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福州买房记之开篇 -- fj1989

共:💬23 🌺6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福州买房记之十:东进?

  说地区,说到了开发商去了,不过也算是为后面打一个小伏笔吧。还是回过头来,再介绍一下福州的房产区位情况吧。

  在全国的省会城市里,福州算是小的了。06年,省社科院的老院长严阵在一次讲座中,谈到福建的海西战略,着重讲了如何快速做大做强福州。依他的看法,当时的福州不少指标,如人口数,建成区面积等,在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里算是排名相当靠后,他的说法是仅比贵阳、西宁和拉萨强点。省领导有个不明说的想法,福建的GDP,无论人均还是总值,大约是全国的十名左右。那么,福建其它的各项工作,也差不多要在全国的十名左右。实际上,福建的许多指标,在全国范围来考察,基本上也在七到十二名左右(这是我个人的感觉,如果有错,欢迎指正。要是有精力的话,我也愿意查证一下相关材料)。可是福州的各项指标却大大落后,市区人口才二百多万(为了建地铁,死活凑了个三百万多点),城区建成面积也小得可怜,GDP比不上泉州,城市面貌比厦门那是差得太远。据说胡总06年来福州,在机场高速上就问,听说福建森林覆盖率很高(全国第一),可是路边怎么看不到树啊?急得省领导第二天抓了福州市领导过去,严令要搞好省会门户绿化工作。话说胡总从西二环进了城,还在问福州市区到了没。于是福州市把二环沿线的旧楼都作了景观改造。总之,小小的福州城,城市性格像成都,有人说是盛世之边城,乱世之福地。人人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逸地过着小日子。不过福州人的血性在一百多年前也爆发过。近代的福州人,足以让现在的福州人汗颜。唉,扯远了。

  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历任福州市领导提出了不少战略。90年代是东扩。福州城区到马尾的路叫福马路,它从福州市中心的五一广场开始(那段叫古田路),向东穿过鼓山,直抵马尾。当时的马尾开发区是福州的小特区,工资都要比市区高点。从市区到鼓山这段,地势较平,是福州改革开放后最早建设的工业园区。闽东电机、福万玩具、芝光照明等名企还有不少的鞋厂等都在这一带,鼓山又是福州的著名景点,东扩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便向东。东区开始建设水、电、路,还规划了轻轨。我还记得01年去同学家里,他非常自豪地指着南面一条空地说:“看到了没,正在建前横南路,再向前点,轻轨预留地。”一晃十年了,前横路上是车来车往了,轻轨因为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终是胎死腹中。十来年后回头看,东区没有发展起来,原因当然很多,我觉得有几条:

  定位不明,规划落后,配套不全,管理混乱。

  首先是东区要干什么,历任市领导都没有想清楚。有点像厦门的海沧,先是定位成化工工业区,可惜台塑投资不成,后来看着炒地来钱快,又想上房地产。等终于要来PX时,又发现已经不能再建了。福州东区也是如此。福州铁路东站在东区的北面,这是货运的枢纽。东区又历来是连接连江、罗源乃至宁德、浙江的门户,也是市区通往马尾港的咽喉,这样一来,就吸引了大批物流企业落户于此。上面也说到,这里八十年代以来,新建了不少的工厂。造成东区交通的十字架,即南北向的东二环路(又称连江路)和东西向的福马路上跑得全是重载货车。这样的环境,你愿意过去住吗?

  规划落后也不独是东区的问题,以后讲到金山新区时还会提到,实际上,福州的城市规划落后得不是一星半点,加上领导的善变,福州城市面貌落后也是情理之中的。

  配套落后就更明显了举个例子,在东区没有重点中小学,没有三级以上的医院,没有大型商业中心(后来沃尔玛过去开了个店)。你说这不是要命吗?晋安区的教育水平本来就落后,建了这么多小区,没有象样的中小学,你让人家怎么过去安家?看个病也个挤个公交到市区。连场电影也没地方看。没有体育中心就更不用说了。

  由于工厂多,外口就多。远洋、鼓二村、鼓三村等城中村是著名的外口聚集地,也是发案率高企之地。我无轻视外口之意,只说事实而已。

  这样看来,宁可天天乘车去爬鼓山,也绝不可在东区置业。东进序曲没奏响就戛然而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