底层那近乎窒息的压抑气氛下(因为成分限死,对未来无希冀,能力又的确低下),恐怕神仙也难为这无米之炊。所以苏共中央都很理解戈氏,而要改变这一局面,显然要么终结政治内斗,要么把人才引(指派)向底层,而这必然都需要更大的权利。但是可惜权利向来不可能完全是由别人赋予的,中国古代的皇帝还一不小心就被架空,而戈氏本身又怕死又不敢承但责任,这几乎就注定了苏联的覆灭。

苏联的问题到此为止吧,这几天翻资料也翻得够呛,还是谈美国有趣,呵呵。

PS:戈氏大部分时候其实是牵线木偶,后面有真正的操盘者在掌控着一切,不过,由于操盘者不止一人,且各怀心事,才被叶利钦各个击破一举翻盘。这里面应该会有极精彩的文章,不过我目前还没有看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