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商榷】“五千年第一人”于主席并不过誉 -- 皖江吴郎

共:💬105 🌺117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所以才说你比毛主席睿智啊,瞧说的多有条理?还知道十五年呢

毛爷爷认为“三年超英、五年超美”,所以才有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嘛。。。乖乖,全国都是小高炉,人人都是炼钢工,那个牛逼哦~~~~

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您先回家去问问您妈,她有没有经历过一个叫“大练钢铁”的运动。如果您是九零后两千后,您的妈妈也没经历过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那就请您回家去问问奶奶。。。

我总不会跟你老妈老奶奶合伙来骗你,对不?

对了,给你补补常识课。。。这孩子,上历史课一定是跟毛爷爷打麻将去了

1958年4月2日,毛泽东在接见波兰政府代表团时就将“十五年超过英国”改为“十年或更多一点时间赶上英国,再过二十年赶上美国”(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第417页)。

5月,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李富春提出:“七年赶上英国,十五年赶上美国。”毛泽东在批语中改为:“七年赶上英国,再加八年或者十年赶上美国。”(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21页)

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又一次将赶超时间提前,他说:我们三年基本超过英国,十年超过美国,有充分把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27页)第二天,毛泽东在薄一波呈送的《汇报提要》上批示:“赶超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一九五九年达到二千五百万吨,我们就在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24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