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汉宣帝元帝西域汉军史实 -- 老芒

共:💬64 🌺160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谢谢老大资料

第一手资料总是最可贵的。阿拉木图应该不是什么古城,至少中文和英文能查到的资料,都是从1854年开始算起的。

但2008年奥运圣火境外传递,阿拉木图是第一站(境外圣火传递路线选取了11个古代丝绸之路途经城市),当时很多体育报道的标题就是“阿拉木图乌孙公主和亲处 古丝绸之路途径苹果之城”。

2千年前,整个阿拉木图附近地区,估计就是游牧马场。外伊犁山延绵千里,“山和山之间谷地众多,植被也好。” 这种地形条件,可能适宜在平原不能正面作战取胜的时候打游击。狂王和乌就屠应该在事发以后都躲进了这座大山里。

初,肥王翁归靡胡妇子乌就屠,狂五伤时惊,与诸翕侯俱去,居北山中。

随长罗侯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与歙侯战,陷陈却敌。惠奏其功,拜为侍郎。

这2段对照的看,还是有那么点味道的。“与歙侯战,陷陈却敌”和“伤时惊,与诸翕侯俱去,居北山中”有没有相互联系那?是不是因果关系那?西域传里没写明,我们只能瞎猜了。

我猜测不是从山上往山下冲锋,而是本来游牧在山下的亲匈奴势力,被汉军和亲汉势力打败,退近了山里。大山广袤,地形复杂,汉军兵力不足,不熟悉地形,不占人和,强弩硬弓的装备优势也无法发挥。汉军主力一离开一个地方,山中骑兵就敢冲下来反击亲汉势力的部落。于是局面就僵持住了,所以最终搞出了个分国的妥协方案,本来双方可能都不想这样,但汉朝不想投入太大,没有大的增兵,所以最后大家谈判分国了。

如果前55-54年左右分国完成,亲汉势力获得了6万户,亲匈奴势力只获得4万户,本来就有矛盾。再最后你家的马吃了我家地盘的草,你们游牧的牲畜啃坏了农耕的庄稼之类,而且汉军主力也撤退或者去别处干别的了,于是应该是前52年2,3月份(阴历),乌孙大的矛盾总爆发,“元贵靡、鸱靡皆病死”, 解忧改嫁翁虚靡大概前93年,她的2个儿子最大也都超不过40,同时病死,我觉得这概率有点小,这里汉书可能打马虎眼了。悬泉汉简里,前52年4月,冯夫人和辛武贤星夜换马,不惜路上丢弃大量马匹,以最快的速度从悬泉往敦煌赶,就可以看出点端倪。

这次汉军应该是大动了,常惠3校尉估计只是明的,西域当时的驻军什么的估计全动用了。等解忧公主前51年回国以后,乌孙的军事力量就已经直线下降了,到前36年陈汤讨伐致

支之前,乌孙西边千里都没有人烟,康居副王,带几千骑兵就能“寇赤谷城东”。当初5万乌孙大军深入匈奴右地斩首4万的乌孙铁骑们(前71年),不过10来年,就已经消失了。就算分国了,6万户的大昆弥,居然连几千康居骑兵都抵抗不了。从常理推测,当时在匈奴大内战,乌孙实力如此强大的时候,能让乌孙军事实力如此大的折损的,这个嫌疑只能是西域的汉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