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红楼品读]世外仙姝寂寞林 -- 出尘

共:💬5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红楼品读]世外仙姝寂寞林

作者:水上的歌者 提交日期:2004-8-13 9:35:07

  误读红楼之一:世外仙姝寂寞林

  

  

  提起林妹妹,大家想起的,都是她的刻薄,小气,爱吃醋.是一个很小心眼的女孩子.曹雪芹历时十载,增删五次,耗尽心血,而且用了一个极美的神话故事开头,难道就是为了塑造这样一个女孩子吗?一个美貌的,有才气的,但是性情尖酸刻薄的女子?这样的女子,有没有可能是飘然世外,饮风食露,袅娜风流的阆苑仙葩临凡,西方灵河之畔的绛珠仙草下世呢?

  

  其实不是这样的.

  

  大家对她小气刻薄印象的产生,无非是几件小事造成的.

  

  一:送宫花.

  

  薛姨妈得了十几朵宫花,为了向王夫人显好,也为了证明自己的女儿朴素大方,“从小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转送给王夫人的女儿以及侄女儿迎春,探春,惜春,和黛玉.下人周瑞家的奉命送花.她先送贾家三春,最后才送给林妹妹.林妹妹一看就问:“还是单送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周瑞家的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支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不给我.“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丫头,被黛玉这样当面一说,“一声儿也不言语“.暗自生闷气去了.黛玉得罪了她,也等于间接得罪了王夫人.但是,黛玉真的说错了吗?

  

  贾府是侯门公府,诗礼大家,“与别家不同“的.连林黛玉这样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当朝探花林如海的女儿,走进贾府,还“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吃饭时的座位是很有讲究的.黛玉的座位在贾府三春前面.而如果薛宝钗也在的时候,宝姐姐的座位又排在林妹妹前面.因为林妹妹是贾母的外孙女儿,宝姐姐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在父系氏族的封建社会,来自母亲一系的亲戚,比起父亲一系的亲戚要疏远些.林妹妹和宝姐姐比起来,林妹妹是半个主人.宝钗的座位在黛玉之前,黛玉的座位在贾府三春之前,都是尊敬客人的意思.周瑞家的送宫花先送自己家的小姐,最后送给客人,是很明显的藐视.黛玉若是不说她,才叫怪了.

  更重要的,林黛玉那年才九岁.心直口快,有话就说,不会去理会得罪人不得罪人或者什么人可以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的问题.到了后来,她十五岁的时候,凤姐抄检大观园,不去抄宝钗的蘅芜苑,却去抄她的潇湘馆,并且从紫娟的箱子里抄出宝玉的东西,王善宝家的幸灾乐祸,暗示凤姐治罪紫娟的时候,她不是没说话么?在宝钗派婆子给她送燕窝的时候,她明知那个婆子在违规赌博,不是还一边赔笑说:“耽误了妈妈发财“,一边拿了几百钱赏给那个婆子么?她幼时十分瞧不起赵姨娘.赵姨娘来了的时候,大家都站起来,独她和凤姐坐着说话.十多岁之后,她看到赵姨娘,不是“忙赔笑站起来,说’难为姨娘想着’“吗?

  

  她本是世外仙姝,尘缘尚浅时,心直口快,爱恨由心;深陷红尘之后,她和普通少女一样,在成长,在察言观色,在隐匿自己的本性,迁就世人,并且体谅照顾自己心爱的人.假以时日,她不难成为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个潇洒大度的管家人的.

  

  二:探宝钗.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是十分好看的一回.也是促使人们认为黛玉十分小气刻薄的一回.

  

  宝钗的“金玉良缘“一说,始终是黛玉心中的一根刺.每天都刺的她心里发痛.换成别的少女,看见自己心上人身边出现了一个又比自己美,又比自己温柔的女子,那个女子,还偏偏和心上人有“金玉良缘“一说,多半是黯然引退了.可是,黛玉不是这样的.她不但不是这样,还多方阻挠宝玉和宝钗接触.只要看到他们在一起,她想方设法也要跟来.明的闹,暗的哭,一直弄到宝玉柔肠百转,心里梦里也只有她一个了.

  

  这回是宝玉和宝钗第一次单独接触.“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此时若黛玉不来,他们二人的感情加速发展,也未尝不可能.可是,她来了,而且,是“摇摇的走了进来“,可见身姿是何等的风情万种.一下就把自命端庄的宝钗比了下去.她一来,又是抿嘴,又是巧笑,又是含酸带刺的取笑宝玉,使得宝钗面对她的讽刺,只能装傻,一遍一遍的说:“我就更不解其意了.“黛玉半笑半不笑,半真半假,借着紫娟送手炉,又把宝玉宝钗二人说了一顿.自她一登场,就完全控制了局面,成为人人瞩目的第一女主角.吃过饭后,她叫宝玉:“你走不走?“宝玉曳斜倦眼说:“你要走,我和你一道走.“黛玉一听,立刻亲自给宝玉穿上斗笠,披上蓑衣,二人相携离去.

  

  若是这段拍成现代剧,就是粉红女郎和革命女同志的大比拼.在这次和宝钗的较量中,她大获全胜.最后的给宝玉穿衣之举,简直就是示威了.

  

  有一件东西,是万万不能拱手让人的.那就是爱情.李寻欢将林诗音让给龙啸云,造成三个人一生的痛苦.比起娇怯弱女林妹妹的主动争取来,小李飞刀李大侠,不会觉得惭愧吗?

  

  再有就是葬花那一回.林妹妹去看宝玉,却吃了闭门羹.丫鬟说宝二爷吩咐了,不准放人进来.可是,宝钗却在里面......换成现代女子遇到这样的事,肯定是不会去葬什么花的.多半是叫110来帮助开门,准备捉奸捉双了......林妹妹其实还是挺温柔的.

