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国企往何处去? -- 秋末冬初

共:💬26 🌺3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尘归尘,土归土

我的讨论基于两个前提:中国政治关系的核心就是央地关系,国企也不例外;中国施政路径将更加公平。至于所有问题的核心(干部问题),则不在这次讨论之内。

国有企业在央地夹缝中的企业性、行政性和央地属性。除了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的分类,国企让人感觉雾里看花,甚至混乱得无法进一步归类。比如央企成功的例子有振华港机,地方企业成功的例子有徐工机械。再比如央企管理失败的典型有最近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而地方企业则不胜枚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讨论国企?国企中,有中石油这类纵向寡头垄断,也有中电投对铝业的产业链延伸。如果我们的认识,把“企业性”定义为企业家先见之明的逐利过程,那么,作为央企的中电投显然符合这个条件。而国企的“行政性”则模糊不清得多,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还是行业发展自身规律的需要?抑或仅仅是历史的行政垄断向现实的惯性延伸?至于国企的央地属性,则更加富于历史意味。国家通常把央企当作宏观调控的一大抓手,而地方往往把地方企业当作自家的小金库。随着财税机制的变化,地方企业的小金库作用越加突出。(这个与利税大户是有区别的,当下地方欢迎央企来投资,其目的在于利税留于当地——只要稍加注意,便可发现,当央企设立控股公司或者子公司时,大规模利税即将到来;而分公司则不一定,地方政府也不太喜欢这种模式)

国企(公务员)的内部二次分配与社会的二次分配。国企(这里可以把公务员放进来,因为讨论的性质一样)内部的二次分配,因行政级别而异,因行业分工而异,因部门、单位寻租(受租)能力而异,因地域环境而异。这种差异,甚至可能大于社会的二次分配差异。而舆论的进入,放大了这种差异。这种混乱,是怎么造成的?又怎样消解?(社会对国有垄断企业员工工资明显高于社会水平的意见,到底是一个真实差异下的意见爆发?还是媒体在传媒操作上的导引?)

金融类国企的地位问题。中国何处去?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更资本主义一点,还是更共产主义一点?从理论上讲,工业类企业是应该占据主导地位的,而金融类企业应该作为辅助。从利润来源上讲,金融类企业的利润来源类似张五常所语“无主孤魂”,一旦进入完全竞争,则利润率急遽摊薄;如果寅吃卯粮,则容易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人性之恶将循环放大。

推理不得不回到干部的头上。中国历史上的科举流官制度,有其合理的一面,又是否适用于当下呢?

谈国企,容易谈到中央和地方,更自然谈到集权和分权。这是一个政治性乃至战略性的问题。当下的环境,为什么要集权?为什么要分权?

我的理解是,集权源自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也就是重回汉唐。而下一步分权的最大压力,则来自最后一波人口高峰(70年代生人)全面登上政治舞台之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