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汉宣帝元帝西域汉军史实 -- 老芒

共:💬64 🌺160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老大,你是走的那条路去的啊?

阿拉木图南边的山也叫外伊犁山,从阿拉木图沿着伊犁河到伊宁,一直到巩留县,新源县,到那拉提草原,这一片在乌孙时代,估计是连片的,统治不会被分割。实际上就是清朝时期,这一片也大多数时间是统一管理的,哈萨克一独立立马就迁都,毕竟他们心里明白,这片土地是沙俄扩张带来的,是沙俄带来的嫁妆。

1860 中俄北京条约

2.中俄两国未经划定之西部疆界,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以及中国现有常驻卡伦路线而行,即从沙宾达巴哈界牌起,经斋桑湖(今哈萨克东北)、特穆尔图淖尔(今吉尔吉斯伊塞克湖)至浩罕一线为界。3.俄国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设领事官,“遇有大小案件,领事官与地方官各办各国之人,不可彼此妄拿、存留、查治”。

1864年10月7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共10条,主要内容有:1.重新规定从沙宾达巴哈起至浩罕边界为止的中俄西段边界,新界以西原属中国的土地划归俄国。2.划界后,新边界线附近居民,“地面分在何国,其人丁即随地归为何国管辖”。3.换约后满240天,两国立界大臣会同,“按照议定界址,建立界牌鄂博”,并拟定国界记文,互换为凭。4.立界后,位于新界俄国一侧的原有中国卡伦,应于一个月内迁往中国一侧。塔尔巴哈台所属巴克图卡外民庄五处,限10年内内迁。

1881年 《中俄伊犁条约》又称《中俄改订条约》、《圣彼得堡条约》

根据条约及其子约,中国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领土,但仍割让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1820,中国疆域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实际上,汉唐清3朝在中亚的控制范围,我感觉是一朝比一朝小的,西汉实际控制范围最大,唐次之,清还要小些。

汉代从新疆去哈萨克,主要道路应该是走喀什,先从喀什到楚河平原,再折回到阿拉木图地区。东汉应该有了新道路,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沿天山北到赛里木湖,过果子沟,进入伊犁河平原,然后就进入阿拉木图。古代人不会像现代打隧道,架大桥的,能有绕过去的路,估计都是会绕的。直接翻越天山,他们一般还是不会干的。

另外,汉代乌孙时期,乌孙人主体还真是白种人,体型类似今天北欧人。但黄种人可能是统治阶层,比较乌孙是靠匈奴翻盘的,上层社会里估计都是匈奴血统的多,解忧去了以后,乌汉混血的也会不少。

在波斯人心目中,过了阿姆河就是中国领土的观念曾经长时间存在。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伊犁将军府,按西方法理讲,是绝对的领土。人家波斯人如果到了乌孙,结果发现宣战外交一类的权利都被汉朝中央政府控制,乌孙王必须经过朝廷册封确认,乌孙和匈奴打仗,败了把王子当人质送给匈奴,结果汉朝朝廷一道诏书,匈奴就得把人给放回去,谁说了算人家波斯人心里就有数了。原来董事长大老板是在长安的,西域诸王,只是总经理罢了。

当然,哈萨克人要是强调汉唐文物就有鬼了,本来心里就不踏实,尤其估计上层社会的人,掌握教育文化话语权的人都是俄罗斯人,展示汉唐文物,那不是自己颠覆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吗。估计反而真正的下层牧民啊,农民什么的,可能到更愿意讲些汉唐故事。细君,解忧2位公主的故事,可能民间反而还能有所流传。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