  

  三:林妹妹小气吗?

  

  

  林妹妹对宝玉和他的那些丫头的关系,心知肚明.但是,从来没吃醋过.换到现在,林妹妹就是一个只注重精神出轨,而不注重身体出轨的女朋友了.她不是对宝玉说“你的那些姑娘们“吗?她不是对袭人说“我只拿你当嫂子看“吗?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她从来就没要求过宝玉守身如玉过.

  

  对于宝玉这位多情公子的风流个性,她了解的很清楚.

  

  宝玉脸上有唇印,她亲手帮他擦去,说“你又干这些事了?干也罢了,还偏偏带出幌子来,让舅舅知道,又是一顿好说了“;宝玉对龄官调情,结果被拒绝了,郁闷万分.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了,只有黛玉“心知他又在哪里着了魔过来“----知道宝玉又发了一回花痴了;宝玉私祭金钏儿,合家为他的失踪惊慌.连曹公都没明说他干什么去了,黛玉却知道.她知道那天是金钏儿的忌日,宝玉肯定出府祭奠了.但她也没明说.看戏的时候,她借评价戏中人物时方说:“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哪里祭一祭也就罢了,必定跑到江边作什么?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她理解宝玉的情感,但是,却暗示宝玉不应该出府,闹得家里人仰马翻的.她在宝玉身上是多么用心啊!体贴,温存,以及理解.对着一碗水去思念跳井而亡的旧女友,这个观点近于“禅“了.林妹妹可以得最佳创意奖.

  

  就是这样一个温柔,灵慧,体贴,多情的少女,只因为小时候的心直口快,而几百年来一直背着“小气刻薄“的名声.可见世人误读红楼了.

  

  林妹妹和湘云因为性格相近的缘故----都心直口快,而屡屡争吵.她甚至说:“要饶了云儿,我再不活着.“可是,说完之后,她又和湘云共眠一床了.可什么时候也没见过湘云和她那样推崇的宝姐姐同眠啊.香菱学诗,博学多才的宝钗就在身边,可是,她情愿跑到潇湘馆去请教黛玉;寄居大观园的妙玉无端抢白她:“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黛玉知道她天性乖僻,不好多话,也只是吃完茶走了出来.事后,她还不是和妙玉一起作诗,并且还在妙玉那里留宿过一回么?

  

  说黛玉小气,实在实在是冤枉她了.

  

  

  四:黛玉的归宿

  

  宝玉对她的评价是:“极聪明清俊的女孩儿“.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飘逸如仙,多情似水,玲珑似玉.她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她今生只为还泪而来,她对宝玉说:“你不必管我,你好我自好,你失我自失“.她才气纵横,高贵矜持,外纯内媚,美艳风情;她“成日家情思睡昏昏“,被宝玉听到,羞得脸向床里装睡.那位无暇美玉,红尘中的贵公子,对她宠爱万般,爱她超过爱自己.

 只有一个被爱中的女子,才会那样容易流泪,那样衿贵,那样浑身散发着幽香,清洁得不食人间烟火,不能受一丝儿委屈.

  

  还泪而来的仙草,泪尽之后,复归于西方灵河之畔.只剩下宝哥哥“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了无生趣.那个为他写诗,为他落泪的女子,那个雨夜为他拿玻璃绣球灯的女子,那个笑说“我们岂不是画上画的渔婆渔翁“的女子,那个一到怡红院就先翻他所看的书,所做的词的为他操碎了心的女子,永远的从他生活中消失了.繁华落尽,世间种种,终必成空.怡红公子也终于了误,履行他的誓言,出家为僧.

  

  高鄂安排的掉包计是经不起推敲的.林妹妹也必不可能是在那样被欺骗的情况下,凄凉的死去.宝钗曾说“怪不得老太太疼你,众人爱你,如今连我也怪疼你了“.她俏语娇音,生性率直,还具有很好的幽默感.大观园里,是她屡次带着众人说笑,给花柳增色,为那个繁华富贵乡的森严之地带来无数生气,以及青春的气息.那样一身骄矜,一派高贵的仙子一样的女孩儿,怎么会说什么“我的身子是干净的“这样斯文扫地的话?怎么还会在临死之前说“宝玉,宝玉,你好......“就此咽气呢?那样疼爱她的凤姐和贾母,又怎么会作出“掉包记“这样的催命之举?

  

  还有的红学家撰文说林妹妹是投水自尽的.这种说法令人郁闷之极.葬花的女子,连花儿都不希望它流到水里去.因为:“别看这里的水干净,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她说:“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花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是随土化了,岂不干净?“连花儿也不舍得它落到水里去,怕脏,何况是自己的身体呢?生于大观园,死于大观园,日久不过是随土化了,这才是她的本意.这也才是真正的质本洁来还洁去.

  换个角度说,未婚女子不明不白的投水自尽,是要被万众猜疑的.她爱贾宝玉,但是不能说.连湘云这样爱开玩笑的人,也不会用这个取笑她.宝钗那样处心积虑的编金玉良缘的故事,想嫁宝玉,可是,一旦被她的傻哥哥说破,她不是哭了几天几夜吗?封建社会,高门大族的小姐,说她思春,那罪名可是比说今天的小孩们早恋,要严重几千倍的.若是宝玉一结婚,她就赶着投水自尽,那岂不是没有见识的民间愚妇所为,诗书传家的林黛玉怎么会做这样玷辱门楣的行为?

  

  一部红楼,真成一梦.加上所谓的红学家的误导,更令人无所适从.也许,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具备了一定的资格以后,就可以张着嘴巴不顾事实地胡说八道,将一些荒唐的联想强加于世人.

  

  而林妹妹仍在世外,临风婷立.

  

  真是: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日已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