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商榷】“五千年第一人”于主席并不过誉 -- 皖江吴郎

共:💬105 🌺117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切,来这一套谁不会

中国要用15年时间赶上和超过英国。不用1972年数据何年何月的数据,大人先生请明示?

薄一波如是说

当时两大阵营严重对峙和美国政府不断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局势的国际环境下,一个拥有六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憋一口气,矢志增强自己的实力,争取某些产品产量尽快赶上某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奋发图强的精神是无可责难的。列宁在1917年 9月间写的《大难临头,出路何在?》的小册子,就豪迈地提出:俄国要“赶上并且超过先进国家”,(《列宁全集》第2版,第32卷,第224页)我国 1957年为什么就不能提赶上老牌的但已衰落的资本主义国家呢?再说15年赶上英国,就钢的总产量来说,也不能算是冒进。当时我们掌握的资料是:英国从 1913年到1956年的43年中,钢产量只增长169%,年均增长1.3%,而我国“一五”期间钢产量增长近3倍,年均31.8%。1957年,英国钢产量为2174万吨。按照英国几十年钢的增长速度推算(必然发生的经济危机和萧条不算在内),估计15年后,即到1972年,英国钢产量可能达到3600 万吨。我国1958年的钢产量,按第一本账的624.8万吨计算,如果以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那么到1962年可达到1200万吨(八大建议指标的上限),1967年可达到2500万—3000万吨,1972年可达到4000万—4500万吨,即可超过我们匡算的英国1972年钢产量400万—900 万吨。

超英赶美口号合理不合理?是头脑发热,切

最后一个问题,拿《活着》当证据,懒得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