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最近面试的一些心得 -- 企鹅

共:💬26 🌺3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补充二:从面试结果来看几个高校的法学教育成果

迄今为止,面试三十多个了,我觉得可以作为样本空间来做个不算靠谱的简单归纳总结了。

首先,性别问题。男的不到四分之一。诚然,法学算文科,本来就女生多,而男生很多毕业后不从事法律工作了,所以,这个比例还是可以的。但是,还是感觉怪怪的。

然后,相貌问题。没别的意思啊,来面试的这些女生,没有特别漂亮的。人力认为,漂亮女生自己会给自己加分,所以更喜欢先去考虑那些最牛的国际大集团,而不是很漂亮的,自己就觉得竞争力可能稍微低些了。我觉得,可能有道理吧。这个我不是很清楚。

现在说下专业质量。

首先看下院校比例。如所预计的那样,法大的孩子最多,一半还多。而法大的硕士,一部分是本校的本科,还有一部分是外校的外语专业或法律本科。

整体来说,作为专业政法类大学,法大的学生法学素养和专业水平应该算都不错。看来这和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及专业的氛围是有关系的,毕竟每天大家想的做的听的都是本专业的东西。

其它学校呢,嗯。中央财经,毕竟有特色,其学生好像都有些财务类的基础和意识,我想这和院校有关,毕竟是传统财经类大学的复合专业。应该说复合的还可以。

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一所纯粹文科院校,其法学教育相比法大、北大、人大等要差些,但从学生身上感觉和其它院校差别不大,整体可以说质量还可以。

清华大学,作为传统工科大学,其法学院复建以后据说是花了很大力气的。现在从结果看,应该还是可以满意的了。

北外。。嗯。。。北外。还是比较偏重外语类,其法学院感觉专业度比较差。学生也都是外语好,法律知识好像比较空白。应该算复合的不太成功。

其它的学校就先不说了。

再说说外语问题。北外不说了,而其它院校的外语水平感觉整体差不多,所以不可否认北外的外语教育最成功。可能这算是外语专业和普通外语教育的区别?

还有一个对外国和海外比较盲目好感的问题,我不想用崇洋媚外这个词,因为我觉得没那么严重,但是这种好感也比较突出,张口闭口美国如何如何。。。

北外及语言大学等院校就不消说了,每天接触都是这些,而且可能还是正面的比较多,所以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超过正常程度的对英美世界的好感。一说话,就能感觉出来。

而法大,表现的却最明显。毕竟大家都要学英美法,再加上学生的热血和激情,难免有些愤青的味道了。相比之下,其它院校的法律专业的,到没表现出那么明显的美国法律如何如何好中国如何如何不好的问题。

此外,再说说一个我很不喜欢的方面。就是求职者拒绝招聘者的招数问题。

作为双向选择,求职者出于种种原因在整个面试尚未结束即决定不想来这家公司也是正常的,或者在收到录取通知后拒绝也是正常的。但一些方式方法。。。我不知道,或者不愿意去评价了,大家自己看:

比如,有个孩子,确实还算比较优秀,我们打算让他来最终看看。但是,人力再打电话时,她拼命说“你打错了。。。。”。

在比如,有两三个,都是做笔试题的时候以上厕所为由跑路了。不想做,或者做不出来,或者觉得公司不好读可以直接说吧。这个做法。。。。。

就先说这么多吧。呵呵。我不是专门干人事的,就是聊聊这些事儿,算是个记录。仅此而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